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縣白雀園陳家集與歷史名人曹登庸的一段歷史淵源


陳家集史話

陳集位於白雀園東南兩公里處,古稱陳家集,處於白露河上游兩河交叉口東岸,是一個山水秀麗,人傑地靈地方,自古既有尊師重教、崇文尚學的優良傳統,清道光年間陳家父子五人登科在當地被傳為佳話(陳顧仁父子),道光皇帝曾傳旨在陳家集為陳氏父子五人樹牌立坊,以詔示天下,讀書報國。時至今日陳集仍是一個比較重視教育的地方,特別是白雀園的教育戰線,我們依然能看到他們活躍的身影,為家鄉的教育事業在奉獻力量,添光加彩,不難看出陳家集確實是個人文薈萃的地方。

陳家集義門陳氏,基祖乃陳旺, 字天相, 系陳朝宣帝第六子之五世孫。陳旺自開基以來,以勤儉耕讀傳家,孝義相處,建書堂(東佳書院前身),立家法,敬友鄰,睦家人,使義門陳氏家族人才輩出,義風蔚然而日益昌盛,為義門陳氏後來聚居數千口,合炊幾百年奠定了文明的良基,最終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典型的、罕見的封建家庭組織。義門陳氏曾創下了332年不分家,十五世同炊聚居,宋仁宗以弘揚孝義,派作典範為由下旨分家時達3978人。《中國姓氏通書》譽為:“義門陳氏天下奇,百犬同槽奇中奇”。江州義門陳家曾在唐宋時期的被稱為“天下第一家”。1996年,被世界吉尼斯記錄所確認。白雀園陳家集陳氏既是義門陳氏的一支。

據陳集人士陳敦梁介紹陳集村其實還有一座牌坊,這座牌坊就與白雀園歷史名人曹登庸有關,曹登庸白雀園鎮東門外曹畈人,官拜監察御史。他的親胞姑是我的老太太,至今還埋在我家祖墳。我太爺去逝早,老太太矢志不嫁,終身守節。曹登庸為她胞姑請旨,特在我陳集村為她老人家修建了一座石質貞節牌坊(文革時期被毀),至今基座猶在,聖旨二字存放於我陳家祠堂,陳氏宗譜中亦有記載。(如有不實之處,望見諒,請在文章底部留言)

光山縣白雀園陳家集與歷史名人曹登庸的一段歷史淵源

曹登庸

曹登庸生平簡介

曹登庸,字薌溪,河南光山白雀園人。清朝官員,書法家。

曹登庸出生在白雀園明清古街東門附近,他自幼聰穎過人,文韜武略,25歲時在鄉試中挑取“謄錄候選清軍同知”,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丁未科二甲第四名進士,選庶吉士,散館後授翰林院編修。咸豐年間,官至京畿道監察御史,以“直諫”之名蜚聲朝野。光緒年間任京畿道督察院監察御史、翰林院翰林、附貢生戶部陝西司兼廣東司主事等職。後因事以六部員外郎降補,閒居二十餘年,卒於北京。

咸豐七年(1857年)曾彈劾河南學政俞樾試題“割裂經義”,使俞樾被罷職。

工書法,以楷書、行書見長。

他曾為白雀園明清古街南頭重建的文昌閣題寫了一副石刻對聯,橫批是“高列千峰”,豎批是“文殊匯一天星斗,高峰接萬里山川”。(文革時被毀)

曹登庸書法真跡

光山縣白雀園陳家集與歷史名人曹登庸的一段歷史淵源

曹登庸 行書七言 對聯

光山縣白雀園陳家集與歷史名人曹登庸的一段歷史淵源

曹登庸 行書錄董其昌《畫禪室隨筆》

光山縣白雀園陳家集與歷史名人曹登庸的一段歷史淵源

曹登庸 書法對聯

光山縣白雀園陳家集與歷史名人曹登庸的一段歷史淵源

曹登庸 行書扇面書法

光山縣白雀園陳家集與歷史名人曹登庸的一段歷史淵源

著名篆刻家徐三庚為曹登庸篆刻的印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