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千秋岁,孤身万里沙。他用钢铁般的意志站立成中华民族的脊梁

贫道为求大法,发趣西方。

若不至婆罗门国,终不东归。

纵死中途,非所悔也。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一念千秋岁,孤身万里沙。他用钢铁般的意志站立成中华民族的脊梁

玄奘(602—664),鲁迅先生在评述“中国的脊梁”时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大唐高僧玄奘为探寻佛旨正源,毅然西行印度求取法脉经旨,虽历经磨难而痴志不改,终于到达天竺国,取得真经。他就是鲁迅先生所赞扬的古代佛教界“舍身求法”的杰出代表。

玄奘于隋朝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出生于河南洛州缑氏县(今河南偃师),俗姓陈,名祎,玄奘是其出家后的法号。玄奘的祖上世居高官,相传为东汉陈寔的后裔,后来虽然家族没落,但一直也是诗书传家。其父在隋朝初年曾任江陵县令,后辞官家居,潜心研究儒家学说。玄奘出生时家道已中落,他上面有三个哥哥,二哥崇尚佛教,很早就在洛阳净土寺出家为僧,法号长捷。玄奘天资聪颖,受二哥的影响,很早就随他在净土寺学佛,十岁时父母双亡,顿失依靠。玄奘就追随长捷在净土寺出家,十三岁时遇到洛阳度僧,颖慧超人的玄奘被破格录取,之后就跟随寺庙里的景法师学习《涅槃经》,“又学严法师《摄大乘论》,爱好愈巨。一闻将尽,再览之后,无复所遗。众咸惊异,乃令升座复述,抑扬剖畅,倍尽师宗。” 由记载可知,尚未弱冠的玄奘已在佛学的学习上取得了不小成绩。


一念千秋岁,孤身万里沙。他用钢铁般的意志站立成中华民族的脊梁

玄奘像

公元618年隋亡唐立,玄奘跟随哥哥来到长安,他们想在京城遍访高僧,以求在佛学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到长安后,又听说成都有许多高僧大德,于是他们又辗转来到蜀都,在这里玄奘学习了《摄论》、《毘坛》、《迦延》诸经论,由于他“敬惜寸阴,励精无怠,二三年间,究通诸步。” 所以玄奘很快就声誉大震成都,就在他二十岁的时候于成都受了具足戒。之后他又游学于荆州、相州、赵州,最后又回到长安。在长安他跟随道岳法师学习《俱舍论》,在学习这些经论的过程中“皆一遍而尽其旨,经目而记于心,虽宿学耆年不能出也。” 但是玄奘越深入学习各宗的经论,学得越深,了解的越细致,其中的疑问与困惑就越多。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佛经的翻译和佛旨的宣讲到了唐代也是到了一个瓶颈期,虽然前有高僧鸠摩罗什和法显等为佛经的翻译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先贤们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佛教界,它需要有更加智明的高僧去印度释疑解惑。恰在这时,玄奘在长安城遇到一个从天竺来大唐弘法的僧人,玄奘就向他请教有关印度佛教的状况,那位僧人特别提到了印度的那烂陀寺,说这座寺庙是当今佛学研究的中心,也是佛学的最高学府,有印度最著名的高僧在那烂陀寺庙里修行布道。听了印度僧侣的介绍,玄奘便有了去印度取经的想法,他要去那烂陀寺,他要向那里的高僧学习最先进的佛法。为表达西向求法的决心,玄奘曾说:

昔法显、智严亦一时之士,皆能求法导利群生,岂使高迹无追,清风绝后?大丈夫会当继之。


于是,他就联和有志西行印度求法的僧侣一同上表唐太宗,当时唐朝初立,西北与突厥的战争不断,为了国家的安全,唐政府实行闭关的政策,严谨国民私自出关。唐太宗拒绝了他们的请求,其他僧侣都退却了,唯有玄奘印度求法之心不改。贞观三年八月,公元629年,玄奘独自一人由长安出发,开始了他西天取经的不平凡的征途。


