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福建過春節都有哪些風雅的習俗?

jsy809371305


莆田春節習俗

  “做大歲”和“白額春聯”福建莆田特有的過新年風俗
  莆田市轄的莆田和仙遊兩縣,在宋、元、明、清四個朝代,都同屬於興化這一軍、路、府,因此習慣上只稱興化。興化人家俗例,從農曆新年正月初一早開始,親友登門互相拜望,叫做"拜年",說些吉利話兒,這種習俗全中國都一樣。但在興化,至今還沿襲"做大歲"、貼"白額春聯"的習俗——"做大歲"
  明嘉靖41年11月間,倭寇進犯興化,殺戮掠奪,至次年正月底始退,城中屍骸遍地,慘不忍睹。農曆二月初二日,出外避難的人陸續回來,悲喜交集,既為倖存者慶幸,又為死者悲傷。此時親友之間急先互相探望,然後擦乾眼淚,重過春節,補做大歲,慶賀光復。
  因家家都沒過大年節,便決定在初四夜補過。以後為了紀念那段慘痛的歷史,民間相約以除夕為小年夜,正月初四為"大年夜",亦稱"做大歲"(仙遊則是在初五"做大歲")。並以正月初二為"探亡日",這一天互不登門,以示對死難親人的哀悼。
  後來因感到春節期間互不登門,終究不便,就變通為初一日如已到親友家拜年過,初二日就不必忌諱了。
  "白額春聯"
  全國各地春聯均為一色滿紅,唯獨興化春聯有一段兩寸長的白色聯頭,紅白相間,格外醒目。
  相傳清兵入關後,實行高壓政策,濫殺無辜,不少人家因辦喪事貼了白聯。時值春節,清廷又強令家家戶戶貼紅聯,以飾"國泰民安"。有人在貼紅聯時,有意讓門上的白聯露出一小截,以示心有餘哀。各家起而效之,遂成"白額春聯"習俗,流傳至今。

