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渡老講痰飲,文章很長,慢慢讀來

痰飲咳喘,是最令人害怕的疾病,不好治。關於痰飲咳嗽,在《素問•咳論》篇就已經說到了,但不繫統,也不豐富。到了後漢時期,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對其進行了詳細論述。

書中講“四飲”“五水”“痰涎”。“四飲”是指“痰飲”、“懸飲”、“溢飲”、“支飲”;“五水”是“水在心”、“水在肺”、“水在脾”、“水在肝”、“水在腎”。然後,又強調了三個,一個是留飲,一個是伏飲,一個是支飲,這樣就係統了。從部位而言,是“四飲”;從臟腑而言,是“五水”;從特殊性而言,有留飲,有伏飲。

由此可見,中國醫藥學歷史悠久,博大精深。這些都是很了不起的貢獻,很值得我們驕傲。

同志們,你們是學中醫的。對中醫這門學術,這門文化,你怎麼理解呢?對它的學說,你怎麼認識呢?

有一些寶貝,價值連城,不認識它,但也不許丟棄它。中國人應該認識到自己的祖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文化歷史悠久的國家。

美國的總統,以前我哪有見過呀?見到中國人,這位總統做什麼呢?他很客氣,就說:“中國是文明的古國,文明在世界是領先的,都是傳統的。”大家要明白,我們是中國人,黃帝祖先開創的文明很了不起。

在這個方面,你得要講,你要發揚光大呀!不要等到成為不肖子孫了,又反過來罵自己,那對嗎?不懂得中國文化,你拿本書看看,都是古時候寫的,誰寫的?為什麼寫?得看一看。

我們從中醫學的四部經典著作,以及其他歷史時期的著作來看,是有很多創造性的東西和很多發明的。多到什麼程度呢?打一個比喻,像海浪,後浪推前浪,一直在不斷前進,敲打的還不總是一個地方,而是很多的地方。海浪源源不斷湧上來,敲打沙灘的活動永不停息。

有一次,我在大學裡,我們一個副院長就跟我說:“今天有加拿大的學者到學校來,請你接待一下。”我說:“可以,我接待。院長也在,那我就當一個秘書。他要是問到中醫的問題,我就解答一下,主持一下。”

這個加拿大人來了,也就是四十多歲,不到五十。他和我這麼一談,就問到了《內經》。不談別的,就談《內經》。談《內經》,談什麼呢?經脈、經筋、經別。

我們講針灸就講經脈,很少有人涉及經筋、經別。“手太陰肺中焦生,下絡大腸出賁門,上鬲屬肺從肺系,系橫出腋臑中行,肘臂寸口生魚際。肺脹膨膨缺盆痛,兩手交瞀為臂厥,所生病者為氣嗽,喘咳煩心胸滿結,臑臂之外前廉痛。小便頻數掌中熱,氣虛肩背痛而寒,氣盛亦疼風汗出,欠伸少氣不足息,遺失無度溺色赤。”

講經筋、經別的就比較少了。可是,事情總有一個巧合,我們那個時候帶領了一個科學研究,科學研究就是注重一個題材,那個題材就是經絡。經絡部分交給我了,這個我熟悉。經絡裡面就包括了經筋、經別、經穴這些內容。

那幾天,我正在寫這個資料,並不陌生,就回答了,然後就問他:“先生,你為什麼要研究這樣一個古老的醫學課題呢?”他說:“我是學針灸的,我們加拿大沒有針灸這個東西。”加拿大人在學經筋、經別,在學經絡,這是實實在在的事。後來,我就跟院長彙報了,我說多虧我是做這門科研,要不還真答不上來,這可真是湊巧。

一個外國人研究中國文化,說明中國文化有值得人家學習的地方,有獨特的地方,有吸引人的地方,有實用的地方。你看現在有一些外國朋友會說中國話,他們學京劇,甚至演京劇,惟妙惟肖,也有學相聲的,為什麼呀?他們對我們的文化憧憬。

