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家境不好,還要去學費上萬的學校讀書?


有些人家境不好,還要花上萬的學費去學校讀書?

要客觀分析這種現象,就要區分義務教育階段還是非義務教育階段。

如果是義務教育階段,在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的情況下,父母還要花上萬的學費,送孩子去讀書,這種家長要麼是虛榮心比較強,要麼是堅信讀書能夠改變命運,TA把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

之前就遇見過一對夫婦,他們生活在一個4線城市,夫妻雙方都是普通的工人,每個月的收入合起來有6000元左右,他們家的孩子之前是在公立學校讀書,但學習成績比較一般。

後來他們看親戚家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之後,孩子的學習成績非常好,因此他們也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私立學校。在當地有一所非常知名的私立學校,據說,這所私立學校90%以上的老師,都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並且有40%左右的老師擁有碩士學位,當然這所學校的學費也非常貴,如果走讀學費一年是2萬人民幣,如果全寄宿學費一年是3.5萬人民幣。

學費一年3.5萬元人民幣,再加上生活費等各項費用,一年下來一個孩子至少要花費4萬元左右。

但這對夫婦最終還是決定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去讀書,因為他們覺得公立學校裡面教學質量比較差,老師平時不怎麼管學生,孩子還是在公立學校學不到任何東西。

當然,看似理性決定的背後也有虛榮心在作祟,有些私立學校就是刻意的利用家長這種心理。

比如有些私立學校經常會告訴家長,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你只有送孩子去私立學校,讓孩子接受優質的教育,才是對孩子真正的負責。

再比如,還有一些招生老師會利用家長的攀比心理,他們會告訴家長,某某家的孩子就是在這所學校讀書,現在的學習成績非常不錯,我們學費是貴了一些,但教育是投資,不是消費。孩子以後考上名牌大學,一個月的收入就能夠抵上一年的學費。

非義務教育階段和義務教育階段的情況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在非義務教育階段,也有一些家庭條件不太好的父母,砸鍋賣鐵也要送孩子去讀書。

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有些家長認為只有讀書才有出路,即便是孩子的學習成績比較差,也要想盡各種辦法讓孩子上大學。上大學雖然不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畢業的時候,孩子也不一定能夠找到合適的工作,但至少有大學文憑,有文憑找工作相對比較容易一些。

而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高中和大學階段基本都是按照成績進行錄取。成績比較好,就能夠優先選擇比較好的學校,這些學校教學質量比較高,並且學費也相對比較便宜。而如果學習成績比較差,此時只能夠選擇教學質量比較差一些的學校,或者是學費比較貴的私立學校。

在大部分地區高中階段是對學校的學費,每年一般是幾萬人民幣,但大學階段不同學校的收費標準可能會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大部分民辦大學一年的學費是在3萬元人民幣左右,有一些民辦大學的一年學費可能會達到4萬甚至5萬以上。

此時一些家庭條件不太好的學生選擇這些私立大學,主要一個原因是他們沒有其他選擇。

當然,還有一些家庭條件不太好的學生,花上萬元的學費去讀私立大學,主要的原因是在這些學校裡面有些專業的就業情況非常好,在有些家長看來孩子花十幾萬,拿到一個大學文憑,畢業還能找到一份工作,這已經非常不錯了,即便是砸鍋賣鐵,也是值得的。


我是“升學與考試”---分享學習方法,關注教育時事,指導升學規劃。期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升學與考試


家境不好,還要去學費上萬的學校讀書?

有人說這是虛榮心作祟,其實我倒不這樣認為。因為我就是這樣的家長,先說說我的經歷吧。

關於K12教育,我的理念一直是:小學重習慣,初中重基礎,高中重能力。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對孩子的教育是按三個階段來規劃的:

01.

2006年,女兒讀小學,當時我為她選擇了本地教風嚴和學風好的實驗小學,期間配合老師,重點培養了女兒端正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習慣。

02.