  寧德春節習俗

  春節,在寧德縣城關謂之“過年”。民間視之為全年最重要的節日,因而過得非常隆重。大掃除。(土話叫“掃塵”)一般農曆十二月十六開始,各家各戶陸續進行清潔大掃除,把房子裡外打掃得乾乾淨淨。謂之“年清月潔”。祭灶。十二月二
  春節,在寧德縣城關謂之“過年”。民間視之為全年最重要的節日,因而過得非常隆重。
  大掃除。(土話叫“掃塵”)一般農曆十二月十六開始,各家各戶陸續進行清潔大掃除,把房子裡外打掃得乾乾淨淨。謂之“年清月潔”。
  祭灶。十二月二十三、二十四兩天是祭灶日。是晚飯後,各家各戶自備豐盛的年糖(土話叫“灶神糖”)年果、年酒、恭恭敬敬地排在擦洗得乾乾淨淨的灶面上,上香點燭鳴禮炮,誠心誠意地送“灶神”上天。叩請灶神“上天呈善事,回駕賜禎祥”。祭畢,全家大小圍坐一起喝灶神酒吃灶神糖。尤其小孩們最高興,他們除了大飽口福外還可以分到一份年糖年餅,真是皆大歡喜。
  接年。從十二月二十五日開始,各家門樓都“大紅燈籠高高掛”。大戶人家“請”出祖先鏽像端端正正地掛在廳堂。正中擺出香爐燭臺等一系列祭器。前廊掛上四盞宮燈。“茶几”、“功勞椅”分列兩旁排設,顯得嚴肅端莊。天井鋪上“板坪。廳堂點起長明燈謂之照年。此日開始,各家主婦忙著製作年糕、肉丸、黃 時和各種年糖年餅。
  看更。十二月二十五日晚開始至正月十五元霄止,每天晚上,四城門專為報時、防賊盜而設的“看更”分別上街。二人一組。前一人左手提燈執竹筒,右手握梆兒,後一人,左手提鑼,右手執鑼搥,前後行。穿街過巷,從一更到五更逐更敲打,邊打邊唱……寒冬之夜是靜悄悄的,當你從夢鄉醒來時,四周是黑洞洞的,寒冷使你展側難眠,忽從遠到近傳來卜!卜!卜!……,況……人家店行,小心火燭,賊仔賊盜,年關齊要好!卜!卜!卜!……況……又從近到遠之聲,聲聲入耳時,真有一番別具滋味的感覺。
  供請祖宗。除夕前二天開始,各家陸續備辦一桌豐盛的酒席恭恭敬敬地排在大廳,供請祖宗。點燭上香鳴禮炮,由家長親自把酒。酒過三巡,家長率領子孫依次跪拜祖宗。拜畢鳴炮禮成。
  除夕之夜。當除夕的夜幕漸臨大地的時候,各家都備辦豐盛的年夜飯(土話稱“重歲螟”)一家老少圍坐一起盡情享受天倫之樂,共進送舊迎新的美餐。長輩給後輩發紅包“壓歲錢”。餐後,各家主婦要特別聚精會神地洗刷好一切餐具、重新打掃一次衛生。要把孩子們元旦穿的新衣、帽、褲、鞋、襪準備好。除夕夜孩子們得跟在祖母、母親身旁守夜;講故事、做遊戲、唱兒歌、天真爛熳、其樂無窮。據說孩子守夜是祈求長輩、爹孃長壽,是孝順的表現。
  元旦。正月初一,東方破曉,各家得在大廳排出香案,供上年糖、年酒、水果。家長率領全家男丁恭恭敬敬地跪拜、鳴炮致敬天地,謂之“請天地”。(初五、十五、還各有一次“請天地”。)這一天多數人家吃素菜。飯後,有的人家出門到親朋戚友家拜年祝新年大吉,萬事如意;有的到野外郊遊,吸收新鮮空氣,享受大自然之美;有的上寺廟行香,祈求菩薩保佑賜平安(從初一到初四連續四天)。凡年六十以上整歲者皆擺酒席恭請親友會宴。謂之“做壽”。
  開架。正月初五商店和服務業開市營業,謂之“開架”。全家大小團聚一起吃一餐豐盛的“開架飯”。各家商行市店鳴炮開門,開始營業。農民、工人等也都陸續開始勞動、工作。
  元宵夜。正月十五元宵之夜,全城民眾幾乎萬人空巷上街賞花燈、猜燈謎、看化裝遊行。尤其傳統的福山街的高蹺、西門街的肩頭坪,碧山街的鐵機都擁有眾多看客的圍觀,幾乎擠得水洩不通;舞龍、舞獅、紙紮等也深深地吸引許多觀眾;還有各境“奶孃”上街出遊也吸引了許多觀眾圍觀;爆竹之聲不斷,鑼鼓之聲振天,真是:“今吾夜不禁,城門鎖不關”呀!
  四城門迎神。從正月初九至二十八,城關東、西、南、北四城門各境群眾都要舉行所奉祀的神靈出巡遊街儀式,火炮轟響,鼓樂喧天,儀式尊嚴,成為另一個風景線。尤其是東門炎民宮的神農上帝;西門太尉宮的英惠王陳公太尉;南門小場宮的靈傑候王黃嶽;北門城隍廟的威靈公城隍更為突出,有的街段群眾還“攔炮”排“供”迎請。巡遊結束後,都有請戲班演戲,熱鬧五、六天。