我們都是聰明人,應該想得到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們重視中國文化,外國沒有這些東西。這樣來看,我們都是中醫人,不要覺得自愧不如,抬不起頭來,談到中醫就唉聲嘆氣。

中醫是寶,古老文明是最昌盛的,應當揚眉吐氣,是不是這個道理啊?應當發揚光大。學中醫不要怕難,怕什麼呢?怕懶。一天干嗎呢?不讀書,也不學習,對於前賢留下來的寶貴遺產,也不去繼承發揚,這是不行的。懶,不重視,聽之任之,隨大流,這是不行的。

最重要的是,你們要樹立這樣一個信念,對中醫藥的事業要有信心,要有決心,要去研究,要去學習。說到中醫的學習,我那個時候沒有中醫的課堂,都是老師帶徒弟。老師每天就說:“你從這個地方,唸到那個地方。”哪有什麼玩啊!這個得唸啊!你到時候得背書啊!你不背下來,一事無成。你一不認真,老師就說:“你學不學中醫啊?你回家吧,讓你父親領回去。你不聽話,不念書,能學中醫嗎?你得勞動,不能一天吃喝玩,就過完了一天。”

你想有學問,出口成章,《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都能背下來,那是硬功夫,得學啊!練啊!不學能行嗎?再加上方歌。《傷寒論》的397條、113方,都得背下來。我今天語重心長,跟諸位同道講,回去要苦練,要讀書,要學習,始終都不要忘了學習。

孔子的《論語》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你得要學,你那不是生下來就有本事。要學習,首先得建立堅強的信念,相信中醫是偉大的、科學的。大家要瞪起眼睛來讀書,讀《傷寒論》,讀《金匱要略》,讀《神農本草經》,讀《溫病條辨》,下苦功,閉門苦讀,出來以後,你再看一看,那就不同了,成績就高了,學問就深厚了,看病的本事就大了。這個一點也摻不了假,叫實事求是。

青山常在,綠水長流,他日相會,後會有期。等我再跟主人見面,學問上去了,本事上去了,行了,那多高興。

我今天講的是咳嗽。這是一個常見病、多發病。咳嗽有時候難治,“外科不治癬,內科不治喘”。中醫在臨床上治咳喘,那還是有辦法的,有特長的。有什麼特長呢?還是有效。找醫生看一看,吃一下止咳平喘的湯藥,就治好了。

最有效的,最知名的就是小青龍湯。《傷寒論》中有大青龍湯、小青龍湯。小青龍湯治療寒飲,“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水氣上射犯肺,出現了咳喘等症狀,治療就用小青龍湯。

小青龍湯的效果特別好,晚上咳喘,躺不下,“咳逆倚息不得臥”,你就得用小青龍湯。這個方子在醫學界,尤其在中醫學界是享有盛名的。

不過,小青龍湯這個方子有利也有弊。有什麼弊病呢?這個方子發散太過,比如麻黃配細辛,拔腎根,發腎氣,動衝氣。

因此,《金匱要略》用了好幾個條文,來說明吃了小青龍湯以後的種種變化,包括不良反應等。《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是姊妹篇。《傷寒論》對於大青龍湯的禁忌證有所論述,如第38條的“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對於小青龍湯的禁忌證卻不如大青龍那樣說得具體。根據這樣一個情況,我首先得介紹小青龍湯的證候與弊端,不至於在臨床上捅婁子,發生誤治傷人的問題。

老年人易發寒喘,用小青龍湯的機會就多。這個特別值得注意。老年人本身的心腎陽氣就不足。心臟和腎臟俱屬少陰,足少陰是腎經,手少陰是心經,要是誤用了小青龍湯,有時候出問題,就出現心腎的陽氣虛衰問題。

