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雷和無所謂你們更喜歡哪個?

依舊人情


如果你確實不喜歡楊坤多年前的《無所謂》,那就去聽聽《驚雷》。之所以要討論這個,是因為楊坤對一首名為《驚雷》的網絡紅聲做了點評,評論很直白,稱《驚雷》這首歌要什麼沒什麼,難聽俗氣。驚雷在近日回應了楊坤的點評,稱音樂沒有高低之分,有人喜歡就是好音樂。這樣的回應明顯看得出,他很在意楊坤的不喜歡。

另外,從他下一句的回應能看出他混淆了一個喜歡和不喜歡的概念,並且混淆了什麼是音樂。網絡時代,什麼紅了,不看它的質量,不看它符合不符合作品要求,看的是它的點擊率。點擊率高了,不管為什麼被點擊都能紅。只是這種紅火代表了什麼?是代表喜歡嗎?並不。點擊一個關注度被置頂的話題,並不因為喜歡,大多數因為好奇和圍觀心理。



錦楓老師


又騙我去聽了《驚雷》。

我個人是不喜歡這歌的,音樂性我不好說,雖然熱愛搖滾樂快十年了,各種類型的英倫、重金屬、死亡、迷幻等等類型的都聽過,甚至再遠一些的爵士歌曲也聽過不少,但於音樂性方面畢竟只是個業餘中的業餘,談不到音樂性的層面。

我只說文字。

雖然我只是個底層的碼字人,但多年閱讀的習慣讓我對於假大空的文字頗為牴觸,我以為真正好的藝術作品,首要條件就是接地氣,接地氣不是讓你的文字放屁罵娘,而是跟平常咱們普通人生活中的用語習慣類似。

不要小瞧這個普通人的用語習慣,很多網絡用梗還真就比不上我奶奶的一句無心為之的俏皮話,比如又一次我給我小侄女戴口罩,我手腳粗笨,到了四五次也帶不上去,反而戳到了小侄女的眼睛,惹得她哇哇大哭,這時候我那八十多歲的老奶奶隨口來了一句:“你這手跟腳一樣。”

別小看這句話,我奶奶一個小學只讀了三冊的人,這句話裡面的比喻之精準,用詞之恰當,且感染力之出眾,是很多耍文字裝文化的人所遠達不到的。

我說這些並不是題外話,像《驚雷》這首歌裡面用的句子,全都是假大空的東西,什麼紫金錘了、什麼九天玄劍了、什麼彎月刃了等等,都臆想中的東西。

光是臆想也無所謂,想象力本就應該飛揚在天上,而不是被現實的泥沙堵塞,只是《驚雷》通篇的臆想,卻無甚新奇之處,毀天滅地、笑傲山河、吞雲吐霧,這些東西在我國曆史文化長河中早都被寫爛了,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的還珠樓主的《蜀山》系列,開雲蒸海的描述所在有多,遠勝《驚雷》中那些為湊押韻而羅列的句子。

那可是七十多年前的東西呀。

大概喜歡《驚雷》的朋友所喜歡的只是《驚雷》的那股子氣勢吧,這就像蹦迪一樣,總是要嗨一些才蹦得爽。

多說一句,驚雷這種自然現象從美感的角度而言是非常美的,彷彿讓天地裂開了一般,卻又在朦朧昏暗中帶著驚鴻一瞥風情萬種的韻味,這個景象裡面所蘊含的東西並不是《驚雷》歌曲裡面那種簡單粗暴的殺天滅地,自然界中真正殺天滅地的景象應該是地震、海嘯等之類的玩意兒。

而《無所謂》則不同了,它通篇都在表達一種因感情破裂而導致生無可戀卻又只能告訴自己必須放下的情緒,這種痛苦其實是放不下的,但必須要放下。

所以就有了彷彿的無所謂的吟唱,還要不斷的去進行原諒,這其實是一種自我消解的法子,一種陷入了深層次痛苦無法自拔再多走一步那就是自我毀滅的情況下自救的辦法。

這就很真實,而通篇也沒有假大空的東西,都是真實的情緒。

如果《無所謂》來一句什麼無所謂,我還可以毀天滅地萬軍相隨就會顯得非常突兀,明明非常痛苦,明明不能自拔,還說什麼萬軍相隨鬥破蒼天,那種情緒下的人是不可能說出這話的,說出這話的人不可能處於那種深層次的痛苦情緒之下。

我想我講得已經算清楚了,雖然《無所謂》這樣的音樂也不是我喜歡的類型,但比起《驚雷》,起碼《無所謂》是真實完整的,情緒上是打動人的。

這篇問答我寫得已經很委婉了,如果是在日常生活中聊起這個話題,我可能就直接開罵了。

以上。


大毛侃球飲冰室


關於(驚雷和無所謂)其實我認為還是有區別的,首先驚雷是喊麥 ,沒有什麼所謂的音樂,音樂是有旋律,而喊麥只是過了個嘴癮,不存在什麼音樂。

還有就是現在的喊麥把小孩都給帶壞了,因為裡面有好多髒話,我是不喜歡這種喊麥沒有一點旋律 ,就一個人配上別人的音樂在哪叭叭叭喊 ,這種流行很快回過去,我也不希望他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總之還是喜歡有音樂旋律的無所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