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看過《朗讀者》這個節目, 那麼一定知道葉嘉瑩先生,她氣質高雅,端莊大方,雖已年過九旬,但依然精神矍鑠,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葉嘉瑩是我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現為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中華詩詞學會名譽會長。她曾榮獲得2015-2016年度“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終身成就獎與2018年最美教師稱號。
葉嘉瑩從教70餘年,為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葉嘉瑩深愛古典文化與其從小生活的家庭有關。她出生於書香世家,曾祖父是光緒年間進士,其父葉廷元熟讀古籍,曾就讀於北京大學英文系。其母李玉潔也是一名飽讀詩書的教員。
受家庭氛圍的薰陶,葉嘉瑩從3、4歲就開始背誦古詩,認識漢字。葉嘉瑩本該有一個快樂的青少年時光,但是卻不幸遇到戰亂,父親常年漂泊在外,杳無音信,而母親後來也因病去世。
母親的離世對葉嘉瑩的打擊是巨大的,葉嘉瑩連寫八首《哭母詩》,以此悼念母親。
母親去世後,葉嘉瑩便與伯父、伯母及兩個幼弟一同生活。當時的生活十分艱苦,幸好葉嘉瑩的伯父一家很重視教育,所以葉嘉瑩在讀書方面並未受到太大影響。
1941年,17歲的葉嘉瑩考入輔仁大學國文系, 專攻古典文學專業。
葉嘉瑩十分好學,她總能把老師講的東西一字不落地抄寫下來,因此就有了“錄音機”的外號。
老師顧隨很欣賞葉嘉瑩的才華,在葉嘉瑩畢業時,顧隨給她寫了一封信,其中信中有這樣一句話:“不佞之望於足下者,在於不佞法外,別有開發,能自建樹,成為南嶽下之馬祖,而不願足下成為孔門之曾參也。”
可見,顧隨先生對葉嘉瑩是寄予厚望的,他希望葉嘉瑩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將中國的古典詩詞發揚光大。
年輕時的葉嘉瑩長相清秀,是很多男生追逐的對象,但是面對異性的追求,葉嘉瑩都予以拒絕,她將全部精力都放在學業上。
她的表哥曾這樣評論她“自賞孤芳,我行我素”。面對表哥的不理解,葉嘉瑩是這樣回應的:“孤芳自賞就自賞吧,反正我只跟詩詞談戀愛,心滿意足。”
在感情上葉嘉瑩一向慎重,如果遇不到自己的真愛,她寧願一輩子獨身,因為在她的內心裡,詩詞就是她的全部,不僅能讓她忘卻煩惱,更能擺脫寂寞。
在追求葉嘉瑩的眾多男士中,有一個叫趙鍾蓀的人打動了葉嘉瑩。他苦追葉嘉瑩數年,終於葉嘉瑩接受了趙鍾蓀,兩人走在了一起。
1948年,葉嘉瑩與趙鍾蓀結為夫妻。婚後,由於丈夫趙鍾蓀的身份原因,所以葉嘉瑩不得不跟著他一起遷居臺灣,不久兩人的長女言言誕生,讓這個新成立的小家充滿了更多的歡聲笑語。
但是幸福的時光都是短暫的,後來趙鍾蓀入獄,作為妻子的葉嘉瑩也受到丈夫的連累,就這樣葉嘉瑩抱著襁褓中的女兒一同入獄。
這是一段坎坷的經歷,但是葉嘉瑩挺了過來,出獄後的葉嘉瑩失去了教學的工作,為了生活,她只能投奔親戚,開始過上了寄人籬下的生活。
因為親戚家的公寓很狹小,葉嘉瑩只能帶著女兒睡在房間的過道上,白天的時候,葉嘉瑩擔心女兒的哭聲會影響親戚一家的休息,便抱著孩子在室外徘徊。
葉嘉瑩曾那段生活經歷寫進詩裡:“轉蓬辭故土,離亂斷鄉根。已嘆身無託,翻驚禍有門。覆盆天莫問,落井世誰援。剩撫懷中女,深宵忍淚吞。”
就這樣過了三年,終於等到丈夫出獄,葉嘉瑩本以為至此苦盡甘來,但萬萬沒想到丈夫在獄中染上了脾氣粗暴的惡習,經常對葉嘉瑩家暴。
這種現象直到第二個女兒出生也沒有改善,本就生活艱苦,婚姻又如此不順,葉嘉瑩曾想過自殺,但是她又想到兩個女兒和最愛的古典詩詞,便放棄了這種想法。
事業不順,愛情不順,這時期的葉嘉瑩對於未來是迷茫的,但是她沒有悲嘆命運的不公,她繼續教書為生,並堅持學習古典詩詞。雖然生活困苦,但是她善於苦中作樂,正是靠著樂觀的精神,葉嘉瑩闖過了一關又一關。
正是靠著這種執著,她終於得到了回報,因為葉嘉瑩課講的太好,很快便有了名氣,常常被邀請到其他學校授課。
20世紀60年代之後,葉嘉瑩應邀擔任美國哈佛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客座教授,她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傳播到了國外。後來葉嘉瑩定居加拿大溫哥華,任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
葉嘉瑩的人生終於開始了新的階段,但是命運彷彿故意在捉弄她,正當她享受天倫之樂時,1976年,52歲的葉嘉瑩有一次接到了噩耗,大女兒夫婦因車禍遇難。
喪女之痛,這對已到中年的葉嘉瑩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在料理了女兒女婿的後事後,她寫下了十首哭女詩。
兩年後,已經在外漂泊近三十年的葉嘉瑩懷著對故鄉的思念回到了祖國。當自己要回國講學的申請被批准時,葉嘉瑩難掩喜悅之情,寫下2700多字的長詩《祖國行》。
此後葉嘉瑩的身影出現在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等數十所高校的課堂上。
葉嘉瑩說:“我的先生不是我的選擇,我去臺灣不是我的選擇,我去美國、去加拿大都是迫不得已。我一生中做過的唯一一次主動選擇,就是回國教書。”
除了教學,葉嘉瑩還以捐款的方式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晚年的葉嘉瑩為研究所捐出退休金的半數(10萬美金),設立“駝庵獎學金”和“永言學術活動基金”
2018年,葉嘉瑩先生將自己的全部財產捐贈給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用於設立“迦陵基金”,截止目前她已累計捐贈3568萬元。
她一生從沒有想過自己要有多大的名氣,有多大的財富,金錢對於她來說從來都是身為之物,她一生最重要的財富就是她喜愛的古典詩詞。
晚年的葉嘉瑩回顧自己的一生,她感慨的說道:“我一生,70年從事教學,我覺得這真是我願意去投入的一個工作。如果人有來生,我就還做一個教師,我仍然要教古典詩詞……”
在《朗讀者》節目中主持人董卿曾說,葉先生“一生顛沛流離,卻度人無數”。
關於愛情,有人曾問葉嘉瑩:“您從未體會過愛情的滋味嗎?”葉嘉瑩搖頭回答說:“從沒有過。”她的女兒趙言慧卻說:“我母親一輩子都在和古詩詞談戀愛。”
葉嘉瑩的一生不僅沒有過愛情,她經歷了太多的苦難,至親離世、婚姻不順、中年時更是經歷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但歲月和命運從來沒有打敗她,如今已是96歲高齡的葉嘉瑩依舊活躍在教書育人的前線上,繼續為我國古典詩詞的事業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