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袁世凯的重要助手,晚年却加入我党,受周公的直接领导

初识杨度,源于一句诗:“市井有谁知国士,江湖容汝作诗人。”

此诗名为《和济南韩虔谷》,是一首唱和诗,写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的年底,杨度借着与济南名士韩虔谷唱和的机会,在诗中将自己的苦闷一并带出,虽有经天纬地之才,经世济民之志,可这市井之中又有谁知道自己的抱负呢?

作为清末民初不可忽略且充满争议的人物,杨度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探究的地方。

他是袁世凯的重要助手,晚年却加入我党,受周公的直接领导

杨度,1875年生于湖南湘潭,他的家庭是一个军人家庭,从曾祖父到祖父,以至于他的父亲,都投身于湘军之中,而他日后的师父王闿运,也与曾国藩有一段渊源。

这个王闿运也很有说头,世人称之为“湘绮老人”,博学多才,为晚清一代大儒,当年曾向曾国藩进言,劝其拥兵自立而未遂。杨度在其门下,学的是帝王之术,攻读经史子集,特别用功,希冀有朝一日,能将自己所学施展于天下,造福于百姓。

之所以说杨度具有争议,源于他日后在袁世凯变更国体、恢复帝制之中的所作所为。

袁世凯于杨度,是有知遇之恩的,正是当年袁世凯与张之洞的举荐,他才得以成为朝廷命官,后来袁世凯被赶回家养病之时,京城百官同僚中,也唯独杨度与严修前去车站送别,让袁世凯大为感动。

他是袁世凯的重要助手,晚年却加入我党,受周公的直接领导

仅仅因为关系密切和知遇之恩,杨度就支持袁世凯恢复帝制吗?其实不然,回顾杨度早年,他不仅学习帝王之术,而且也是一个宪政鼓吹者,例如在日本避难留学之时,写成的《金铁主义说》,以及日后为清朝考察诸臣写成的两篇宪政文章:《中国宪政之纲应吸收东西各国之所长》和《实行宪政程序》,据说,这两篇文章被带回北京后,呈给慈禧太后,深得欢心,1906年1月,清廷就下旨:“预备仿行宪政。”

故而,在袁世凯想要变更国体之时,杨度也是满心支持,不仅仅是袁世凯得到满足,而且也正符合杨度的心思,实现自己昔日所学与宏图抱负。

但是,倒行逆施之举自然不会成功,老袁仅仅做了83天的皇帝就一命呜呼,临死前曾大呼“杨度误我!”

杨度误了老袁吗?答案是否定的,杨度留学日本之时,窥探日本的制度,拿来与中国和沙俄对比,他意识到,体制问题才是核心问题,相较于中俄两国的专制主义,日本的君主立宪才会利于国家发展。回到袁世凯称帝的行动中,杨度的本意就是说,我们要搞君主立宪,但老袁却会错了意,以为可以复辟帝制。所以,杨度非但没有“误他”,反而是在“拉他一把”。

他是袁世凯的重要助手,晚年却加入我党,受周公的直接领导

后来,张勋也想复辟帝制,杨度给他和梁启超的通电就说明了一切:“凡所设施,皆前清末叶不敢为而乃行之于今日共和之后,与君主立宪精神完全相反。如此倒行逆施,徒祸国家,并祸清室,实为义不敢为。即为两公计,亦不宜一意孤行,贻误大局。不如及早收束,速自取消……”

这是当年张勋宣布复辟之后,杨度对此做出的反应:君主立宪可以,复辟帝制绝对不可行!这就是杨度的态度。

黎元洪接手北洋政府之后,当年著名的“筹安六君子”,今日却成了臭名昭著的“帝制祸首”,先是被政府发布通缉令,而后就是舆论导向,人人皆言诛杀,当时的局势对于杨度来说,可谓非常凶险。

大起大落之间,也在一步步消磨杨度的坚持,最后,他去了天津,做了一名寓公。那段时间的他,异常痛苦,只能把心思寄托在佛学和碑帖临摹之上,以此分散精力。

他是袁世凯的重要助手,晚年却加入我党,受周公的直接领导

最令人诧异的一点,便是他的共产党员身份,而他的介绍人,是著名的潘汉年,批准并直接领导他的,则是我们敬爱的周公。

当时,杨度身在上海,经过好友章士钊的介绍,成为青帮大佬杜月笙的“挂名秘书”,同时还有另一个身份:中央特科情报人员。

我们现在无法知晓杨度为我党提供了什么重要情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以他的名士身份,对一些营救行动非常有利,所以,这才是我党发展杨度成为党员的重要原因。

而杨度,也是乐于奉献的,比如他加入“中国互济会”,并且卖掉房子捐款支援。这样的杨度,才是真的国士!

他是袁世凯的重要助手,晚年却加入我党,受周公的直接领导

作为一代名士,早年师从国学大师学帝王之术,而后信奉君主立宪,即使当年是“筹安六君子”之一,深陷舆论之中,他也依旧没有改变自己的志向,无论他的身份如何,信仰如何,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拯救这个危难的国家,造福于人民。

他自诩国士,一生就在践行作为一个“国士”该做的事,并且矢志不渝。这一声“国士”,他当之无愧!

1931年9月17日,杨度于上海寓所内驾鹤西归,享年56岁。

最后,用他的著作《金铁主义说》中的一句话结束本文,以此缅怀:“金者黄金,铁者黑铁;金者金钱,铁者铁炮;金者经济,铁者军事。欲以中国为金国,为铁国,变言之,即为经济国、军事国,合为经济战争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