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男女比例已经严重失衡,男多女少的现实让许许多多的适婚男性无法找到配偶。根本原因就是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作怪。
这种思想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那么在古代是否也存在男多女少的情况呢?
古代的男女比例我们今天不做探讨,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讲一下古代在男女婚配方面的一些事情。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我国的人口并没有现在这么多,这主要取决于社会的生产力,在封建社会,上至王公下至黎民,都是以农牧业产品为主要食物来源的,并没有像今天这样发达的工业存在。并且农牧业生产水平也极其低下,有限的粮食根本无力供养过多的人口。
但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根本就是人口是否繁盛,将这一定律浓缩至一个家庭也是如此,所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仅仅是人们的一个传统思想,也是带有政治意味的政府条令。
在古代,也会有一些家庭因条件不好而无法给自家适婚男性娶妻,平常人家的女孩子也是有或高或低的聘礼标准的,甚至有些人家宁愿将女孩子送入官宦人家做丫鬟,也不愿意让其早早嫁人,这就导致了单身汉持续增加。
那么在古代人们怎样来解决单身汉的问题呢?下面笔者整理了几点,供与大家探讨:
第一项措施就是官府在法律层面上规定女子的适婚年龄,这种适婚年龄会因具体的历史背景不同而有所差别,唯一不变的就是根植于老百姓脑海中的传宗接代的思想。
第二就是政府层面都会有官媒,这些官家的媒人都是从平民百姓中挑选出来的,对于本地各家的情况了如指掌,谁家有个姑娘、芳龄多少都一清二楚。官府赋予这些媒人很大的决定权,这种权利甚至超过女孩的父母。
这样一来,男女双方就会在多数问题上听从媒人的安排,男方不会被过多刁难,女方也能拿到男方出得起的聘礼,大大提高了婚配的成功率。
第三,官宦人家的那些丫鬟们,到了一定年龄也会被主人逐出府门,要么回家等待婚配,要么被主人家直接配给府上的某一个家丁。
第四,寡妇再婚,一般来说,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是不允许寡妇再婚的,因为在古代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她们被要求遵循的人伦是“在家从父,嫁人从夫,夫死从子”,因此她们更多的是被当做家庭财产的一部分。
但在一些特殊的历史时期,官府也会允许寡妇再嫁,无他,仅仅为了人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