  三明春節習俗

  三明的春節,實際上是從臘月二十三日“送灶”開始,到正月十五元宵後才結束。
  送灶
  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是灶神上天的日子,家家戶戶鍋臺洗刷得乾乾淨淨,傍晚點燭燒香放鞭炮,用酒、米、灶糖、灶餅等素供祭祀灶神,據說是為了堵住“灶君”的嘴,要他“上天奏好事,回宮保平安”。沙縣“送灶”又有“民三軍四趙家二十五”的說法。相傳趙匡胤有一年出征打仗,回家誤了“祭灶”時間,於是規定農家二十三日、軍家二十四日、趙氏皇家二十五日“送灶”,年三十晚接回“灶君”,這個規矩在沙縣流傳至今。
  據說沙縣以前“送灶”時家家還點盞竹製的“八卦燈”,一直燃到正月十五才熄滅,稱為“長明燈”。
  民間有臘月二十四日(也有二十五日或其它日子)“掃塵”的習俗。“掃塵”不僅是清掃灰塵,還有驅邪除災之意。這一天,家家戶戶撣塵掃屋,把窗臺、門板、桌子、櫥具無不刷洗得乾乾淨淨。將樂等地有“有錢沒錢,乾淨過年”之說。
  此後親朋之間互相饋贈年禮,沙縣稱為“分年”;各家開始蒸年糕、炸豆腐、舂餈果、殺雞宰鴨備年貨;因為有“正月不討債”的慣例,年前各家必須結清一年來社會往來的經濟賬目。大田縣還有“廿四掃塵,廿五宰豬,廿六趕墟,廿七討錢,廿八舂果,廿九過年”的諺語,形象地反映三明地方年前的民間習俗。
  除夕
  即臘月三十晚上的“過年”。大田的武陵、早興有提前一天“過年”的風俗。凡外出男女,除夕夜都要回家團聚。這天一大早,家家戶戶門前貼春聯,廳堂掛年畫,廚房、穀倉、豬欄分別貼上“人壽年豐”、“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之類紅帖;櫥櫃、桌椅、水缸等貼上紅紙條,以示歡慶之意。午前,用三牲酒醴祭祀祖先和灶神,敬請灶神回宮司事。晚飯前,泰寧人會在每個睡房放置一個添了炭火的火籠,裡面撒一些食鹽,使之噼啪作響,象徵興旺發達;沙縣則有人會用火鉗夾住燒得通紅的鐵“元寶”,一邊順著家裡各個陰暗的旯旮轉,一邊往“元寶”上滴酸醋和醬油,讓其蒸發,名為“髮香氣”,以示驅除穢氣。放完爆竹開始吃年夜飯。全家人團團圍坐,長輩居上座,兒孫左右相陪,外出未歸者留空席、擺碗筷,以示團圓;桌上往往有兩碗魚,一碗是不能動的,表示“年年有餘”;飯後,大人給小孩分壓歲錢;主婦要煮好“隔年飯”,留待年初一食用,以示年有餘糧;灶內用硬木蘊火種,象徵煙火不斷、人丁興旺;廳堂灶房還要點歲燈,大人們通宵守歲,意為去舊迎新。八十年代起,閤家收看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節目已經成為新俗,零點鐘聲一響,家家燃放鞭炮,喜迎新年。
  家住三明一帶的莆田人家卻在正月初四過年,謂之“補過年”。相傳早先某個年關,莆田家家戶戶正忙著準備過年,突然倭寇偷襲,在莆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老百姓躲的躲、逃的逃,根本無法過年。直到倭寇被趕走後,老百姓才補過年。家住三明的仙遊人家基於同樣的原因在正月初五過年,到時同樣家家鞭炮聲聲、送舊迎新。
  春節
  大年初一,大人小孩凌晨即起,穿戴一新,鳴炮開門,以圖開門大吉。
  尤溪人在早餐前要煮生薑紅糖茶先吃“甜頭”。早餐皆為素食,或線面、或湯丸,象徵長壽、團圓;沙縣早餐必有大蒜、豆腐、紅頭菜(波菜)等,寓新年諸事合算、富足、開門見紅之意。舊時初一,人們往往上寺廟謁諸神、拜祖宗,祈求平安;鄉鄰見面,彼此拱手作揖,互道“新年好”、“恭喜發財”;這一天,大人小孩都禁止講不吉利的話。如碗打碎了,要說“碎(歲)碎(歲)平安”;小孩摔跟頭,說“拾元寶”;受傷流血,稱“見紅有喜”……初一上午,將樂某村群眾還有到水井、溪邊爭挑第一擔水之習俗,叫“考頭水”,寓新年事事第一;大田畲族婦女清早要先到河上游“汲新水”,取“萬象更新”之意,小孩要到竹林裡搖竹子,以求“快快長大”。
  現在初一,多姿多彩的團拜、給烈軍屬、勞動模範及堅持生產第一線的工人拜年、文藝演出、遊園、燈謎等活動,大大豐富了節日生活,人們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中到處可玩,盡興又開心。