我有一個朋友姓鮑,他是陳慎吾的學生。陳老是經方派,用經方看病的。這個朋友被分配到太原的山西省中醫研究所當大夫。病人見他是從北京來的,不是當地的大夫,就不重視他,一天的門診量很少。太原當地有一個大戶人家,這家的老太太得病了,就是喘,誰也治不好,棺材也準備好了,就等嚥氣。

後來就有人介紹說,他是從北京來的一位大夫,據說是名師之徒,這回請他看看行不行。那也沒有辦法,當地的大夫都看遍了,沒有治療的辦法,家人就同意請這位大夫,他就去了。

到了老太太的家裡,就說:“我能治,但是有條件。老太太要是活了,這副棺材就歸我。”多忌諱啊!大夥一看,哪有大夫要棺材的,這不是怪嗎?“也行,只要你能把老太太治好了,棺材就歸你。”“第二個條件是,一定得吃我的藥,不用改方子。”“這個好辦。”

他就開了小青龍湯,頭一味就是麻黃,而且用到了一兩,又配上細辛、乾薑、五味子。這個人一看,對老太太用一兩麻黃,這怎麼行啊?有點不太敢使。“那不行,棺材都歸我了,你就得使。不使怎麼行啊?”

後來,家裡人一商量:“那就這樣吧。反正已經是不行了,試試看吧。”就用了一兩麻黃的小青龍湯,試用了以後,當天晚上就能躺下了。麻黃的確有治喘作用。現代研究發現,麻黃對於肺喘病有緩解痙攣的作用。

其實,《神農本草經》早就提出了麻黃治喘。這是中國人提出來的,後來日本的《皇漢醫學》也提倡用麻黃治喘。

鮑大夫就這麼把病治好了,他說:“我若不給她重用麻黃,根本治不好。她上面的寒氣閉塞,開不開了,就得用麻黃。”自此以後,鮑大夫就有名了,大家把他治的這個病當作醫案來談論。七十多歲的老太太,用一兩麻黃就把病治好了,你看一看,這得要多大的膽量!這件事以後,鮑大夫既沒要名,也沒要棺材。他要棺材幹嗎呢?

我看過一個病人,喘,脈弦,舌苔水滑,面色發黑,顯然是小青龍湯證。我就給他開了三劑小青龍湯。

對於小青龍湯,我還是有戒心的,就是既用它,又怕它,為什麼呢?麻黃配細辛能拔腎根,能發越少陰的腎陽,故沒敢多開。我還囑咐他:“你頂多吃三劑,見好你就要來,這個藥你不用多吃。”這個病人吃了小青龍湯以後,嗓子就清亮了,胸也不悶了,痰也少了,也不咳嗽了,一下子呼吸上力了,簡直是換了一個人。

他覺得這個方子見效,於是又吃了第二劑,感覺又好了一些,就覺得這個方子太有用了,就接著吃了第三劑,嗓子裡火辣辣的響也消失了,就對這個方子更加喜歡了。於是,他又再來了一劑,越吃越好,越好越吃,吃到了十二劑,也沒問我,完全就是自己上藥店抓藥。

吃到第十二劑的時候,出問題了,鼻子出血了。在老百姓看來,這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問題,用點棉花,加上黃皮梔子、連翹、牡蠣子,不就止血了嗎?結果堵不住。外面堵不住,從裡面咳,一咳就鼻衄,簡直是血來如潮,止不住,看著就害怕,趕快的上醫院。

上哪個醫院呢?同仁醫院的耳鼻喉科,那是出名的。同仁醫院的專家一看,這血出得也太慘烈了,就趕快準備急救,結果還堵不住。最後,一位專家就用電烙,總算止住了。醫療器械的小電烙是通電的,在鼻腔裡有一條血管,這麼一烙,血管就黏住了,血就止了,要不然還得出。

