先褒獎再批評的評價方式,孩子不買賬,是時候升級你的溝通語言了

先褒奖再批评的评价方式,孩子不买账,是时候升级你的沟通语言了

说话不对,孩子受挫

一、沟通方式不对,好心也会激起孩子敌对;

十一期间,和闺蜜小聚了一下,围绕各自孩子的话题聊起来就收不住了。

闺蜜小微抱怨说:“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和她好好说话呢,说着说着就生气了,真是太玻璃心了。”

冉冉也深以为然道:“就是,说两句都不让说了,以后大了还得了。”

我很好奇,询问她们说了什么。

小微就说起了那天的事情,那天小微的8岁女儿拿着考满分的试卷,得意的在妈妈面前炫耀,小微也真心高兴,爱马虎的孩子第一次考100分真是不容易,准备好好夸一下呢,又怕孩子太骄傲,就说了这样几句话:“考了满分,真不错,再接再厉哈!但是,你看看你的字,写的太不工整了,以后试卷写的工整些就更好了。”

孩子噘着嘴不高兴的走开了,小微觉得很迷惑,自己也鼓励孩子了啊,就是说了她的字不工整就生气了,觉得孩子太玻璃心了。

很多评价方式和内容都是如此,“yes、yes……but……”,先表扬再提出批评,这种评价方式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家庭,先是夸奖一番,然后开始转折,对于孩子来说,她听到的只有转折后面的话。

其实这些心理变化都可以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知道了原因,才能更好的想办法解决它。

二、“先褒奖再批评”的方法为什么会惹得孩子不满?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把80名被试分成4组,每组被试都有7次机会听到某个人(心理学家预先安排的)对他们的评价。

第1组为贬抑组,即7次评价只说被试缺点不说优点;

第2组为褒扬组,即7次评价只说被试优点不说缺点;

第3组为先贬后褒组,即前4次评价专门说被试缺点,后3次则专门说被试优点;

第4组为先褒后贬组,即前4次评价专门说被试优点,后3次则专门说被试缺点。

当这4组被试都听完对自己的评价后,心理学家要求他们各自说出对这个人的喜欢程度。

先褒奖再批评的评价方式,孩子不买账,是时候升级你的沟通语言了

增减实验

结果发现,最喜欢这个人的竟是先贬后褒组而不是褒扬组,因为他们普遍觉得,如果只是褒扬或先褒后贬均显得虚伪,只贬不褒又不客观,而先贬后褒则显得客观且有诚意。

根据实验的结果,心理学家提出了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又称“阿伦森效应”),也就是说,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显得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显得不断减少的人。

我们在评价孩子时,总是忍不住将孩子的优点缺点都说一说,想给孩子鼓励,也害怕孩子会骄傲。

在我们的惯常思维中,觉得孩子都喜欢听好话,不愿意听批评。所以在与孩子说话时,往往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我们认为这样做,可以让孩子感觉到我们并不是不讲理的家长,让他们觉得自己其实有很多优点,只是有些缺点需要引起他们的重视。

没想到这种方式却是一种不理想的评价方式,因为任何人都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不是吗?

先褒奖再批评的评价方式,孩子不买账,是时候升级你的沟通语言了

多用描述,少用评价

三、提升沟通技巧,家长可以试试这几个方法;

1.减少评价性语言,多用观察性语言;

其实,无论是鼓励还是批评,都是评价性语言,而一个人对评价是特别敏感的,孩子也同样如此。所以要想提升跟孩子的沟通质量,尽量要减少评价性语言。

在liliane的新书《亲子沟通密码》中写道:“孩子通常是在家长的评价中认识自己,如果我们对他说,你是好的,他就会认为自己是好的,即使他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如果我们对他说,你是坏的,他也会认为自己是坏的,甚至会否认自己对这个评价的怀疑。慢慢的,孩子就活在了家长的评价里,模糊了自己。

那么如何将评价性语言转变成观察性语言呢?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场景。

早上,你做好了饭,喊了孩子三次,他都没起床,你怒了,吼出来:“你总是这么懒,喊了几遍了都不起来,天天迟到,看你老师怎么批评你!”

在这句话里,“总是这么懒”“天天迟到”就是评价性的语言,是家长站在“我”的立场批评孩子,而观察性语言是什么样的呢?

把“你”转换成“我”,可以这样平静的说:“我看到时间已经7:10了,我觉得如果现在起床,还可以赶上校车,你想起床了吗?”

先褒奖再批评的评价方式,孩子不买账,是时候升级你的沟通语言了

不同的表达带来不同的结果

观察性语言指向客观,从客观的角度描述你所看到的事实,加上“我觉得”三个字,表明这是自己的看法,尊重孩子的意见。

从习惯性的“评价”转为“观察”的确不容易,家长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去努力:

01.看到朴素的事实;

那天在家,我在厨房做饭,做好了饭出来一看,一口老血差点儿喷出来,沙发上乱七八糟,玩具遍布满地,两个孩子在玩颜料,用手画画,地板上不忍直视。

我顿时觉得脑子发懵,一股怒火就要喷涌而出,最后一丝理智让我多问了一句:“你们两个在玩什么呢?”