  初二起,人們開始走親訪友,互相拜年。一般拜年者不能空手,要帶糕餅糖果之類,給長輩要帶紅糖,拜年者回歸時,主家要回送同等價值的禮品,叫“禮尚往來”。尤溪畲族人以前有正月初二穿著民族服裝到鄰近各村向漢族人家“收地租”的習俗(要兩塊粳米果),收得越多,預示這年運氣越好;漢人也樂意給,圖個好兆頭。寧化畲族人過去年初二還要上山打獵,且須獵有所獲,以祈一年好運。永安、沙縣從初三開始,各家宴請親朋好友,一直請到正月十五甚至正月底。
  元宵節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及“上元天官賜福”日。是春節中活動最精彩、最熱鬧、也最值得回味的佳節。
  元宵節人們都要吃元宵(湯圓),皮用糯米粉製成,餡子有或甜或鹹,以祈閤家團圓。沙縣還做春捲、芋包等風味小吃,將元宵節稱之為“壽年”。
  一、客家延祥花燈
  舊時吃素祀神是元宵節必不可少的內容。迎神中除共有的眾神菩薩,明溪還迎“惠利夫人”神像,建寧則迎“昭顯侯王”。
  清流城關八坊輪流執事,每年要在城隍廟建春祈醮,送瘟神和擺宴席散福。送瘟神要用“瘟船”,瘟船是用谷笪將長約1.5米、寬、高均為1米的木架裹成船狀,糊上五色紙,上置一排紙紮的六畜,船腰穿一根抬槓。元宵節上午,眾百姓以紙錢包著禽畜毛、頭髮和煮過的黑豆、芝麻等投入“瘟船”,象徵把瘟疫病源送掉。午後,醮壇土銃齊響,由執事扛瘟船和城隍菩薩等三尊神像,喊聲震天地衝出廟門,沿街遊走一圈,在鞭炮聲中送至東門河邊。道士畫符唸咒、宰豬祭神後,四個善鳧水的男子赤身抬起瘟船送至江心,點上火,讓瘟船燃燒著順水流逝。晚上,執事各坊家家設宴,稱“散福席”,連素不相識的人登門道賀也可入席,客人此來彼往,熱鬧非常。
  大田縣元宵夜還有“偷拔蔥嫁好翁(夫),偷拔菜嫁好婿”的“偷”拔蔥菜之俗,菜主不但不責罵,還以聽到毒言惡語為佳。
  元宵節最讓人難以忘懷的是多姿多彩的民間“鬧花燈”。許多城鄉元宵活動從正月十三便已開始。家家戶戶張燈結綵,街頭村落千燈爭豔。龍燈、花燈、走馬燈、龍鳳呈祥燈、麒麟送子燈、吉祥如意燈、百鳥朝鳳燈、牡丹富貴燈、松鶴延年燈、鴛鴦戲水燈……僅龍燈就派生燭橋、板凳龍、香龍、草龍等等,燈火輝煌、千姿百態。不但有觀不完的花燈令人陶醉,還有熱鬧歡騰的舞龍燈、舞獅子、踩高蹺、旱船各種遊藝美不勝收。
  夕時元宵,明溪城鄉每家門口必掛花燈一盞,以示吉祥。規模較大的一次是民國34年(1945年)9月5日晚,歡慶抗日勝利迎燈會,有花缸燈、鼓燈、五星燈、走馬燈、荷花燈、宮燈等數十種燈上千盞。50年代初,沿襲舊俗,又少數人家春節或元宵在門口掛燈歡慶。“文化大革命”期間,燈會被視為“四舊”遭禁止。1982年恢復燈會。1983~1987年,城區共舉辦4次元宵花燈競賽活動。1985年元宵,由機關、學校、廠礦出動彩車44部(汽車),花燈近2000盞,以及坪埠、南山的橋燈、龍燈等。城郊周圍數十里外的群眾也趕來觀燈。城區人山人海,鞭炮轟鳴,鑼鼓喧天,燈光、焰火相映交輝,盛況空前。許多大型花燈都設有電動或機械的自動或半自動裝置,造型獨特,內容新穎。彩車還遊向沙溪、蓋洋、胡坊、瀚仙等鄉,觀眾達數萬人。
  尤溪1985年農曆正月十四和十五日晚,城關的迎春燈會有158個單位8000多人參加,出動30多部汽車、94部板車,有彩坪81架、龍燈4條、高照2架、大小花燈1000多盞,還有花鼓、旱船、高蹺、舞獅等。許多燈具都有自動化、半自動化的小巧裝設,各有其獨特的內容、典故和形象。觀眾達6萬多人次,福建省電視臺到現場錄相作為電視節目《五里燈火照蒼穹》播放。
  改革開放的今天,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地方政府還在元宵之夜組織燃放焰火活動,美麗而壯觀。元宵夜多姿多彩的活動引得大人小孩傾巢而出,街上人潮如湧、笑語喧闐。宋代著名愛國詩人辛棄疾有《青玉案.元夕》一詞:“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這種昔年都市元宵節火樹銀花、普天同慶的盛況,如今在神州大地已不再是一件稀罕事了。