因為鼻衄,所以這個人臉上蠟黃蠟黃的,很嚴重,失血過多。從同仁醫院回來以後,他很想讓我再給看看,就找我來了。

我就說:“你怎麼面色萎黃啊?怎麼像貧血似的?”他說:“我鼻衄,出血出得太多了。”服用小青龍湯,發生鼻衄,這是什麼道理呢?第一是動血,過服小青龍湯,化熱太盛,傷陰動血,腎氣、腎陰耗散,不能攝血,陰不攝陽,陰氣不能攝納陽氣,故陽氣破血,致使血液大量外出,出現鼻衄。

我還看過一個病人,咳嗽,脈弦,舌苔水滑,顯然是小青龍湯證。我又開了小青龍湯。吃藥以後,頭暈,心悸。他這麼一說,我這麼一看,面色㿠白,腦門出汗,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這是服用小青龍湯的不良反應。

我趕快問家裡有沒有紅糖,給他衝了濃濃的一碗紅糖水。喝了以後,他慢慢地緩過來了,不出汗了,頭也不暈了,心也不跳了,心也不慌了。

我為什麼要講這個例子呢?小青龍湯這個方子太有應驗了,殺手鐧啊!治療寒飲的咳喘,有投必效,但有一點,這個方子太烈了。因此,南方的人,包括葉天士老先生,他也認為小青龍湯這個方子好,但是在用這個方子的時候,用麻黃就不用細辛,用細辛就不用麻黃,不會將麻黃、細辛這兩味藥共用。為什麼呢?他怕出事。在用小青龍湯的時候,不能掉以輕心。這個方子拔腎根,過服能發生動血,頭暈,心悸,鼻衄,用的時候要注意。

下面我就談談小青龍湯的適應證。小青龍湯不是可用可不用的,要用這個方子,必須具備相應的證候特點。

反映在氣色上,小青龍湯證會表現出水色。病人有了水飲,肺、心、胸膈、心下這些部位就一片汪洋之水,面色會黧黑,這是因為黑在面色中屬水,水之色為黑。

同時,病人會出現水環,就是兩隻眼睛外面一圈黑的,像帶了兩隻黑眼鏡似的。水色和水環,這在以前的書籍沒有記載。

通過我的臨床觀察,病人還會出現水斑,就是臉上長了黑斑,像婦女同志懷孕長妊娠斑似的,出現的部位在印堂、兩顴、鼻樑,下頜。皮內肉外出現黑斑,怎麼擦也擦不掉,如色黑垢鏽之狀,這叫水斑。水色病輕,水環就加重了,水斑就更重了。

這個斑用一般方子都去不掉,苓桂劑會有效,桂皮是辛溫之藥,能夠通陽化飲,通利血脈,降陰霾之氣,化解水斑。

接下來要看舌頭,小青龍湯證的舌苔是水滑的。水滑是什麼樣呢?仔細一看,舌面水潤水潤的,就像掛了一層津液,水多就滑。為什麼會有水滑苔?因為津液不化。

問診的關鍵是問痰,做痰檢。既然是咳嗽病人,則必須問病人吐什麼痰。小青龍湯證的口裡有痰,多為泡沫痰,就是白色的、小個的泡沫,吐出來不黏,沒有鹹味,就是白色的泡沫。這種痰很清稀,落地則頃刻化成水。也有人吐的痰像雞蛋清似的,很亮,很黏,又很細。蛋清痰“痰冷如涼粉,觸舌覺涼而為辨也”,這都是水飲病的痰。

反映在脈象上,小青龍湯證是弦脈。“弦應東方肝膽經,飲痰寒熱瘧纏身”,弦脈是陰脈,主痰飲。

脈分陰陽,首先得明確脈是陰脈還是陽脈,陰陽就是辨證。什麼是陰脈啊?沉澀弱弦微,這五種脈屬陰的。什麼叫陽脈啊?大浮數動滑,這五種脈屬陽的。

“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

當大夫的有經驗,這個病人來了,一切脈,就明白了。弦脈和臉色發黑、眼眶發黑一樣,都是陰寒之證。脈學是中國人的看家寶貝,把它背熟了,念熟了,朗朗上口,信手拈來。什麼是浮脈?“浮脈為陽表病居,遲風數熱緊寒拘,浮而有力多風熱,無力而浮是血虛”,這念熟了,大有好處。

