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援鄂医护人员向组织要编制,你怎么看?要给吗?

稚始栀终


回答。在那个纯粹的社会主义初期奉献年代。这种事情是没有的。社会发展到拜金主义的今天。也是可以理解的。既然援鄂是有目的的,可以考虑给人家这个编制,小姑娘也挺不容易的。冒着生命危险给疫区提供帮助。实属难得。再说工作:分编内编外。对于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的年轻人,也是不公平的。这个回答你们满意吗?





白河沙滩


援鄂人员在大灾难当头,响应党中央号召,不顧安危,舍生忘死奔赴前线抗疫,现在终于有幸圆满完成任务安全归来。这样优秀的员工就算他们不开口,作为主管部门都应该主动为他们转正编制!决不能危急关头让他们上!回来就一束鲜花,一张奖状打发回家!革命也需要物质和利益作动力!不要用空洞的大道理来搪塞应付他们!难道转个编制真的那么难吗?事在人为,还是那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的。


用户直言快语


事业单位的编制是“硬核”,也是香饽饽,不仅意味着收入高,更是从此“旱涝保收”。编制的问题,正如当年的民办教师,没有进入编制,日渐老去的他们养老和医疗至今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一样。甘肃援鄂医护人员要编制不但是合情合理的,而且要不失时机的争取。

援鄂的甘肃医护人员向组织要编制的来龙去脉

4月9日在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有自称“援鄂医疗队护士”在“领导信箱”留言:

“我是援鄂医疗队的一名护士,在前线我抛下了爹妈及孩子,来为国家出自己的一份力,忘记了自己的生死。平安回来,咱们省各市级都解决了工作编制问题,我也恳切地希望咱们兰州市,也能看在我能牺牲自我为大家的份上,帮我们解决编制问题,对我来说很重要。我现在工资是1700元,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我在艰难支撑着,望领导重视,不要让我们寒心,国家有难有我们,我们有难无人帮”。

甘肃卫健委的答复:

“网友您好:留言收到。首先向您致敬!感谢您参加援鄂医疗队,为国家和武汉人民奉献!医院编制是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主管,建议您向兰州市卫健委反映您的情况。谢谢!”

对援鄂医护人员向组织要编制的看法

【1】唯独你一个人的问题?事业单位的编制原则上“凡进必考”,但还有一套严格的考试考核制度。具体操作和执行是各市级人民政府。既然“咱们省各市级解决了工作编制问题,希望兰州市……”,这也应该包括了兰州市,难道就“遗忘”了你这位“援鄂的医护人员”?

【2】回复网友有“甩锅”之嫌。甘肃卫健委的回复言下之意,感谢您的参与,致敬您的付出,编制的问题归地方管,哪里的就找那里的政府。回复的简明扼要,也与自己撇清了关系。殊不知“各市级已解决,恳求兰州市……”,如此说来,甘肃省卫健委的“过问权”哪里去了?

【3】是否兑现了承诺?援鄂就是“逆行者”,已经将自己的安危放在了第二位。这需要坚强的勇气和奉献的精神。是故,凡援鄂的医护人员道德情操高,业务能力強。据新闻报道,甘肃省援鄂医疗队有137名医务人员,甘肃累计派出了796名援鄂医务人员。有些地方在援鄂医务人员临行之前,便作出了“援鄂回来就给编制的承诺”。如果已经有了承诺,待援鄂凯旋时却不想兑现,这怎么也说不过去。要知道,他们如战士出征,是用生命换来的。绝不能食言,食言将失信于民。

【4】没有承诺给了编制就是“奖励”。据报道,甘肃中核404医院,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简化流程,及时为援鄂的5名聘用护士办理了转正,由聘用身份转为正式编制的身份。

甘肃省武威市对援鄂务人医员政策:①援鄂期间,每人每天发放临时性工作补助600元;②每人给予一次性慰问金两万元;③对特别优秀的编外援鄂医务采取面试考察方式拟定聘用人员,由市、县区机构编制部门办理入编手续;④优先评聘职称或技术岗位等级。

【5】行动完成了光荣艰巨又危险的任务,应该“入编”。不怕危险踊跃报名,勇于“出征”,既是道德情操,也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编制问题。想想如果在单位,连勇于担当和付出的人都得不到回报,只是物质奖励,谈钱伤感情,只会让人寒心。“出征”之时,那些有正式编制的也未必有这样的情怀和勇气。单冲着这一点,援鄂医护人员进入就应该转正。

结语

援鄂医护人员给领导留言要编制,我想一来是他(她)家庭大困难了,想通过自己的付出而改变家庭的生活状况和开创美好的未来;二是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毕竟全国很多省份和“本省各市级”为了鼓励褒扬援鄂“战士”,已经解决了编制问题。这些非编制的医护人员义无反顾的去“援鄂”,难道不应该给他们这些不怕危险的医护人员一个“身份”吗?为什么只有兰州无动于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