一念千秋岁,孤身万里沙。他用钢铁般的意志站立成中华民族的脊梁

唐太宗像

玄奘经秦州、兰州到达了大唐的边界凉州,“时国政尚新,疆场未远,禁约百姓不许出蕃。” 当时凉州的都督李大亮听人举报说长安来的玄奘和尚要出关西行,便逼迫他返回京都。当地有河西佛教界的领袖慧威法师,他十分敬重玄奘,更钦佩玄奘矢志不移的决心,就偷偷密遣两个徒弟慧琳和道整二人送玄奘西行出关。一路昼伏夜行,到达瓜州时,所骑之马病死了。此时凉州捉拿玄奘的公文已发放到沿途各州县,州吏李昌崇信佛教,他亦为玄奘的宏愿所打动,就毁掉公文,私放玄奘西行。此时道整先去了敦煌,慧琳体弱不堪,不能远行,遂回凉州。玄奘就和新收的徒弟石盘陀在夜色掩护下上路。半夜时分,偷渡玉门关成功。过关不久,只见弟子石盘陀持刀向玄奘走来,原来石盘陀畏惧路途险恶,以死相逼,不愿再与玄奘西行,玄奘表示“纵使切割此身如微尘者,终不相引。” 就给石盘陀一匹马,让他回去了,玄奘孑然一身孤游沙漠。

沙漠皑皑,远无人踪,玄奘只好循着人兽骨骸的行迹渐进。恶劣和孤寂的环境使玄奘产生幻觉,他有时仿佛看到前方有大队人马在行进,走近一看,又人踪皆无,玄奘忽然“又闻空中声言:勿怖,勿怖,由此稍安。” 走了八十多里,来到了玉门关外的第一个哨口,玄奘等到夜间去烽火台的西面取水,被守卫发现,一箭差点射中他的膝盖。守卫烽燧的校尉王详也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劝玄奘东返或者到敦煌修行,玄奘当即表示“必欲拘留,任即刑罚,玄奘终不东移一步以负先心。” 拂晓王详放他过了哨卡,送至十余里,并告知要往第四个哨口,那里有他的族人叫王伯龙,告诉他是我让您来的,即可放行。玄奘果然顺利的过了第四哨。再前进就是有800里长的莫贺延碛,古代叫做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玄奘一边默念《般若心经》,一边只身前行。走了百余里,却寻不到可以饮水的野马泉,饥渴的玄奘取下水袋欲喝水,却不小心把水袋子掉到地上,袋中所剩之水瞬间洒尽。一下子又不知道向哪里走,只得重返。走了十余里地,“自念我先发愿,若不到天竺终不东归一步,今何故来?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 玄奘想到这里,信念又坚定起来,立即调转马头,继续西进。


一念千秋岁,孤身万里沙。他用钢铁般的意志站立成中华民族的脊梁

榆林窟第3窟唐僧取经壁画 西夏晚期

是时四顾茫然,人迹绝无,甚至不见鸟踪。晚上人、兽遗骸发出的磷火就在身边环绕,其景阴森惊悚,令人恐怖无比。白天则飞沙如雨,燥热异常。更为可怕的是走了五天四夜没有饮水,而又不知水源究竟在何处。实在没有一点力气了,便瘫倒在黄沙之上。半夜忽然刮来一阵阵冷风将濒临死亡的玄奘吹醒,他迅速爬起来上路了,行十余里马竟然带着他找到了水源。玄奘和马休整了一天又出发了,两天后终于出了流沙,到达伊吾(即唐以前的哈密古地名),随后又至高昌国。经历了生死的考验到达了西域诸国,玄奘终于迈出了西行取经的第一步,这也是最坚定的一步,之后玄奘西行的意志更加坚定起来。

高昌王鞠文泰是个忠诚无比的佛教徒,他热情款待玄奘,并挽留他在高昌弘扬佛法。玄奘婉言谢绝了他的各种方式的请求,执意西行。国王深为他坚定的意志所感动,与玄奘结为异姓兄弟。还给他剃度4个徒弟,赠与30匹马,25个差役,并于沿途各国写了24封公文以关照玄奘,然后才依依不舍地送玄奘继续西行。高昌王的礼遇,使玄奘在剩下的路途中取得了诸多便利。之后因大雪封路,玄奘在层支国停留了两月,又经过7天才穿越葱岭北边的雪岭竣山,同伴死了三四成,牛马冻死更多,又经康国(古康居国)历险,才到了缚喝国,玄奘留住一个多月,后又遇强盗,辎重尽失,但坚定的求法意志使玄奘率领僧众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贞观五年,公元631年,玄奘终于抵达了当时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

玄奘拜那烂陀寺著名的高僧戒贤为师,开始了长达5年的刻苦学习。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兼学各种婆罗门书籍。由于玄奘学习优秀,经论通明,他就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即精通五十部经书的十名高僧之一)。


一念千秋岁,孤身万里沙。他用钢铁般的意志站立成中华民族的脊梁

大唐三藏圣教序

公元636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开始了印度5国的游学之旅,他悉心参访名师,学习了《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论》及《摄正法论》、《成实论》等经文后数次往返那烂陀寺。并在戒贤大师的授意下给寺内僧众讲解《摄论》、《唯识抉择论》。