有很多病,中醫通過脈,就能得知這個人是生是死,大致情況也就出來了。現在的中醫連號脈都不重視了,形式上是號脈,拿個手指頭摸一摸就撤掉了,那不糊弄人嗎?要看“平脈法”、“辨脈法”,要看“傷寒例”,要把中醫的脈學拿下來。一定要認識到中醫脈學的重要性的,要學會了,這個很有用,很有意思。

我當初不相信這個,老師教給我決生死的脈學,“觸脈決生死”,我說那也太玄了。年輕人血氣方剛,身強力壯,但是他的思維不成熟,很容易否定一切。這也不對,那也不行,看事情很容易不經過大腦思考,藐視一切。

我的中醫博士生做實驗室研究,研究趺陽脈,就是腳面的那個脈。很多人不信這個,其實那是千真萬確存在的。他們真的研究出來了,趺陽脈如何,太溪脈如何,兩個尺脈如何,都研究得很到位。“尺脈者,根脈也”,有樹就有根的。關於脈學,要看一看《傷寒論》的前四篇,要讀一讀,認真地讀一讀。

回到前面講的小青龍湯的內容上。看完寸關兩部脈之後,你再看看他的尺脈,是不是尺脈微啊?是不是尺脈細啊?要是尺脈見微或見細,那就不能發汗,不能夠用麻黃、細辛,不能夠用麻黃劑,也就是不能夠用小青龍湯。

為什麼呢?因為他腎虛,腎的陽氣不足了,你還給他用麻黃、細辛,這一發散,一升提,少陰的陽氣就固不住了,固不住就出婁子,出問題。

宋朝就發生過這樣的事。當時,有一個傷寒病的病人尺脈不應。尺脈不應,就是尺脈遲,尺脈微。接診的大夫是許叔微,他是宋朝的傷寒大家,一看這個病人尺脈不應,寸關俱浮,尺脈沉,尺脈遲,尺脈微,不能發汗,不能吃麻黃湯。不過,病人有表證,有頭項強痛,關節疼痛,發熱等表現,那怎麼辦呢?許叔微就給他吃小建中湯。小建中湯不能夠治表,表邪不能夠一下子去掉,故病人就有怨言,說大夫你要是能夠給我發點汗,那病不就好了嗎?你用的是甜藥,這怎麼能行呢?

許叔微能夠把這樣的醫案寫進書裡,那是很了不起的!那老先生是隻為人民服務的,他不敢開麻黃,因為“尺脈遲沉,胃中生冷”。

中醫號脈不僅講胃氣,還講神氣,講根氣。他這根脈不行了,敢用麻黃髮汗嗎?尺脈遲者,發其汗,那是違命的,會犯毛病的。尺脈有力,不微,不細。

微者是陽虛也,細者是陰虛也。既不是陽虛,也不是陰虛,可以吃小青龍湯,吃了就見好,但也不能夠多吃。像我剛才說的吃了十二劑,時間太長,搞砸了,鼻子出血了,那就是吃多了。

當大夫很不容易,講究醫理。已經吃了三到四劑了,不能夠再吃小青龍湯,但病並沒有完全好,怎麼辦呢?在這個時候,張仲景就另立一方,就是第二方,苓桂劑。

用苓桂劑代替麻黃劑,代表方就是苓桂術甘湯。一個用麻黃,就是小青龍湯,力量峻猛;一個用桂枝、甘草,不用麻黃,就是苓桂術甘湯,它也能夠祛水、祛寒,也能夠對心肺二髒起到治療作用,故苓桂術甘湯就是小青龍湯的一個搭配。你必須會用小青龍湯,也會用苓桂術甘湯,這樣到了臨床上,才會全面考慮,才不會出錯。

