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老一輩人為啥說“家有千擔糧,不喂癟嘴貨”,難道真是這理?

鄉村莫姐


在農村很多人都喜歡養一些家禽,因為養家禽不僅自己家有吃,還可以拿到集市上賣錢,所以多數農民都以養雞為主,極少養鴨。“家有千擔食,不喂癟嘴貨”指的是鴨,而不是雞。

因為鴨子飯量較大,餵養需要大量飼料,養幾隻還可以,養幾十只就需要大量的飼料了,並且鴨子離不開水,基本每天卻呆在水裡面,鴨子早起呱呱亂叫,吵得早鄰右宿睡不著覺,鴨子類便特別多且臭,清理麻煩,容易生病,傳染速度快,死亡率高,所以村人門情願養雞,也不養鴨,這就是“家有千擔糧,不養瘡嘴貨”的口頭禪由來。




碧水藍天的蘭蘭


首先俗語是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而總結出來的短句,口語化,言簡意賅,但含義深刻,比如“農民種不好莊稼一季子,女人嫁不好婆家一輩子”“寧走三步緩,不走一步險”等等,都蘊含教育意義。那麼俗語“家有千擔糧,不喂癟嘴貨”啥意思?其實道理也很簡單,我理解有三:

一、啥是“癟嘴貨”。在我們農村,農民喂有豬牛羊,也有雞鴨鵝,雞是圓嘴,而鴨鵝是癟嘴,但相對鴨子來說,鵝難養而珍貴,一個鵝苗可以買幾個鴨苗,鵝喂大後如果丟了或盜了,很可惜,所以餵鴨子的比餵鵝的多,老一輩人稱鴨子為“癟嘴貨”就不足為奇了。

二、為啥“家有千擔糧,不喂癟嘴貨”。糧食在農村還是比較珍貴的,古人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就是現在雖有餘糧,但也不會拿來餵雞餵鴨,農民餵豬餵雞,一是為了省錢殺了不用買肉吃,二是為了不浪費剩菜剩飯餵豬餵雞,再說雞又是雜食動物,什麼都吃,到了天黑,雞要回窩的時候,一把雜糧就夠了,而餵鴨子不同,首先要有水塘,在南方不成問題,但在北方就有難度了,其次鴨子難養易生病,而且鴨子產蛋不高,不像雞一天一個,鴨子幾天才下一個蛋,再其次鴨子是直腸鴨,食量特別大,而且肉質不如雞細嫩,所以人們喜歡吃雞肉,而不太喜歡吃鴨肉。在同等成本下,養雞的價值比養鴨子高,所以農民即使有餘糧,養雞也不願意多餵鴨子。

三、不僅僅是字面意思。既然是俗語,是老一輩傳下來的口語,一定蘊含有教育意義在裡面,這句俗語深層次意思是,用來教育農村中那些“好吃懶幹”的人和“能吃不幹”的人,再不幹就如同“癟嘴貨”那樣令人討厭了,這句俗語與“家有家財萬貫,不如日進分文”有異曲同工之妙。

對此理解大家如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討論哦!





wu9259


農村的老一輩人為啥說“家有千擔糧,不喂癟嘴貨",難道真是這理?這個問題有很多說法,但其道理是有的。
一,什麼叫癟嘴貨?其實就是鴨子。但也有說是鵝,而最普遍的說法是指鴨子。因為養鵝的比較少。

二,鴨子,鵝,雞都是屬於農村家庭餵養的家禽類。那是什麼原因造成不願養癟嘴貨呢?(1)鴨子吃的特別多,你一天不停的喂,它會不停的吃,不知道什麼叫飽。(2)養鴨子還要有養鴨子的環境,鴨子喜水。如果近旁沒有池塘或比較平緩的河水就不具備養鴨的條件。

三,大概也是主要的原因,農村養鴨除了自已吃之外,主要是為了賣錢增加經濟收入。而鴨子吃得多,市場價值反而沒有吃得少的雞的市場價值高。經濟效益不大。
四,鴨子和鳥類一樣是直腸子,一邊吃一邊拉,場院裡到處都是鴨糞,很不衛生,令人生厭。

五,銷售問題。很多人不喜歡吃鴨子,鴨肉腥味重。要想味道好必須是散養的,沒有添加激素飼料餵養的。而且還要有高超的廚藝,才能做出鮮美的味道,當然鴨子並不是一無是處。鴨肉有很豐富的營養成份,鴨毛可以加工做鴨絨被,鴨絨祆等,也是被大眾喜歡和接受的。

深入考究“家有千擔糧,不喂癟嘴貨”這句話能夠故老相傳,是很有道理的。而且還有一種隱喻,是指敗家子的。有很多家長恨鐵不成鋼,用來發洩心中的不如意和鬱悶。試想天下父母,那個不是望子成龍,報效祖國,成為國家有用的棟樑。最起碼也是能夠自食其力,走正道的人。若是養一個無惡不作,劣跡斑斑,遊手好閒,好吃懶做,坑爹媽的貨。可以想到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就算拿“就有千擔糧,不喂癟嘴貨"來責罵不成器的孩子都不解恨。想想不管誰家有這樣的兒子,就算有金山銀山,也是會敗光的。而且這樣的子女,若是不改邪歸正,最終的結局是:眾叛親離,遭人唾罵,甚至鋃鐺入獄。

總之“家有千擔糧,不喂癟嘴貨"。這句話,有著雙重的含意,很有道理,所以廣為流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