接着与印度戒日朝国王(606—647年在位)会晤,得到优渥礼遇。戒日王见玄奘佛法修行高深,便决定以玄奘做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盛邀五印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玄奘讲论,任人问难,竟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玄奘名博印度,一些寺庙、信众甚至把他穿过的草鞋挂在门前作为圣物崇拜,戒日王对玄奘更是青睐有加,他想挽留玄奘留在印度,但回国弘法的信念使玄奘谢绝了戒日王的盛情。随后戒日王请玄奘参加5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贞观十七年,玄奘正式辞别戒日王东归。经新疆南路之于阗、楼兰而回到阔别十数年的大唐。玄奘回国时带回经、像、舍利等数百件,其中包括佛像及佛舍利150粒,大乘经244部,大乘论192部,上座部经律论154部,大众部经律论15部,因明论36部,声明论132部等佛经原典,凡520夹、657部。玄奘全部行程五万里,历时17年,终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还抵长安,唐太宗当时在东都洛阳,就敕命梁国公房玄龄等文武百官盛大欢迎。

矢志不移,终得正果的玄奘法师受到唐太宗和高宗的礼仪,把他供养于皇家寺院,赐号‘三藏法师’。唐太宗爱惜人才有意劝玄奘还俗从政,“玄奘少践缁门,服膺佛道,玄宗是习,孔教未开。今遣从俗,无疑乘水之舟使弃水而就陆,不唯无功,亦徒令腐败也。愿得毕身行道,以报国恩,玄奘之幸甚。” 太宗见玄奘固辞之心坚决,唯从其志,敕建长安译经院,助其释译新经。玄奘先后于弘福寺、大慈恩寺、玉华宫译经,前后十九年,共译出经论75部凡1335卷,主要经典有:大般若经600卷、瑜伽师地论100卷、大毗婆娑论200卷、俱舍论、成唯识论、摄大乘论等。玄奘将印度所学悉数传播至中国,他反对鸠摩罗什的意一译法,提倡忠于原典、逐字翻译之直译的新规则。后世译经家多以玄奘所创之直译法为准则,将玄奘以前僧人所译之经称为旧译,玄奘之后所译之经则称为新译。玄奘在唐太宗的授意下用一年之功著成《大唐西域记》12卷,内录西域、印度等138国之历史、地理、宗教、神话传说、风土人情等,亲践者110国,传闻者28国。这本著作在中印的佛教史上乃至古代西域、印度、中亚、南亚之史地、文化上,以及中西交通史上有极高史料价值。尤其是对古印度史的研究上,更是具有空前绝后的意义。因为古代印度对于自己的历史有不立文字的习惯,所以现代的印度人要想了解和恢复自己的历史,只有依靠《大唐西域记》这本书的记载。大唐麟德元年二月五日,公元664年,玄奘圆寂于玉华寺,世寿六十三。


一念千秋岁,孤身万里沙。他用钢铁般的意志站立成中华民族的脊梁

玄奘著《大唐西域记》

玄奘示寂后,高宗一时呜咽悲不能胜,为之罢朝。并沉痛地说:“朕失国宝矣!” 追谥‘大遍觉’之号。敕建塔宇于樊川北原。

玄奘是我国伟大的佛经翻译家,旅行家,探险家,是中国佛教唯识宗的创始人,在中国的佛教史上亦是一个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人物。季羡林先生曾这样评价玄奘:“玄奘在自己的领域算得上是一个宙斯。” 在某种意义上说,这句评语正是对玄奘功绩的真实概括。

季羡林先生所录文字选自《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时玄奘孤身辞别凉州城,之前跟随他的有两个小沙弥,一个是道整,为引路先去了敦煌,另一个叫慧琳,身体已孱弱不堪,玄奘就让他返回了,他骑的马已病死,于是又在集市上买了一匹马,苦于无人带领出关,于是就在暂住的寺庙里寻觅可以随行之人。很快有一个叫石盘陀的胡人来寺庙受戒,玄奘见其身体健朗,相貌堂堂,内心非常喜欢,就约他一同到天竺求取真经,“胡人许诺,言送师过五烽。” 玄奘与新收的弟子石盘陀择日出行,在路上遇到一个年老的胡人老翁,据石盘陀介绍此人曾三十余次往来西域间。胡翁听说玄奘要西行取经,忙劝阻,他告诉玄奘西行之路非常险恶,“沙河阻远,鬼魅热风,遇无免者。僧徒众多,犹数迷失,况师单独,如何可行?”并力劝玄奘不要冒险,要珍惜性名,不要做无谓的牺牲。玄奘听后坚定地回答:

贫道为求大法,发趣西方。若不至婆罗门国,终不东归。纵死中途,非所悔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