2012年小升初,在學校的選擇上我們進行了慎重考慮。鑑於女兒在小學雖然養成了較好的學習習慣,但學習基礎並不是很好,所以我們為她選擇了本地一所私立學校。

當時學費每年12000,生活費和管理費每年11000,加上其它費用,每年至少計劃30000元。這對當時的我來說,幾乎就是一年的工資。

但我非常看重那所學校的辦學理念,也進行了多方打聽和比較,最後還是決定選擇它。我始終認為錢沒了可以掙,但錯過了機會以後再多的錢也沒用。

03.

2015年初中畢業前夕,由於女兒學習還算優秀,班主任做工作希望她繼續在該校讀高中,並給出了優惠條件:每年18000的學費減半。其實學校沒有優惠,我們也會選擇在那所學校,因為那裡的學風和校風確實不錯,除了學習,還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對孩子的全面發展很重要,所以我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們的付出總算得到了回報。2018年女兒考入了國內著名的財經大學。最重要的是,她現在很有主見和能力,學習基本不用我們操心了。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到現在還未開學,她除了認真完成每天的網課外,還開始自學第三種語言,學習之餘也主動承擔一些家務。這跟她K12期間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單從這一點來說,以前的所有投資都值了。

舉自己的例子是想說,培養孩子只有方向對與不對,沒有該與不該。在學習這件事上,只要家長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TA的學校,並與老師形成教育合力,孩子的成長就不會錯到哪裡去。

如果家境不好,又想送孩子去高學費的學校讀書,提幾點建議,僅供題主參考:

1.家庭經濟不寬裕,選擇私立學校無可厚非,但也需要量力而行。

為了孩子,父母雖然可以節衣縮食、砸鍋賣鐵,但也要考慮家庭生活的實際,尤其不能借債供孩子讀書。如果不能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大後方,將會讓全家人陷入困境,包括孩子的學習。

當年我的工資基本就供孩子讀書,而生活就主要靠妻子的收入。

2.客觀判斷孩子是否適合讀私立學校。

首先,由於私立學校一般要求住校,這就要求孩子具有正確的學習觀。如果孩子完全要靠家長或老師督促才能學習,那花高價學費去混時間就沒必要了。

其次,如果孩子是中學生,可以開誠佈公地與孩子進行交流,並來一場君子協定。說實話,這些學費對富裕家庭來說根本不算什麼,但對一般的工薪家庭還是壓力挺大的。給孩子講明,父母送TA去私立學校讀書,是為了有一個更合適的學習環境,而不是奔著學校可口的飯菜去,也不是去跟同學攀比的。

如果孩子是小學生,就沒必要說這些了,說了孩子也不一定懂,反而徒增壓力。

3.多方瞭解,正確選擇合適的學校。

同樣是私立學校,但每所學校的教育理念和辦學水平也是不一樣的。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儘可能地通過本地的業內人士打聽一下學校的情況,然後再根據孩子的情況,選擇適合的學校,而不是盲目或道聽途說地隨意選擇。

結束語:

人生是一條單行道 ,只有進檔,沒有倒檔,孩子的成長過程更是如此。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各有各的利弊,在學校的選擇上沒有最好的,只有更適合的。只要有利於孩子的成長,那就大膽地選擇吧。

如果有共鳴,請點個讚唄;如果有爭鳴,請留言交流。謝謝!

關注“豆爸侃教育”——說教育事,解教育規,做教育人!

豆爸侃教育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方面出發:就好像你買一個商品,或者做一筆交易;1、首先你要衡量你付出這麼高的學費給自己帶來的經濟影響有多大?會不會影響到你的其他重要事情!2、你付出要得到的是什麼?只是學歷和簡單的理論知識,和普通學校沒啥差別?還是對工作或豐富自己同時又能讓你快速拿到滿意工作的經歷. 3 家庭不好,沒太大關係,如果性價比很高,勇敢的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只要想讀,有目標,看得出回報,我是支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