關於苓桂術甘湯,《傷寒論》記載的主治是:“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

我認為這個方子是治療水心病的。現在的心臟病很多,包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風溼性心臟病等等。

水心病就是水氣凌心而出現的心臟病,可以用桂枝、白朮、茯苓、炙甘草治療。《金匱要略》曰:“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又曰:“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術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

張仲景說苓桂術甘湯是治療水飲病的。在臨床上,有些病人不能耐受麻黃湯,會出現拔腎根的問題,甚至導致死亡。苓桂術甘湯不存在這個問題,既補心肺,又利水祛寒。

第一方是麻黃劑,小青龍湯用麻黃,麻黃能開水路,發散水寒之氣;第二方是苓桂術甘湯,水路通了,就用苓桂術甘湯,利水通陽下氣。

要注意,凡是水飲病,往往和心肺腎相關。心陽不足,肺氣治節失調,水路不通,這些問題苓桂術甘湯都可以解決。

苓桂術甘湯由茯苓、桂枝、炙甘草、白朮構成。雖然只有四味藥,但不要小看,它們有千軍萬馬之勢。有時候給病人看病,病人見我給他們開四味藥,就不敢相信,那好奇的眼神瞅得我發愣。

有病人就對我說:“老大夫,你能不能再添些藥?”我說:“苓桂術甘湯都用上了,還添什麼藥啊?”病人說:“就四味藥怎麼行?我用了二十幾味藥,都不管用。我說:“你那是不對證,對證的話,不在藥物的多少。”

苓桂術甘湯治療水心病的效果是非常顯著的。比如說方中的茯苓,可以消飲利小便。《神農本草經》中已經提出了它的利小便作用:“主胸脅逆氣(《御覽》作疝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幹,利小便。”

桂枝是辛溫之藥,能通陽下氣。通什麼陽呢?說到關鍵之處,它能通心陽。心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故桂枝能通心中之陽。一個通陽,是扶正的;一個利小便消飲,是祛邪的,故這個方子治療水心病的效果很好。

苓桂劑的第二個方子是苓桂味甘湯,由茯苓、桂枝、五味子、炙甘草組成。吃了小青龍湯,有了拔腎根的跡象,頭目眩冒,臉上發熱,氣上衝胸,這是腎不納氣,氣往上來了,張仲景就用苓桂劑的加減之法來治療這個病。用什麼方子呢?用苓桂味甘湯,就是茯苓、桂枝、五味子、炙甘草。

方中五味子納氣歸元,它是酸藥,是收斂之品,能夠把動的腎陽之氣從上面納到腎臟之處,效果很好。

如果這個人心臟不好,有浮腫,臉腫,身也腫,小便也少了,心陽不足,水氣有餘,肺氣不能夠肅降了,有咳嗽,氣逆,還可以用苓桂杏甘湯,就是把白朮去掉,再加上杏仁。

不要小看一味杏仁,它有氣化作用,可以入肺,是利肺氣的。肺氣一利,肺氣一肅降,它就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五經並行,疏利開通,小便就通暢了,就有效了。

有一年,我在東直門醫院帶學生實習,有一個50多歲的病人來看病。什麼病呢?就是面腫,臉腫。早上起來以後,臉腫得一看就知道有病。怎麼治?這臉腫不好治,消不了,後來讓我看。我一看,就覺得他心臟不好,心氣不足,水氣有餘,還有肺氣不利,上焦之氣不降,膀胱尿少,小便不利,就給他開了苓桂杏甘湯。

這個病人說:“你開這個藥方,就吃這個藥方。我已經吃了很多的藥,總是無效。你這個藥方也不知道有沒有效?”我說:“那就試試看吧。”吃了七劑,早上起來臉沒那麼腫了,照方又吃了七劑,好了。

