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适合2

花花心心


古诗词寓意深厚,通常着重于抒发情感,2-3岁的幼儿还不能理解。5-6岁的幼儿可以唱诵简单的古诗词。如,孟浩然的《春晓》、李白的《静夜思》、骆宾王的《咏鹅》、白居易的《草》等。

随着时代的进步,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很多家长在给孩子做启蒙的时候,首先选择的就是唐诗宋词。这也很好理解,因为唐诗宋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几乎人人都会。但它真的适合2-3岁的孩子吗?答案是否定的。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幼儿文学》中有写:“0-6岁的幼儿,身心刚开始发育,没有生活经验,没有知识的积累。他们才学会说话,词汇不丰富,罗辑思维能力还处在发展阶段。因此,给他们的文学作品要适应他们身心的发展。”

幼儿文学必须契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合他们的阅读水平。所以,我们首先得对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幼儿文学的关系有所了解。

1.感知觉

幼儿感知事物是从外部轮廓开始的。

如,幼儿在观察小动物的时候,只会注意到小动物的外部特征“高”、“大”等。所以,在幼儿文学中,描写小动物的时候,只需要着墨于小动物的外貌,像“小白兔、白又白”这样的简单又有节奏感的语句,就很受幼儿的欢迎。

幼儿的数学能力还处于启蒙阶段,他们对空间的认知水平较低。所以,为他们准备的绘本要简洁,图画不要重叠。

我们经常以“很久以前”作为童话故事的开头,这是因为幼儿还不能理解“年”这个概念。

2.注意

幼儿的无意注意处于主导地位,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3岁的幼儿能集中3-5分钟,4岁的时候可以集中10分钟,5岁的幼儿注意力能够提升到15分钟。

所以,给幼儿准备的文学作品要尽量篇幅简短,而且要直接进入主题,用鲜亮的色彩、欢快的语言迅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小蝌蚪找妈妈》、《小鲤鱼跳龙门》故事简短、曲折又有趣,可以作为幼儿的常备读物。

3.记忆

3-6岁的幼儿无意识记忆为主,形象鲜明的事物能够引起幼儿的注意,从而被他在无意中记住。如,绘本《好饿的毛毛虫》封面上那只大大的彩色的毛毛虫,能让幼儿驻足三秒,你可以抓住这三秒,赶紧翻开书,开始奇妙的绘本之旅。

能让幼儿感到愉快的情感体验的事物,也容易成为无意记忆的内容。如,节奏分明的儿歌,《宝宝巴士》能满足这一特点,还有曲折离奇、富于幻想的童话故事,《海的女儿》是不错的选择。

4.思维

2-3岁的幼儿依赖于直观行动思维,意思是他们必须依靠实物来解决问题。如,“大灰狼来敲小红帽的门”,你必须真的在门上敲一敲,幼儿才能够理解“敲门”的意思。

3-4岁的时候,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开始发展,这个时候你只要做出敲门的动作,他们就能在脑中进行联想。

5-6岁的时候,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他们可以从依靠实物进行理解发展到通过词的描绘进行理解。这个时候,你对幼儿说“海的女儿住在一个美丽的、神奇的大宫殿”,他会表现出莫大的兴趣。

所以,这就解释了我们开篇的问题,2-3岁的幼儿,你跟他读“滚滚长江东逝水”这样的诗词,他根本就不能理解,也就不会产生兴趣。

5.想象

幼儿的想象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你没有办法要求一个没见过狮子的幼儿去想象狮子奔跑在原野上,他们只有亲眼见过狮子、草原,才会在脑海中进行“狮子奔跑在辽阔的草原上”的描摹。所以,想象是以现实为原材料的。

因此,给幼儿的文学作品要以他们熟悉的生活场景为基础。如,今天跟小朋友玩了赛跑的游戏,就可以带幼儿认识乌龟和兔子,讲《龟兔赛跑》的故事,他的脑袋里会浮现出一个骄傲的兔子的模样。同时,他在想象的同时,也会调取记忆中自己跟小朋友们赛跑的场景,这对记忆力和想象力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6.语言

3-4岁的幼儿词汇量为1700左右,4-5岁词汇量为2500左右,5-6岁为3500左右。虽然幼儿掌握的词汇量不少,但是,他们对词意的理解很浅。如,“美”这个词,他们只会形容一个人长得好看,不会用“美丽”来说一个人心灵美。

