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个人的“命运”在7岁前就已经注定?
在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男主角陈孝正曾对女主郑微说:
“我的人生是一座精确无比的建筑物,不能存在1厘米的误差。”
电视剧《欢乐颂》里的话题人物樊胜美也有一句引发全网热议的“名台词”:
“活得越久,我就越信命。”
身负母亲双重期待的陈孝正,无法忍受郑微可能给自己的人生计划带来的改变,于是选择做一个始乱终弃的负心人,哪怕一生永失所爱;樊胜美挣扎逃出乡下小城,痛恨吸血父母却转头寻找可以供自己吸血的“优质男人”,重复开始一地鸡毛的生活。
有人说,他们俩才是代表着大多数活得矛盾又清醒的普通人。其实,无论是陈孝正的无误差建筑物,还是樊胜美的命中注定,都是人生脚本的恶作剧。
人生脚本最早是由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提出,它主要形成于7岁之前的童年时期,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环境有关。
日本心理学家铃木敏昭《拒绝被支配的勇气》将“人生脚本”描述成更容易被大众理解的“人设”,并对艾瑞克·伯恩的观念做出进一步解读。
孩子一旦被贴上“人设”的标签后,就会努力改变自己的言行举止以符合大家眼中的人设。也就是说,人们会不自觉地扮演大家所赋予的角色以融入环境。因为只有扮演好这些人设,自己才会感到轻松。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脚本,脚本是在你无意之间写下的,很难逃脱。即使像陈孝正和樊胜美那样,因不幸的童年而写下了悲剧的脚本,人生也只能按照脚本演绎。
02
人生脚本其实是强迫性重复的自证预言
在《拒绝被支配的勇气》中,铃木敏昭提出了一个观点:人生脚本其实就是一本自证预言书,你总在不知不觉中受自我暗示的驱动。
认为自己命运多舛的人,会写下命运多舛的人生脚本;认为自己人生一帆风顺或怀疑自己总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的人,也会写下相应的人生脚本。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年幼的松子因扮鬼脸而获得父亲的片刻关注。于是,无论是面对爱人还是同事,每个年龄段的松子都在重复着当年的鬼脸。在“鬼脸”脚本的重复演绎下,松子的一生就是一个个滑稽鬼脸的重复,也是一个个不幸的循环。
在人生脚本的影响下,每个人都在演一场重复的话剧。比如,童年时期的不被爱投射到亲密关系中的“我不配”;学生时期被标上“不聪明”的标签,长大后职场生活中依旧会成为可有可无的背景板。
再比如,有过被抛弃经历或者经历过缺少安全感生活的人,往往会在不同的关系中扮演主动远离的角色,来防御这种被抛弃,具体行为有:突然在朋友圈隐身,经常从稳定岗位上辞职,重复预定一场亲密关系的破裂等。
这种无意识的强迫性重复,是人生脚本的自证预言书,也就是所谓的命运。总是重复演绎“不幸”的人内心潜藏着“重蹈覆辙的心理因素”,即使并非个人所愿,“心理因素”也会正常发挥作用。
悲剧,源自对悲剧脚本的无意识重复。而我们所说的不幸的人、不幸福的生活,大多数时候就是你选择去不断地重复脚本定好的同样的错误。
03
不幸的人生脚本始于童年的禁令
年幼失去父亲,成长在母亲高压之下的陈孝正,他的人生背负着一位母亲对儿子和一位妻子对“丈夫”的双重期待。进门就看得到的遗像,饭桌上多出来的一碗饭,母亲的一举一动都在提醒着他:你不可以让我失望。
你不可以——这个来自大人们或者说权威们直接或者隐晦的拒绝,是孩子们经常接收的禁令信号。面对这些来自“权威”的禁令,孩子会产生一种源于“生本能”的执念:通过限制自己的言行,竭尽全力得到父母的爱。
因此,一旦产生“不可靠近”的禁令,多数孩子长大后也不擅长与人交流,经常独来独往,行为孤僻,并影响其一生。
04
在《拒绝被支配的勇气》中,铃木敏昭把导致悲剧人生脚本的童年禁令归结为13条:
禁令1:什么都别做、别乱动
该禁令来自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很危险,别爬树”“不可以和那个小朋友一起玩”“踢足球很容易受伤,不能去”。当孩子总被父母这样限制行为后,就容易产生“我最好什么都别做”的自我禁令。如果孩子将这样的自我禁令当作性格温顺的表现,那长大后可能会缺乏自主性,任何时候都依赖别人的意见。
禁令2:不该是你
“还没有XX懂事,真不该要你。”“其实想要一个男(女)孩。”像这样经常被父母否定存在价值的孩子,就容易产生此类自我禁令,会因性别产生自卑感,或容易否定自我,产生逆来顺受的倾向,受制于周围人的评价和看法。
禁令3:懂事点
责任感过强,也可能会成为一种桎梏:“你是姐姐,要有姐姐的样子。”“你是哥哥,怎么没看好弟弟。”过早在家庭中背负责任的孩子,会因被迫过早独立而抑制了爱自由玩耍的天性,缺失了应有的童年自由,长大后很可能会变成不近人情的人。
禁令4:不可以长大
与禁令3相反,家庭中最年幼的孩子容易产生这样的禁令。有恋母情结的孩子,也就是我们常常避之三舍的“妈宝男”,一般都属于这一类型。很多在这一禁令下成长的孩子,即使成人后也无法逃脱这一禁令的桎梏,最常见的就是来自父母撮合的“相亲”。