  龍巖春節習俗

  春節是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民間稱“過年”、“新年”。那麼龍巖春節習俗有哪些呢?下面就來看看龍巖春節的習俗:
  正月初一日,各家擇定吉時開門,放爆竹,焚香點燭,敬拜祖宗,男女老幼全新打扮,互道吉利話。家族聚居的大樓裡,先請最有福氣的人開大門,說“開門大吉”;走出大門又說“腳踏四方,方方得利”,燃放長掛鞭炮;然後,家家打開廚房門,放鞭炮,說好話。早餐普遍為素食,團圓湯丸、紅棗、花生、糯米甜飯。人們不打掃,不洗衣,不挑水。孩童放鞭炮取樂,大人走家串戶賀喜。各家為招待前來拜年的親朋,大多擺出糖果、花生、甘蔗、金桔、甜棗、話梅、葡萄乾等。客家備有肉丸、雞肉、瘦肉、茶蛋、黃酒餉客,稱為“食湯糝”,以勸酒至醉為熱忱。建國後,在當地政府和各種社團組織下,集體敲鑼打鼓,向烈軍屬拜年。各機關單位舉行團拜,洋溢著熱烈、喜慶、文明的氣氛,近年人們多盛行放鞭炮,或逛遊公園、遊樂場,攬勝拍照,或圍聚欣賞樂曲和廣播電視節目。
  初二回孃家走親戚,岳家熱情款待。龍巖、漳平始以荷包蛋、粉幹作點心,再行宴請。若是新親,則更隆重。
  初三,興起民間遊藝活動,龍巖城鄉表演採茶燈、舞獅。客家盛行舞獅、船燈、龍燈、鼓吹、鬧鑼鼓和民間藝人的“打新年鼓”。家家戶戶、機關單位以鞭炮相迎,觀賞表演,再以紅包、鞭炮歡送。這一天,客家人將過年敬神敬祖宗的“歲飯”煮吃掉。是日又稱“送窮日”,即把家裡垃圾看成“窮鬼”清掃出門。家人不願出門,也不歡迎賓客。
  初五,龍巖、漳平稱“初五隔開”,客家稱“開小正”。開始“祈神”,祈求全年平安發達,燒去懸掛在大門的簾紙,上杭城廂從初五至初十,擇日全家團聚飲宴,各食一盤紅蛋,以吉利話互勉。是日,可以挑尿捅,做小農活。有些地方開始傳統的迎神活動。連城流傳民諺有“初一祖、初二郎、初三初四野婿郎(指初三初四拜年遲了),初五初六,有酒無肉(指為時更遲)”之說。事實上人們遊樂時間常常至正月中旬。客家俗語云:“有吃無吃,聊(玩)到正月二十”。
  客家美食迎遊客,客家米酒醉遊人
  客家人熱情好客,在春節招待客人當然少不了美食與美酒。在客家“過大年”的遊客朋友們將一飽口福,品嚐各種客家菜餚與客家小吃,如連城的“涮九品”、 “白鶩鴨湯”,長汀的“燒大塊“、“河田白斬雞”,永定牛系列等等。客家米酒醇厚為底,清香撲鼻,甜膩入口,讓人心醉肚明,在此過春節的朋友,不妨像客家人一樣,喝喝米酒,行酒令猜酒拳,把一年的辛勞忘得乾乾淨淨。