大家在臨床上見到心臟病胸悶、咳嗽、水腫,可以用苓桂杏甘湯試一試,這個病就可以治好了。而且,這個方子很平和。

苓桂劑的第四個方子是苓桂參甘湯,由茯苓、桂枝、人參、炙甘草組成。治什麼病呢?治心臟病,心慌,心跳,氣短,出汗,渾身沒有勁,手腳發麻,哆裡哆嗦的。我經常開這個方子,效果很好。

如果是水心病,咳嗽多痰,胸悶,可以用苓桂術甘湯加上乾薑、細辛、五味子。這三味藥是張仲景治療痰飲咳嗽的藥對,簡稱姜辛味。這個藥對與苓桂術甘湯合方,能夠化痰祛飲治寒,治寒飲的效果很好。

比如說,這個人是個苓桂術甘湯證,心慌,心跳,胸悶,後背怕冷,又有咳嗽,痰太多,你可以加乾薑、細辛、五味子,效果很好。

還有一個就是喘,心臟病氣喘,我也用苓桂術甘湯,加上蛤蚧和紫石英,吃了就好了。蛤蚧和紫石英有納氣的作用。

臨床上還會遇到心臟病兼血壓高的病人。我曾經在太原給一個學校裡的教務長看病,這個教務長姓曹,心臟病,還血壓高。當時,他正在西醫醫院看病,對血脂、血壓、血糖這些指標很敏感。

他說:“老大夫,我血壓高,你得給我降壓。”我給他開了苓桂術甘湯,說這個就能降壓,加上一味藥,就是10克牛膝。吃了以後,血壓就下降了。

苓桂術甘湯加牛膝能降壓,我們傷寒教研室的很多老師就記住了,也照著這個方法給病人用。如果心臟病出現心絞痛,前胸後背都疼,痛如刀扎,如針刺,舌頭的邊界都有瘀斑,這是心臟有瘀血,血脈不通則梗塞,血脈瘀阻則疼痛,“痛則不通”,可以在苓桂術甘湯裡面加兩味活血化瘀的藥,一味是茜草,一味是紅花,吃了就見效,不用費很大勁。

如果苓桂術甘湯證的同時,火特別大,臉上發紅,發熱,甚至牙也疼,可以在苓桂術甘湯裡面加點大黃。大黃是“盪滌腸胃,推陳致新”的藥,能瀉三焦之火。吃了以後,尿就黃了,大便也通暢了,上面的熱就下去了。

類似的例子很多很多。我寫了兩篇文章,一篇“水證論”,一篇“火證論”,“水證論”裡面舉了很多實例。“水證論”是專門講水證的。治療寒水痰飲,以麻黃、桂枝為例,麻黃是治喘的,像小青龍湯,然後又發展出苓桂劑來督導麻黃劑,用桂枝來輔助麻黃,來達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張仲景的一大發明就是能治療多種心臟病。想掌握這些方法,讀書不讀書的區別還是很大的。讀書有兩個境界,一個讀書能哭,一個讀書能笑。這兩個階段都是要經歷的。

讀書的哭指的是什麼?就是苦,讀書難,太難了。我那個時候拜師學藝,年齡還不到20歲。有一天,我老師把我叫過去了,拿出一本書《千金要方》。他讓我把這本書前面的序言好好看一看。

在舊社會,老師的地位可不一樣。現在的大學裡,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挺冷,學生怎麼說都可以,甚至是學什麼,老師也沒意見。

在舊社會,老師可了不得,開口就是金口玉言,學生不能違背。老師的話你不聽,那怎麼行呢?老師說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見到老師來了,就好像是老鼠碰見貓,嚇成什麼似的。

老師叫我看《千金要方》的序言,我能看得明白嗎?唐朝時代的文字,要命了。我越看越不懂,還得交差,老師要檢查。沒辦法,只能哭,真叫慘。

這個時候,師孃抱著孩子出來了,問我:“你哭什麼呢?”我說:“老師叫我背《千金要方》前面的序言,這對於我來說很難,我看不懂。”師孃說:“你不要害怕,我跟你老師說說。”師孃說什麼呢?師孃說:“你給一個孩子講什麼《千金要方》,他能夠明白嗎?那不是寫得多奧妙,換個題吧。”這下我樂了,這個難關就過去了。

