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安達曼群島與周邊國家的距離來看,我們更願意相信緬甸才是這片群島的主人,但事實上其擁有者卻是相距甚遠的印度。從印度獨立以來的種種表現來看,恢復英屬印度的榮光似乎是數代人共同奮鬥的目標,印度人將原本英國治下的安達曼群島收入囊中也就在情理之中。
不過順著印度次大陸向南看,在與印度和安達曼群島之間相同的距離上還有另一片被稱為“碎珍珠”的群島——馬爾代夫。對於這一處戰略位置至關重要,而且同為英國原屬地的領土,印度卻無法據為己有,那麼其中又有著什麼樣的曲折呢?
就安達曼群島和馬爾代夫的歷史而言,其實很難說清楚它們究竟屬於哪個國家,因為在近代文明的曙光照進這片海域之前,當地人根本不存在成熟的國家觀念,相應地也沒有完整的國家體系。六百年前的鄭和下西洋時期,大明船隊可能在上述兩個地方進行過短暫停靠,因而史書對它們的描述往往只是一筆帶過。從留存下來的隻言片語來看,當時的安達曼群島和馬爾代夫還停留在矇昧的未開化狀態,並且相比較而言,安達曼群島比馬爾代夫更為落後。
從安達曼群島的地形來看,由北至南排列著一系列穹窿狀的丘陵,可供利用的平地很少,這也是在漫長的古代時期該群島一直無人問津的主要原因。安達曼群島真正走入人類視線是在英國人到來之後,1789年東印度公司發現並佔領了這裡,但“缺人缺資源”的現狀同樣令西方殖民者感到頭疼。從安達曼群島的位置來看,封鎖馬六甲海峽似乎是其最具戰略性的功能之一,但在馬六甲海峽尚未上升至扼守東西要衝的地位之前,安達曼的意義並不像今天這樣重要。
一番考察之後,英國人發現該群島雖然沒有什麼經濟價值,但作為關押犯人的監獄卻十分合適,因此在英屬印度時期,這裡成為各色反英勢力頭目的最終歸宿。不過在英國統治印度、緬甸和安達曼群島期間,英國人並沒有明確群島究竟屬於印度還是緬甸,這些外來的殖民者只是籠統地把三者合併為統一的“英屬印度”。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大英帝國的殖民體系徹底瓦解,對於安達曼群島的處理,英國人面臨著四種選擇:要麼交給印度,要麼交給緬甸,要麼自己管理,要麼任其獨立。
權衡利弊之後,英國做出了最終的抉擇——交給印度。首先安達曼的實力不具備獨立的條件,放任其自立門戶只會招致外來勢力的滲透,這是英國不願看到的;其次安達曼不是馬島,在英屬印度已經獨立的前提下再留住安達曼不放,英國在道義上站不住腳;第三,印度與緬甸實力對比懸殊,如果將群島交給緬甸,勢必引來印緬之間的戰爭以及印度對英國的反感,這同樣不利於英國在南亞保持影響。最終印度將安達曼群島併入了版圖,但對馬爾代夫卻無法染指。
原因很簡單,馬爾代夫儘管也是英國的殖民地,但從來都不是英屬印度的一部分。也就是說,英國在將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緬甸、安達曼群島等等一系列地區打包成“英屬印度”的時候,馬爾代夫根本不在其中。
既然印度、馬爾代夫之間毫無關聯,那麼前者吞併後者也就失去了法理依據,強行兼併的話只會招致英美的武力干涉,這也是其最終取得安達曼群島,而遺漏馬爾代夫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