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軟硬兼施”,父母要知道什麼時候“軟”,什麼時候“硬”

孩子應該如何教育,這想必是每個父母都感到非常困擾的事情。

現在提倡溫柔的對待孩子,孩子彷彿打不得也罵不得,父母稍微用勁教育孩子,就會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會導致孩子叛逆,出現不良後果。

當然這反而會引起有些父母更加想念以前的棍棒式教育,孩子如果不聽話,根本不需要多費口舌,直接一頓暴打就能讓他們長記性。

只是這樣的方法已經被實踐所證明很多時候是無效的。

這就會讓家長們有些無所適從,孩子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他們彷彿軟硬不吃,不管父母怎麼去做,都達不到最理想的結果。

其實很多時候還是父母用錯了方法,因為對孩子一味的軟或者一味的硬,都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

教育要“軟硬兼施”,父母要知道什麼時候“軟”,什麼時候“硬”

1、該軟的時候不能硬

現在很多家長都會把目光盯在孩子的學習上,特別是非常關注孩子的分數,孩子如果考試分數高那麼家長自然非常開心。

孩子如果分數不理想,不管考試難易程度如何,也不管孩子有沒有進步,父母都會把孩子指責一番,批評一頓。

當然平心而論,面對孩子的進步,父母肯定能夠感受的到,他們內心必然也是欣慰和喜悅的。

只是這份情感會被父母刻意的壓制,他們表現出來的依然是對孩子的不滿,之所以這麼做,往往有這兩方面原因。

中國的父母都是含蓄的,很多時候他們都不太善於表達自己的感情,或者說他們不知道應該如何去表達。

教育要“軟硬兼施”,父母要知道什麼時候“軟”,什麼時候“硬”

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擔心表揚孩子會讓孩子滋生驕傲情緒,一旦孩子沉浸在之前的成績中,他們便很難再有進步。

於是父母會用強硬的態度對待孩子,這會讓孩子受到打擊,因為不管自己做了什麼,都無法得到父母的認可和肯定。

久而久之孩子會自我否定,會懷疑自己的能力,從而對自己失去信心,變得自卑孤僻。

這時父母要學會適當示軟,當孩子取得哪怕一點的進步時,父母都應該給予孩子必要的反應可以語言上稱讚孩子,對他們的努力和進步表示認可。

當然也可以準備一些合適的小禮物作為他們進步的獎勵,不管禮物大小,孩子都會更有動力的追求進步。

教育要“軟硬兼施”,父母要知道什麼時候“軟”,什麼時候“硬”

2、該硬的時候不能軟

如果孩子犯了原則性的錯誤,那麼家長一定不能縱容,必須嚴厲告訴孩子他們錯在哪裡,並且讓孩子知道這樣的錯誤不能夠再有第二次,否則後果將會非常嚴重。

有時甚至不需要父母懲罰,他人和社會就會代為懲罰。

這當然不是恐嚇孩子,只是讓孩子對事情的嚴重程度有所認識。

這樣才能讓孩子真正理解父母的苦心,才能真正的明白自己的過錯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這應該就是很多父母口中所說的讓孩子長點記性。

教育要“軟硬兼施”,父母要知道什麼時候“軟”,什麼時候“硬”

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產生如何的心理變化?

1、心服口服

孩子犯錯後,父母應該及時告訴孩子他們犯了一個錯誤,並且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自己去思考出錯在哪裡,為什麼會錯。

當孩子對自己的錯誤有了正確的認識之後,自然能夠願意接受父母這種引導式的教育方法,所以對他們改正錯誤是很有幫助的。

教育要“軟硬兼施”,父母要知道什麼時候“軟”,什麼時候“硬”

2、不服氣心理

如果孩子的錯誤沒有第一時間被父母指出,那麼當事後父母對孩子責罵時,孩子自然不知道他們錯在哪裡,所以他們會不服氣,覺得父母是在故意找茬,是在針對自己。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說教越多,孩子越會反感,不僅不利於孩子認識錯誤,更無法讓孩子改正錯誤。

教育要“軟硬兼施”,父母要知道什麼時候“軟”,什麼時候“硬”

3、牴觸心理

當父母用強硬的態度去對待孩子時,孩子自然會有所牴觸,他們無法接受父母對自己的批評,甚至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

這勢必會影響親子關係的發展,父母對孩子的反應非常不滿意,於是想要採取更強的手段去教育,而孩子甚至不願意相信父母,導致隔閡越來越深。

很明顯,父母對孩子不同的態度直接決定了孩子的接受能力,導致了孩子產生了不同的心理變化。

教育要“軟硬兼施”,父母要知道什麼時候“軟”,什麼時候“硬”

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做到軟硬度適中呢?

1、父母要明白教育孩子的初衷

父母教育孩子是理所當然,這是對孩子負責任的一種表現,但是父母一定要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教育孩子。

出發點肯定是為了讓孩子好,所以不管父母採用什麼樣的手段,是強硬還是溫和的態度去對待孩子,都不應該違背這樣的一個初衷。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不要把自己的情緒強加在孩子身上,不要把孩子當成發洩自己情緒不滿的工具。

而是要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應該為了孩子好,只有明白這一點,才能對孩子進行之後的教育。

教育要“軟硬兼施”,父母要知道什麼時候“軟”,什麼時候“硬”

2、父母要學會觀察孩子的情緒

有的孩子在犯了錯誤之後,他們自己能夠很快的察覺,並且表現出悔過之意,他們會內疚會自責。

當然更多的是不安,他們擔心被父母責罵。擔心自己的過錯會帶來不良後果,所以會努力的想要改正想挽回。

這時父母就應該對孩子實行軟教育,安撫他們的情緒,讓孩子內心的壓力不要過大,教會孩子釋放他們的不良情緒。

當然也要引導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孩子才會勇敢的面對錯誤,主動的改正錯誤。

當然如果孩子在犯錯之後不知悔改,甚至還覺得自己沒有錯,又或者是自己的錯誤根本不值一提。

那麼這時父母就要進行干涉,必要時採取強硬的教育方式,讓孩子端正態度,對他們的錯誤行為有正確的認知。

只有父母夠強硬,孩子才能知道問題的重要性,才會有改正的覺悟和意識。

教育要“軟硬兼施”,父母要知道什麼時候“軟”,什麼時候“硬”

3、父母要把握軟硬教育的度

父母對孩子採取什麼樣的教育方式,其實並沒有統一的定論,因為每個孩子是不同的,所以父母也應該用不同的方式去對待他們。

只有真正的瞭解孩子,知道孩子的想法和需求,才能夠給予孩子他們真正想要的,才能夠用最合適孩子的教育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