两个孩子仰着沾满颜料的小脸,兴奋的说:“妈妈,我们在画一朵花,祝你母亲节快乐啊!老师说要送给妈妈礼物。”

我瞬间被感动了,幸好多问了一句,要不然孩子该有多委屈啊!房子乱了可以收拾,孩子的爱却是无比珍贵的。

当我们看到孩子做了什么错误的事情,别着急评论和批评,先把你看到的事实描述出来,多用“我看到或我听到”。

02.关注人的变化;

孩子是一个多变的个体,是动态变化的人,我们不能总是用过去静态的观点去评价孩子,把孩子固化成我们想象的样子。

晓冬是我们邻居,一直是一个开朗热情的孩子,那天在电梯里遇到他,他一直低着头不说话,和他打招呼也不吭声,我当时心里还觉得这孩子也太不礼貌了。

后来和他妈妈聊天才知道,晓冬最宝贝的猫丢了,怎么找都没找到,难过了好几天。

那么我们在描述晓冬的行为的时候,就可以这样说:“上次看到晓冬,他很热情的打招呼,这次看到他,他看起来很不开心。”

注意时间的分割,不同的时间段人们的情绪是有差异的,理解了这一点,也就不会对孩子不同的表现感到难以理解了。

先褒奖再批评的评价方式,孩子不买账,是时候升级你的沟通语言了

动态看待孩子的成长变化

03.表达更客观;

很多家长习惯性的用“总是这样、一直不改……”这样的言论,孩子内心是很抗拒的,对你说的话自然也不会认真听。

比如,一个孩子今天上学迟到了,老师如果说:“你怎么总是迟到?”这样的表达就是不准确的,因为孩子并不是每天迟到。

所以,我们要避开使用“总是”“一直”“老是”这样的词语,只对当前的事实进行描述。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告诉我们:“不带任何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

2.评价孩子的时候,试试“先贬后褒”;

“增减效应”告诉我们:在评价孩子的时候常常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尽管表扬了孩子,但孩子感受到的却是委屈和压力,戒备之心与日俱增,教育效果自然不理想。

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先说孩子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

比如,在评价孩子的试卷时,我们先指出他的一些错误,然而再对他的进步和认真大加表扬。孩子就会更加容易接受,而且也能够客观看待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其实,每个孩子身上都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足,但他们身上也有许多独一无二的优点和长处,只要我们家长善于发现,并巧妙地利用“增减效应”,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孩子在健康快乐中成长。

3.用好“门槛效应”,给孩子提恰好的要求;

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门槛效应”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也可以运用“门槛效应”。家长可以先对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从而使孩子积极向上。

例如我们训练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如果一开始就让孩子专注30分钟,孩子肯定很厌烦,再也不想参与训练了;但是我们利用“门槛效应”,开始专注3分钟,非常容易,一眨眼功夫就完成了,孩子又特别有成就感。然后下一次训练就可以调整至5分钟,慢慢提高要求,最后孩子就完全达到我们的要求了。

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孩子的优秀也同样如此,制定蹦一蹦够得着的目标,让孩子保持信心和动力。

4.注意思维模式的影响,用成长型思维看待孩子;

先褒奖再批评的评价方式,孩子不买账,是时候升级你的沟通语言了

不同思维方式影响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

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是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出来的,在她的著作《思维模式》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两种思维的差异。

固定型思维:

相信我们出生时带有固定量的才智和能力,不会因为努力而有所变化,这类人倾向于回避挑战和失败,从而剥夺了自己过上富于体验与学习的生活。

成长型思维:

相信通过练习、坚持和努力,人类具有学习的无限潜力,这类人能够沉着应对挑战,他们不怕犯错或难堪,而是关注于成长的过程。

用成长型思维看待孩子,意味着把孩子作为一个不断变化成长的个体,相信孩子的潜力无限,家长要做的就是创造条件,引导孩子的成长。

总之,跟孩子的沟通并非是随心所欲的事情,即便我们是一片爱子之心,但是表达方法不对,却只会把孩子越推越远。用好科学观点和知识,少一些评价,多一些观察,多点耐心,问问孩子,我们就会和孩子越来越近了,有了好的亲子关系,很多事情都会事半功倍了。

先褒奖再批评的评价方式,孩子不买账,是时候升级你的沟通语言了

好的亲子关系胜过一切

作者:四点老师,一双儿女的妈妈,凌晨四点看书更文,教育行业从业十年,专注家庭教育和儿童成长,用科学知识作基础,用接地气的方法教你有效的养育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