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世人至今還對它念念不忘

大家瞭解明朝萬曆年間發生的故事,大概是從明史研究家黃仁宇先生著作的《萬曆十五年》中獲取的。這本書的問世讓人們對於明朝的興衰有了全新的認識,再也不是我們老生常談的明朝滅亡的原因是因為其君主的荒淫無度、宦官專權而造成的晚明時期朝綱崩壞、民不聊生。同時北方女真部族的努爾哈赤強勢崛起,覬覦明朝的大好河山,長期軍事騷擾明朝的關內防線。“民不聊生”又激化出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晚明在這種兩線作戰的情況下,最終大廈傾倒。

也許晚明的種種遭遇只是它滅亡的結果,但根據《萬曆十五年》中對明朝社會的分析,明朝早在萬曆年間就已經出現了即將土崩瓦解的危機,只不過內閣首輔張居正通過一系列的舉措,讓大明在滅亡前出現了短暫的“迴光返照”。然而“萬曆中興”並沒有解決當時明朝社會的深層次矛盾,就像晚清時期的“同治中興”一樣,縱然有晚清四大重臣“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李鴻章”的極力維持,也難逃其走向滅亡的命運。

明史研究家黃仁宇先生在其著作《萬曆十五年》中,通過對當時明朝社會集體群像的描寫,深刻闡述了明朝走向滅亡的原因。黃仁宇先生把那一時期明朝社會的集體群像濃縮在最高統治者萬曆皇帝、內閣首輔張居正、大學士申時行、模範官僚海瑞、抗倭英雄戚繼光、自由派知識分子李贄等標誌性人物身上,通過描寫他們之間的理想和矛盾、鬥爭和妥協,來向世人展現那一時期明朝社會的人間百態。

無論是明朝的史料,還是在《萬曆十五年》一書中,所記載或描寫的萬曆皇帝並不是一個從始至終都荒淫無度的人。他在年輕時也曾想去勵精圖治、整頓吏治,但推行改革並不是那麼容易,最終在與群臣的思想交鋒中敗下陣來,他只能選擇妥協,這種妥協也讓他知道原來皇帝並不是可以決定所有事的。

我們都知道大國一般要推行改革需要有一定的社會氛圍,尤其是像明朝這種幅員遼闊的國家,更需要社會的集體共識。而當時的明朝則是以道德代替法律,並且“道德”的發言權只是掌握在明朝文官集團的話語權下,縱然萬曆皇帝想去改變這種現狀,也會被群臣的思想和利益所制衡。

我們都知道明朝從朱元璋那就取消了“宰相”職位,雖然當時朱元璋取消“宰相”職位的確讓皇權更加集中,但同時也為明朝中後期朝廷的無休止“黨爭”創造了溫床。明朝的朝廷中不設“宰相”職位不僅使皇帝因為政事繁重而厭倦朝政,從而給“宦官當權”創造了有利條件,而且讓群臣中的“保守派”和“自由派”相互掣肘、彼此內耗。萬曆皇帝就算想從中調停,也無濟於事,因為事情往往是“順了姑心、逆了嫂意”,他稍微對一派有所偏袒,另一派就會“以死相逼”來要挾他。正是由於當時明朝朝廷上層的內耗,慢慢延伸到明朝社會的內耗,最終使明朝面臨“大廈將傾”的局面,而崛起中的“清朝”和發動農民起義的“李自成”則是壓垮明朝的最後一棵稻草。雖然萬曆皇帝的老師——內閣首輔張居正極力維持當時的朝局,在表面上明朝當時的社會貌似出現了“萬曆中興”的“繁榮”景象,但隨著張居正的離世,這種“治標不治本”的虛假景象再次成為當時明朝社會的現實。

“海瑞罷官”是我們從小都熟悉的歷史故事,無論是史書,還是當今的宣傳榜樣,都把“海瑞”這一清廉形象塑造到極致。或許他本人的確清廉無私、治下有方,但和當時明朝官場整體的腐敗貪婪相比,他的清廉只不過是“滄海一粟”,並不能影響和改變整個明朝官場的不良風氣。也許海瑞“罷官”是因為他對當時明朝的官場失去了信心,因為想憑一己之力來改變朝局根本是不可能的,萬曆皇帝都做不到,更何況是一個地方官員。如果說“海瑞”罷官是因為他個人恪守法律,明朝官場大環境卻視法律如無物,那“抗倭名將”戚繼光也是在這種官場氛圍下鬱鬱而終的。我們從小都把“抗倭名將”戚繼光當做民族英雄,縱然他治軍有方、身經百戰,在當時明朝的朝局影響下,他也只能在局部戰爭中取得勝利,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明朝的治軍制度和軍事力量。也許這就是民族英雄“戚繼光”的悲哀,即使他個人再有能力,如果當時明朝不能從制度上進行軍事改革,他也只能活在我們的記憶裡。

或許環境真的能改變一個人,萬曆皇帝由年輕時的意氣奮發,到了中年卻變得荒淫無度,他想改變的朝局因為各種矛盾而不能改變,只能選擇隨波逐流。然而普通人的隨波逐流頂多只是影響一個人,可萬曆皇帝作為明朝的最高統治者,他的隨波逐流就會讓明朝走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我們瞭解萬曆年間的明朝社會,並不是出於對當時明朝社會的獵奇,也不是想從中獲取混跡官場的經驗,而是為了總結其滅亡的原因。當今某些陽奉陰違的官員明面上是“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暗地裡卻是“從歷史中學習和模仿為人處世的圓滑做派”,就像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的“高育良”,滿嘴的“仁義道德”,一身的“清高傲氣”,其實就是假借他那副偽善的面具來掩飾他的“違法亂紀”。鑑於歷史,有時我們不禁在想:“為什麼封建王朝推行社會變革會如此之難呢?”或許就是因為“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當明朝的階級固化時,那些既得利益者就會更害怕社會規則被打破,也會通過各種手段來阻止利益的重新分配。這種只顧自己“一畝三分地”的保守思維,不僅讓明朝迅速走向滅亡,而且他們自己的家園也隨著明朝的滅亡而毀滅,因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