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和褚遂良,他們臨寫的《蘭亭序》,好像也不那麼像,為啥?

臨帖要像嗎?當然。特別是對咱們初學者來說,天天想的就是怎麼寫“像”,最好能寫出個真假難辨,那才是高手。

咱們大部分人都想著“像”,可是呢,咱們看那些名家高手的臨帖,也並不是那麼像啊。比如說,當代的陳忠康老師,他臨寫的《蘭亭序》,就和原貼有比較大的出入。無論是用筆還是結體,都有很多屬於自己的東西。

虞世南和褚遂良,他們臨寫的《蘭亭序》,好像也不那麼像,為啥?

不光當代高手這麼寫,書法史上的知名大家也會這麼辦。比如說,初唐名家虞世南和褚遂良,他們臨寫的《蘭亭序》,好像也不那麼像,這是為啥?

虞世南和褚遂良,他們臨寫的《蘭亭序》,好像也不那麼像,為啥?

作為初唐名家的他們,肯定是見過《蘭亭序》真跡的,從這個方面講,更利於精準臨摹。另外,以他們的功力,如果完全照著原貼來的話,應該是有能力做到比較逼真的。這麼算起來,外在條件和內在功力都具備了,為什麼他們還是寫得不那麼“像”呢?

虞世南和褚遂良,他們臨寫的《蘭亭序》,好像也不那麼像,為啥?

我自己簡單分析啊,原因又如下三點。(不知道對不對,還請書友們指正。)

1、 我們對臨帖的“像”有誤解。

不管遇到解釋不通的問題,我們首先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學書法也是同樣。特別是當高手都這麼幹的時候,我們就要問問自己了:難道是我的理解出現了偏差?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點,從理論上講,臨帖是無法做到百分百的像的。正所謂“摹書易得古人位置,臨書易得古人筆意。”,馮承素照著原貼在那雙鉤,然後再填墨,仍然被批失真,更何況我們一邊看一邊寫呢?

虞世南和褚遂良,他們臨寫的《蘭亭序》,好像也不那麼像,為啥?

另外,臨帖的像,不光在於“形”,還在於“意”。就像清代周星蓮說的那樣:“摹書得其間架,臨書得其筆意。臨摹既久,則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變通。”

我們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光顧著動手了,光想著去“像”了,是不是沒怎麼動腦筋去總結呢?要不然,離開字帖,為什麼就不會寫了呢?

虞世南和褚遂良,他們臨寫的《蘭亭序》,好像也不那麼像,為啥?

2、 他們是不是也有個側重點啊?

記得有人這麼形容:王羲之的書法啊,就像是一部工具書,如果你想學,總能在其中找到營養。可是呢,這部工具書過於龐大,最好別想著把所有都塞到腦子裡。

虞世南和褚遂良的水平雖然高,但在王羲之面前,也屬後輩,水平也不是一個檔次。他們在取法王羲之的時候,是不是也有所側重呢?也就是說,雖然整體上不那麼“像”,但是他們想要的那一部分,已經很“像”了啊。

虞世南和褚遂良,他們臨寫的《蘭亭序》,好像也不那麼像,為啥?

大家想想咱們查字典的經歷。很少有人從頭到尾地背字典吧。咱們都是帶著問題去找答案的。書法臨帖,是不是也可以這樣呢?是不是這樣效率會高一些呢?

3、 自己的位置在哪?

經常有人說,書法臨帖,要忘掉自己,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字帖中去。能這麼做,當然是很好。可是呢,隨著學習的深入,誰又能時刻保持空杯狀態呢?

既然忘不掉自己,還不如適當地擺正自己的位置,正視自己的存在。你看虞世南臨寫的《蘭亭序》,明顯有很多屬於自己的內斂和溫潤嘛。

虞世南和褚遂良,他們臨寫的《蘭亭序》,好像也不那麼像,為啥?

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適當地擺正自己的位置,反而會舒服一些。需要注意的是,好的東西要擺正,不好的地方,還是要堅決摒棄。如此這般,才能給好的東西騰出位置。

以上,屬個人淺見,還請方家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