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石化首席技師出謀劃策解食堂蒸汽不足 2200名職工吃飯不再是“問題”

廣州石化首席技師出謀劃策解食堂蒸汽不足 2200名職工吃飯不再是“問題”

■劉立新(右)和食堂管理人員在檢查蒸汽進蒸鍋前壓力 陳崇潔/攝

3月30日10時50分,隨著操作人員緩緩打開閥門,將蒸汽引入職工食堂,困擾廣州石化化工區職工食堂蒸汽壓力低、供熱不足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因煉油區集中總控室建設,廣州石化原煉油區食堂需搬遷重建。重建期間,煉油區食堂的功能暫時由化工區食堂承擔,化工區食堂供餐數從原先的500人提升至2200人,供餐壓力突增。

為確保煉油區食堂還建項目的有序推進,負責食堂管理的行政事務中心做好充分準備,完成了食堂啟動設備搬遷,食材移庫,食堂水、電、汽供應及設備安裝工作。但由於原化工區食堂熱源主要來自於廠區的低壓蒸汽,面對突增的供餐數量,食堂出現了蒸汽壓力低、供熱不足的現象,導致飯菜加熱和製作困難,配餐速度慢等問題,影響職工的正常供餐。

“職工吃飯問題是‘天大的事’。”公司領導立即協調相關部門儘快解決食堂蒸汽不足問題,組織專家到現場會診並制定解決方案。通過現場考察,具有豐富生產經驗的化工一部首席技師劉立新判斷蒸汽不足的原因為蒸汽總管管徑偏小。

要徹底解決問題,需重新設計及整改。劉立新帶領創新創效工作室人員召開攻關會,就食堂蒸汽線路配置問題進行攻關。考慮到總管施工量較大,劉立新提出首先改造後廚流程,保障食堂蒸汽的基本需求,然後再進行總管改造,將蒸汽管線整改可能帶來的影響降至最低限度。隨後,他們馬上制定方案,各專業人員抓緊落實施工準備工作。由於施工地點位於後廚,施工將影響到食堂人員正常工作,也會影響到菜品的衛生質量,所以只能選擇夜間施工。在管理部室的高效協調下,施工人員、施工材料及票證迅速到位,現場很快具備施工條件。當晚,後廚蒸汽管線管徑就成功由20毫米改造為50毫米。改造後蒸汽壓力從改造前的0.09兆帕提升到0.18兆帕,五個蒸櫃全部可以正常使用,但還是存在設備“搶汽”問題。

為徹底解決問題,在相關部室的組織下,化工一部組織人員進一步對食堂長約200米的蒸汽總管進行擴容和增壓,將蒸汽總管管徑從50毫米改造為100毫米,確保食堂在全負荷運行狀態下,蒸汽系統壓力能穩定在0.2兆帕以上。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僅用三天就完成了配管、吹掃、氣密,保溫等工作,順利完成了新管線的配置及投用,徹底解決了化工區食堂蒸汽不足的問題,確保了員工的正常供餐。

南方工報責編:徐紅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