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是怎樣對待法國軍官戰俘的?遵守公約、以俘治俘、鬆散管理

對二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未來這個小小的頭條號會成為頭條裡面二戰資料最詳細的資料庫。

二戰德國第十軍區位於德國西北角。司令部設立於漢堡,管轄區域為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漢諾威北部地區以及今天丹麥的南日德蘭郡,南日德蘭郡在歷史上是石勒蘇益格公國的一部分,該地區在普魯士的擴張過程中最終被並併入到普魯士的疆域之中,但是一戰結束之後,石勒蘇益格北部地區經過公投,成為了丹麥的領土。

德國人是怎樣對待法國軍官戰俘的?遵守公約、以俘治俘、鬆散管理

第十軍區管轄範圍

第十軍區軍官戰俘營A營的記錄較為混亂,德文資料顯示該戰俘營設立於德國下薩克森州的桑德博斯特爾。而英文資料則認為該戰俘營設立在今天丹麥的石勒蘇益格。由於桑德博斯特爾還設立有一座第十軍區戰俘營B營,部分英文資料常常將該處戰俘營標記為第十軍區軍官戰俘營B營,而位於丹麥石勒蘇益格地區的軍官戰俘營又沒有可供查閱的詳細資料,因此第十軍區軍官戰俘營A營更有可能位於下薩克森州的桑德博斯特爾。

德國人是怎樣對待法國軍官戰俘的?遵守公約、以俘治俘、鬆散管理

由第是軍區軍官戰俘營基礎的信件

第十軍區軍官戰俘營A營的設立時間為1939年(具體月份不詳),根據國外一些銷售二戰物品的網站所展示的信封可以推斷,該戰俘營主要關押的是波蘭和英國戰俘,由於桑德博斯特爾位於德國西北部,氣候陰冷潮溼,羈押環境極為惡劣,因此到了1942年4月17日,該營地宣告解散,部分軍官戰俘和盟軍海軍被俘人員,被轉移到了下薩克森州的庫克斯港和西蒂姆克兩處營地關押。

德國人是怎樣對待法國軍官戰俘的?遵守公約、以俘治俘、鬆散管理

第10軍區軍官戰俘營A營

第十軍區軍官戰俘營A營除了在下薩克森州桑德博斯特爾設立又有一座主營地之外,還在今天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的伊策霍設立有一座附屬營地——第十軍區軍官戰俘營A/Z營。該營地的存在時間較短,設立於1939年9月,解散於1940年5月份,從該戰俘營的存續時間推斷,該戰俘營只可能關押的是波蘭戰俘或者英國的空軍被俘人員。

德國人是怎樣對待法國軍官戰俘的?遵守公約、以俘治俘、鬆散管理

第十軍區軍官戰俘營B營

第十軍區軍官戰俘營B營位於下薩克森州威悉河畔的寧堡,該戰俘營設立於1940年5月,主要關押的為法國戰役中俘虜的法軍戰俘。第十軍區軍官戰俘營B營佔地約為0.9平方公里,較之那些受到惡劣對待的波蘭戰俘,關押在這裡的法國軍官,除了失去自由之外,基本上得到了較好的待遇,德國人將這些法軍戰俘按照建築物分成了若干個“街區”,每個街區由一名懂德語的法國軍官負責戰俘管理的大部分工作,除了兩次早晚點名之外,戰俘們被允許組建各種各樣學習或戲劇小組,戰俘們甚至還在營地之中開闢了菜園並飼養了兔子。

德國人是怎樣對待法國軍官戰俘的?遵守公約、以俘治俘、鬆散管理

位於下薩克森州寧堡的第十軍區軍官戰俘營B營

1941年,該戰俘營發生了一起越獄事件,13名戰俘挖通了穿過鐵絲網的地道,但最終還是未能逃脫德國人的追捕,結果這一事件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德國人直接又在戰俘營的外圍挖出了一道深壕。關押在這座戰俘營的戰俘在戰爭即將結束的時候,也發生了一次重大的傷亡事故,一架被高射炮擊中的盟軍飛機為了減輕負重,直接拋下了飛機上的炸彈,結果威力巨大的航彈恰巧落入營地東南角的營房,直接造成98名戰俘死亡的嚴重後果。1945年4月5日,該戰俘營的所有軍官都被轉移到了距離寧堡東北65公里的維岑多夫83號軍官戰俘營,而第十軍區軍官戰俘營B營則於1945年4月9日被英國軍隊所解放。


歡迎大家持續關注二戰資料局的頭條號,更多二戰資料持續歸納、整理和放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