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蘭州和政路市場

別了,和政路市場!

別了,蘭州和政路市場

拆除現場

別了,蘭州和政路市場

拆除前的市場

“轟隆隆!”4月14日,蘭州市城關區和政路,馬路兩邊全是被拆除下來的泡沫板。遠處,一輛挖掘機正在對破舊的彩鋼房進行破拆。和政路市場正在拆除,意味著這條有40年曆史的馬路市場、曾經的“蘭州小香港”終於落下帷幕,退市還路了。

回顧:“蘭州小香港”不復往昔

蘭州的和政路,曾是改革開放初期引領消費的窗口,也曾是聞名遐邇的“蘭州小香港”。然而,時過境遷,和政路市場在經歷了近十年的輝煌之後,漸漸沒落蕭條;如今,昔日的和政路市場卻成了“髒、亂、差”的代名詞。

據瞭解,位於蘭州市城關區天平街的和政路市場東起天水路、西止平涼路,全長380米,平均寬度為20米(東寬西窄)。市場始建於1978年,1981年開始使用,當時為“農資產品交易點”。改革開放初期,和政路市場因為靠近火車站、汽車站,周邊旅館較多,夜市24小時營業,一些旅行社接待的很多國外遊客經常光臨該市場,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和政路上除了有牛肉麵、包子、餃子、炒麵等各類飯館外,陸續湧現出了時下最流行的火鍋店,就連當時在此處經營的火鍋店老闆也沒有料想到,居然有顧客一大早來吃火鍋。漸漸的,周邊的人都開始賣起了火鍋,“西北第一涮”、“伊清閣”、“福順”、“一分利”等火鍋店蜂擁而起。1992年的時候,和政路上火鍋店一家連著一家,成了蘭州名副其實的“美食一條街”。慕名前來消費的人們常常排隊等候,成就了那時候的“蘭州小香港”。

和政路的輝煌不過十載,從上世紀90年代末期起,和政路就因為治安、衛生較差、存在火災隱患突出等問題,整條街的生意開始急速下滑,並傳出拆除的呼聲。2000年“管辦脫鉤”後,該市場由蘭州市商務局下屬的蘭州市市場建設發展服務中心管理,2007年和政路市場又交由城關區商貿委接管。

到了2020年,隨著蘭州城市化進程不斷髮展,蘭州新的商圈格局已初步形成,城關中心商圈、東部商圈、西關商圈、西站商圈等更加時尚摩登,鐵路局一帶已不再有昔日的輝煌,歷經40載,和政路市場終是要退出歷史舞臺了。

現場:退市還路打通城市微循環

14日下午,記者在和政路市場東側看到,拆除區域用警戒線圍了起來,蘭州市城關區團結新村街道的工作人員勸導市民繞道而行,50餘名工人正在清理建築垃圾。據瞭解,3月25日,團結新村街道辦事處就張貼發佈了《天平街馬路市場應急避險清退通告》。

“這市場太舊了,老一輩的人也許有感情在,可是現在的市場的確給附近的人帶來許多不便。該拆了!”家住天水路的市民陳老先生告訴記者。近些年來,和政路市場商鋪門臉破舊,道路坑窪不平,一到雨季就是滿地積水,也曾有市民向有關部門反映,希望儘快拆除該市場,退市還路,但由於各種原因,一直未果。4月14日下午,駐足看了一陣子拆除工作的市民李先生說:“市場拆了後,修一條平坦的馬路,大夥兒出行也方便。”

團結新村街道副主任蔣凱告訴記者,和政路市場有門面房118間,建築面積5177.71?,其中經營用房116間,辦公1間,配電室1間。市場商鋪多修建於1981年前後,商鋪普遍為鋼結構簡易房屋,在發展過程中由於諸多歷史原因,私佔、私建現象嚴重,多數產權單位和商戶在無任何審批手續的情況下違法改建、擴建、搭建了簡易的門店,違章私自擴建商鋪,部分還加蓋了二層、三層甚至地下室,由於年久失修,老化嚴重,現均屬危房。同時,由於年久失修、老化嚴重,加之供水、排汙管道破損,地基浸泡、路面翻漿變形、下陷,基礎設施陳舊、損壞嚴重,市場整體經營狀況差。為徹底消除市場安全隱患,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同時退市還路、打通交通微循環,城關區人民政府團結新村街道辦事處決定對和政路市場所有建(構)築物及附屬物採取應急避險措施,並對應急避險合法建築物進行清退補償。對認定為違法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的,不予補償。

“4月8日開始拆除,起先採用大型機械作業拆除,今天開始主要依靠人工拆除,預計一週內全部清理完畢。”4月14日下午,蔣凱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已確定,5月份由電力部門最先介入,將市場內20餘根電線杆進行調整、移位,緊接著由相關部門接手修路,打造平涼路至天水路的又一微循環。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趙雨欣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