  南平春節習俗

  年味漸濃,南平松溪縣的農戶們又開始忙著製作麥芽糖,這風俗在當地沿襲了已久。
  葉文洪今年已經65歲了,是松溪縣鄭墩鎮梅口村人,已經制作麥芽糖幾十年了。他介紹,麥芽糖由大米和麥芽製成,不添加其他任何原料。製作時,先用熱水將小麥淋成麥芽,升溫發酵後,就可以手工壓榨煉塘,之後再不斷拉搓就可製成麥芽糖,這要耗費一整天的時間。
  葉老漢說,現在年輕人不願意做這個,只有他們這些老人做,除了賺點錢,更是為了傳承這種手藝。“接下來,我打算改進製作工具,讓出糖率更高。”
  客家人
  客家人“年湯”祭祖的過新年風俗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客家人過年是從農曆臘月二十四開始,到正月十五,也就是說,過年是從傳統的過“小年”開始。小年過後,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炒粉皮、結米糖、炸豆腐,以及購買雞鴨魚肉、香燭爆竹之類。此外還少不了抽出時間來打掃庭院、擦拭門窗等。到了除夕這一天,家家早早地貼上對聯、年畫,然後準備年夜飯。年夜飯最講究的一道菜就是“年湯”,主要有大肉、蘿蔔、肉丸和菇類。吃年夜飯前要先做兩件事:一是給長輩端上熱氣騰騰的“年湯”;二是焚香祭祀祖宗、放爆竹。爾後,一家人才團團圓圓吃年夜飯,這一餐一定要吃點飯,表示吃到了“年飯”,長了一歲。飯後,年長者會為小孩包上吉利的“壓歲錢”,除夕才算過完。正月初一凌晨,男人們早早地便起來洗漱乾淨,然後點香燭、放爆竹,給長輩拜年。之後,裝上一盤粉皮、米糖、花生,這是一定要吃的,表示新的一年有“吃路”。這一天有很多講究,不撈飯、不掃地、不打水,更不能說不吉利的話。早餐也要吃齋,並以芹菜、豆腐為主,意為勤勞致富發財。
  正月初二,客家人最重要的是殺一隻閹雞,把雞血淋在“紙錢”上,謂之“血錢”。早飯後,一家人便穿戴整齊,和家族人一起帶上香燭爆竹、茶酒齋飯,上墳祭祀祖宗。祭祀完畢後,家族人便開始一家一家拜年,一邊說著祝福的話,一邊喝著滾燙的酒。這一天,新媳婦還要和丈夫一起趕回孃家。正月初三,客家人便開始走親戚。
  正月初五,各地的圩場開始了新年的第一個圩日,俗叫“開圩”。這一天,人們忙著趕場,各種玩具、小吃特別多,還有舞獅的、舞龍燈的,格外熱鬧。
  正月初七一早,家家戶戶便用炸果、炸豆腐、臘味等湊成七種佐料煮稀飯,俗稱“七寶羹”,客家人認為吃了“七寶羹”,一年無病無災。直至正月十五過了元宵,傳統的過年才算結束。
  如今,過年增添了許多內容,封建陋習明顯減少,人們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和體育比賽,傳統的節日有了新的色彩。
  閩西:大年三十吃"腕子筒"、"長命菜"
  閩西客家人從年二十五“入年假”過小年始至除夕,是過年的準備階段。
  大年三十這一天,客家人的主要事情是“上紅”(貼春聯和紅紙)表示紅紅火火。之後,貼門神、祭祀祖先、準備年飯、守歲等。而年飯中“腕子筒”與“長命菜”是閩西客家人少不了的菜。“腕子筒”就是紅燒豬蹄,這紅燒豬蹄很有特色,不僅肉爛,更是香濃可口,這裡面的配料有的是當地的植物根莖,因此形成的香味獨特;“長命菜”其實就是整隻的雞或整塊的豬肉放進鍋中烹煮,再將整個大蘿蔔和整棵的芥菜加進去,這裡面的含意很深刻。
  在餐桌上,客家人如何進食也還有一番講究。雞頭由長者吃,翅膀給出門的男人吃,讀書的孩子吃雞臂(腿)。酒灑倒在桌上視為發財,碗被摔碎看作會添丁,掉落了筷子當作有食緣……守歲,也稱點歲火。客家人要用特製的三盞油燈分別點在廳、門、灶上,直到天亮。如一夜通明,這將意味來年吉祥平安,萬事亨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