幼儿对词的理解不确切,在跟他们沟通和给他们读文学作品的时候,要尽量用适合他们理解水平的语言。举个例子,邻居菲菲对她两岁的儿子国平说:“跟你的好朋友打招呼吧!”国平表示拒绝,大喊道:“我不要打招呼,会痛的!”这是国平对“打招呼”这个词做了笼统的理解,他不明白“招呼”的意思,只知道“打”,所以他觉得“会痛”。换一种说法,跟他说“问好”,他就能理解了。

综上,在为幼儿选择文学启蒙读物的时候,应该考虑到以上各种因素,照顾到幼儿特殊的心理特征。

幼儿文学能够帮助幼儿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认识客观世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除了我们常说的诗词这一体裁外,还有很多体裁可供选择。如,儿歌、童话故事、绘本等。

1.儿歌

我们对儿歌的最初印象来自于妈妈哼唱的童谣,“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嘛小山村”,这对我们来说是美好而温暖的记忆,陪伴了我们整个幼年时代。

儿歌是非常适合婴幼儿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口口相传,浅显易懂,节奏感强,洋溢着欢快的气氛,让孩子们一听就觉得兴趣盎然。

儿歌贴近生活,能述说浅显的道理。如,“小哥哥,爱挑食,不吃肉也不吃菜”,通过描绘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来表达事理,对幼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儿歌大都短小易懂,节奏明快,在一遍一遍的传唱中,也易于幼儿学习。幼儿的语言能力正是在“鹦鹉学舌”里培养起来的。

莱蒙托夫的《摇篮曲》、郑元福的《我想飞上天》、金近的《数字歌》、陶行知的《眼睛》,都是具有启蒙意义的经典儿歌。

2.童话故事

喜欢听故事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天生具有故事思维。如,看到一片云,他们会说:“快看!快看!大象在天上!”

幼儿喜欢童话故事跟他们的审美意识不无关系,他们认为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皮亚杰管这个叫“儿童意识中的自我中心状态”。

在童话故事里,大灰狼、小白兔、大花喵都是会说话的,并且他们个性单一,大灰狼狡诈,小白兔纯良,大花喵聪明,形象非常鲜明。提到大灰狼的时候,幼儿立马能做出一脸嫌弃的表情。这种描述跟情节设计都非常适应幼儿的感知觉能力的发展,同时又进一步促进了这一能力的发展。

由于幼儿的智力水平还比较低,所以幼儿童话的叙事方式都比较明快。如,“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这样的语言就很生动形象,幼儿听几遍就会了,他们也乐于复述。

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根据童话故事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对幼儿来说,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走进角色能让他们更好地在思想上受到启迪。

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有《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衣》、《狼和小羊》、《豌豆公主》、《七色花》、《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木偶奇遇记》等。

3.绘本

绘本就是我们常说的图画书,将有趣的、色彩鲜明的图画跟文字相结合,即使幼儿不认识字,通过看图画,他们也能明白书中讲的是什么。

图画书分两种:

  • 没有文字的图画书

这种图画书内容浅显易懂,幼儿只需要一页一页翻,情节就自然展开了。因为没有文字,幼儿在看图的时候就会思考。如,《小兔搬家》,他们会想:“这个小兔子躲在桌子下面干嘛呢?啊,下雨了!它在躲雨呀!”这个观察、分析行为、思考的过程就是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

  • 图文并茂的图画书

这种书有文字对图画进行解说,文字跟图片相互配合着讲故事,连贯性更好,也更流畅,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如,《冰上的伙伴》直观又形象地把人物展现出来,逼真传神,对幼儿吸引力很大。

总结:

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说过:“孩子们本身就具有自己探索的能力,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合适的时间把合适的目标放到他们面前。”

文学启蒙也要讲究“合适”,要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给他们理解范围内的读物,才能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


元元爱绘本


让2至3岁的孩子背古诗歌?有点难,不适合这个年龄段的特点,你太着急了,试问小编你能背多少古诗词?实在点。


贻生


2到3岁,你就想让孩子背古诗词,用一句不客气的话来说,你是不是有点太着急了?孩子是不是你亲生的?2到3岁的孩子说话都不是很利索,让他背什么古诗词,最值拜拜的话,您在这个时候更关注的是应该让孩子自然的发展,背古诗词,不要着急,不要人云亦云,的确,古诗词很重要,本人也认同国学方面的重要性,但是两三岁的孩子学这些太早,先让他把自身的身体发育成熟,更关注他一些身体的成长,你可以放一些背景音乐耳,或者放一些国学弟子规千字文之类的音频,给孩子熏熏耳朵而不要急于让他背上,两三岁的孩子太小了,学习是最后一步,记住弟子规里面所说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也就是说,先学会做人,最后才是学文,做人都不会的话,学再多的文化也没有意义,以上的建议供您参考,如果您也认同,记得关注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