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萬億市場爆發!“靈活用工”開啟社會化用工新時代

一個萬億市場爆發!“靈活用工”開啟社會化用工新時代

如果把這場疫情看作一場對企業的“壓力測試”,那麼用人成本的飆升,直接把許多企業直接送入“困難”模式。


2020年第一季度即將結束,許多企業在接受業績嚴重受損的同時,還要承受巨大的人力成本壓力。


正當所有企業主們焦慮和恐慌的時候,因疫情下多企業探索的靈活用工卻有“逆勢增長”的趨向。


首先是選擇靈活用工的企業越來越多了,特別是軟件開發、創意設計、文案策劃、新媒體運營等需求量。


其次是政策的支持,在疫情期間,北京、上海、西安等多地出臺相關政策,鼓勵符合規定復工企業實施靈活用工措施。


這些舉措無疑是給靈活用工市場開設了綠燈,同時也靈活用工行業按下了快捷鍵。


靈活用工模式

成企業活下的“救命稻草”


採用靈活用工模式,企業可從剛性的人工成本變成彈性制等,解決企業的剛性人工成本高、用工風險比較高、社保和個稅負擔重、員工管理成本高等問題。


在疫情期間,運用過靈活用工的企業紛紛表示“多項併發提高了工作效率,最重要的是真正幫助我們解決了60%人力成本”。


對於未來是否還將繼續使用靈活用工,某電商負責人表示“我們準備簽訂長期合作,除了原有創意設計外,還將開展文案類合作。”


同時,靈活用工模式使得用人成本被分攤,解決企業現金流壓力。


對於需求方而言,滿足用工方短時間內大量用工需求,解決人員緊缺問題,可以實現個人、企業與社會的三方共贏。


比如山西某線下教育機構,因疫情無法復工,在1月底與由己靈活用工平臺完成軟件開發、文案策劃、創意設計等崗位的定製服務。


僅用了7天的時間,實現“空中課堂”全面上線,為當地近千名學子提供了免費的在線教育服務。據此教育機構負責人表示,以後還將繼續使用靈活用工模式。


這次的疫情發生,教育了各大B端。讓企業體驗到了線上的方便與快捷,最重要的是安全。


人不夠用了,企業需要節省成本,這就必然會導致用人模式的變化,原本是一家企業大量僱傭全職,負擔大量成本。


未來很多崗位都會演變成多家企業共享一個人才,一個人服務多家企業,人力資源的共享經濟會發展起來,這也正是靈活用工的核心邏輯。


一場“自由職業”的實驗


就從業者的角度來看,疫情讓很多人經歷了一場“自由職業”的實驗。


晚上10點半,B站簽約主播KEI準時開播。她在直播間內發起了話題分享,直播間內人氣高漲,抽獎彈幕不斷刷新。


疫情期間,她明顯感覺“直播間的人數是以往的兩倍。”


根據數據統計顯示,其僅僅在2月5日的直播,就有超過1.2萬人觀看,彈幕條數2.6萬,最高熱度達到4.2萬,付費禮物價值超過8000元。


網紅主播屬於靈活用工市場裡典型的高收入職業。


有數據顯示,我國自由職業者的比例不斷走高,2017年自由職業者在靈活用工種類中的佔比就已經超過20%。


一個萬億市場爆發!“靈活用工”開啟社會化用工新時代


從大年初四到今天,程序員李鳴一直沒有間斷地在開工。李鳴去年12月底因為996的加班吃不消,就從前單位辭職了。


休息了大半個月後,本想年後再找工作,就暫時從朋友那裡接了一個項目做。


結果疫情導致各家做線上服務的平臺爆發式增長,李鳴一個項目沒做完又接到了別的朋友的請求。


春節到現在收入並未受到影響,李鳴還有一大收穫,那就是他發現自己開始自學處理範圍更廣、類型更多樣的需求,還需要和不同的陌生人進行高效配合,這些都是全職工作中不曾收穫的能力。


據數據顯示,白領人群中的很多崗位從業者,諸如設計、攝影、編程、剪輯、知識付費講師等等,疫情期間不受影響。


一方面,這些崗位所涉及的大多屬於在線產業,另一方面,這些從業者的技能在靈活用工平臺很容易找到工作。


這一現象或許會給很多職場白領一些啟示,是否多一份技能,能夠在特殊時期多一份保障。


靈活用工行業走向何方?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註冊“靈活用工”商標的企業一共有120家。


2000年以前成立的有2家,2001~2005年成立的有5家,2006~2010年成立的有3家,2011~2015年成立的有8家,2016年~2020年成立激增到了69家。


目前,在國內有近30個行業中的企業在使用靈活用工,這些行業包括自媒體、視頻、醫療、教育、法務、旅遊、研發、廣告設計、翻譯、保險、傳媒等。


這些行業中,這些群體全都是靈活用工的場景,如直播網紅、自媒體大V等等。


大家從方方面面都可以體會到,未來很多企業會慢慢變成靈活用工,比如研發、設計、文案策劃等。


很多企業其實都已經在使用靈活用工模式,都是以項目制在運行。


疫情事件,會推動靈活用工行業迎來新的增長拐點嗎?


當然會。據數據顯示,2020年春節期間,平臺報名人數較去年同期增長262%,新增註冊用戶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21%。


無論是企業主對於用人模式的態度轉變,還是從業者對於靈活用工的意識提升,對於靈活用工行業的發展都有正面的推動意義。


縱觀行業全局,標準化程度高、勞動密集型的崗位仍然是我國靈活用工行業的主流。


但是隨著年輕群體的從業意識轉變,第三方平臺的服務體系完善,技術型崗位或將成為靈活用工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從政策層面來說,2月7日人社部等四部委聯合發佈意見指出,鼓勵企業靈活安排工作時間,鼓勵符合規定的復工企業實施靈活用工措施。


靈活用工行業的未來,由政府政策規範、企業合規操作、從業者意識和技能的提升、第三方平臺保障這四重因素共同推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