禁令5:不可以将情绪挂在脸上
当孩子一直哭泣时,大部分父母都会选择下达“停止哭泣”的禁令。然而,经常被这一禁令要求的孩子,会倾向于压抑自己的情绪,对一切表现得漠不关心。
禁令6:别思考
“别顶嘴。”“别说话,认真听大人说。”父母时常歇斯底里地发怒,孩子就容易产生这一禁令,在面对一切时,不会冷静思考,无法做出理性判断。盲目深信星座、占卜或宿命的人很可能就是受到这一禁令的支配。
禁令7:别靠近
“我很忙,等会儿再说。”像这样,父母经常与孩子保持距离,拒绝亲近孩子,孩子就容易产生这样的禁令,会尽可能避免和父母说话,会抑制向父母表达情感的欲望。长此以往,孩子长大后就很难向身边人袒露自己的内心想法,甚至丧失主动求助的能力。
禁令8:不能成功
孩子成功时,父母从来不赞赏、不奖励;孩子失败时,父母才会给予安慰和鼓励。长此以往,父母毫不关心孩子的成功,只在意孩子的失败,孩子会不自觉地认为自己“不能成功”,并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禁令9:不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东西
经常目睹父母因为自己而受苦难的孩子容易产生这样的禁令,比如单亲家庭出身的孩子、童年生病或受伤而给家里造成巨大经济压力的孩子。受这一禁令影响的孩子不仅不会坦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还会陷入“我不配”的强迫性重复中,将好运拱手相让,毁灭属于自己的幸福。
禁令10:不可以健康
如果孩子只有生病的时候才能得到来自父母的关注,那他就极容易产生这种禁令行为。一旦产生这样的禁令,孩子经常会利用生病或受伤博取同情,甚至会做出怪异的言行搏人眼球,引起关注。
禁令11:不能成为重要的人
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或被老师表扬后,如果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孩子就会感到很受伤。因为没有得到父母的认可,孩子甚至会产生“可有可无的人”的禁令。一旦产生这样的禁令,他们就容易时刻提醒自己低调,不能太引人注目,还会逃避责任。衣着朴素、不善言辞、说话总是轻声细语的人很可能就是受这一禁令影响。
禁令12:不能融入集体
父母过于干涉孩子交际圈的时候,孩子容易受这一禁令的影响,比如“不能和学习差的孩子玩”“我家孩子比较内向……”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孩子会不知不觉地远离同龄人,成年后很难融入职场环境或其他团体,经常独来独往。
禁令13:消失吧
如果父母经常虐待孩子,或将自己的不幸归因于孩子,孩子就会产生这一禁令。因为一个人固执地认为自己不该活着,就不会爱惜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生命。“还不如不生你”“要是没生你,我早就离婚了”也属于此类禁令。
05
我们应该如何拥抱自由人生?
无论你想还是不想,童年时期因执念形成的人生脚本都将伴随自己的一生。如果命运早就写好了人生脚本,我们将如何拥抱自由人生?
尼采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铃木敏昭在《拒绝被支配的勇气》中给出了改写人生脚本的方法,并写到:
只要我们能意识到迄今为止使自己走向不幸人生脚本的不过是一种执念,能意识到人会深信意识深处的想法,能够意识到自己不能囚于执念中,现实就会按照我们自己的想法改变。
(1)与内在小孩对话
即使成人后,我们心里也保留着一部分童年时的自己,改写人生脚本的第一步,就是与自己的内在小孩对话。铃木敏昭在书中提供了一个适合每个人的对话方法——空椅子,以对话的方式来思考并找出问题的解决之策。
(2)重新定义人生
再现过去的情景,改变自己在其中演绎的角色,问自己需要采取什么新行动,你就可以找到解决新的问题的方法。人并非是受命运摆布的傀儡,你自己拥有对自己命运负责的能力,你也有能力治愈自己。
(3)关注当下的自己
原生家庭、童年创始可以作为一种解释,却不能作为解决之策,一切都是因为过去更是一种错误的执念。关注现在的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远比执着地看向过去更有意义。这也是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倡的目的论,即关注眼前的自我,而不是一切原因都在于过去。
(4)觉察执念,掌控执念
铃木敏昭强调执念不可过度,应该适可而止。当你从所有的执念中解放出来时,你就可以自由地改写脚本。你接下来的人生是一张白纸,你可以尽情书写你喜欢的内容。
人生是由认知决定的。你相信什么,对什么深信不疑,你的人生就会如此。不要被人生脚本的恶作剧束缚,你所描绘的未来决定了你自己。
自由的人生,开始于放下对自己的成见,拥有拒绝被支配的勇气,跳出执念的樊笼,走出剧情,改写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