讀書這個事,在不懂、不明白的時候是苦的,比黃連還苦。一個問題,往往得經過很大的努力,才能明白。

為什麼古代的師傅帶徒弟,是學得懂的?瓷實。為什麼瓷實?認真,很認真。學生都害怕老師,老師對學生要求也很嚴格,“教不嚴,師之過”,老師嚴厲,老師有要求,對學生提出要求,學生才能進步。

讀書得有個苦的,然後就是樂的。我後來讀書變成樂的了,是樂淘淘的,“日光射漫天,掩映我書田”,多樂啊!親身體驗,面帶歡樂,悠悠我心。

其實在前面是苦的,因為我們是學生,所以有很多東西不知道,眼前一片漆黑,學什麼也學不進去。

比如說,東方生風,風生木,東方生風跟木有什麼關係啊?木生酸,酸生肝,就這麼一套海闊天空的東西,學中醫那就是很重要的,它就是這樣的,那個時候師傅帶徒弟就是這樣的。

同志們,讀書不要怕苦,切記莫說空話。“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說一個句子,就得經過很多磨練。“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說又得餓又得寒來鍛鍊意志。不要怕難,那個難都是臨時的。人是萬物之靈,學什麼,有什麼。普天之下的發明家,不都是人幹出來的嗎?學醫要立志,不要怕難。

剛才有幾位同志問我念什麼書?我要問你們:“《內經》唸了嗎?”“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乃問於天師曰……”這些你念了嗎?現代人不念書,還心高。要謙虛,真正學到東西了,真正入門了,真正有體會了,氣勢就改變了,就肯定不一樣。

第三個,我就講一講咳嗽病支飲的問題。什麼叫支飲?《金匱要略》將飲分為四種,“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在支飲部分,從木防己湯開始,張仲景用了五張藥方:木防己湯、澤瀉湯、厚朴大黃湯、葶藶大棗瀉肺湯、小半夏湯。

它們雖然都是治療支飲的,但是方義不同,那麼讀者就得犯糊塗了,就容易搞混淆了。同一個病名,為什麼要用五張藥方來治療?在臨床怎麼用呢?這就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我現在講幾個方子,給大家臨床來用。

支飲為四飲之一,因其像水之有源,木之有枝,鄰於心下,偏結不散,故名之。比如說,銀行既有一個主行,還有一些支行。痰飲另起一支,另用一個方法治療,說明它是一個特殊的病。有什麼特殊呢?痰飲這個病,容易發生夾雜之邪,夾火,夾實,夾痰。夾雜之邪不同,張仲景用的方子就不同。我給這五個治療支飲的方子起了個名字,叫“苓桂五方”。

頭一個方子就是治療夾雜實邪的木防己湯。咳喘,心下痞堅,有這些症狀,就得用木防己湯。我在學習的時候喜歡辨,比如說看見苓桂劑,就辨苓桂劑。我有耐心辨,收穫就很大,體會也深。對於這個木防己湯就不行,我看到它,就得躲它。我對《金匱要略》是滾瓜爛熟的,但到了木防己湯,卡殼,硬是沒通過去。

有一次,我看到一個病人,囊腫,心促,咳嗽,喘烈,看了多個大夫無效,後來找我看病。他大概30多歲了,跟我說:“劉老,我這個喘,咳嗽可劇烈了,晚上躺不下,很多名流大夫、北京名老中醫都看過,就是不好。”我說:“我給你看看。”我一把脈,脈弦,是一個痰飲病,隨手就開了個苓桂術甘湯。這還有問題嗎?苓桂術甘湯,這是我的拿手方劑。結果,病情不但不見好,還變得更加嚴重,心裡憋悶得更厲害了。

病人來找我,說:“劉老,這方我吃了不見好,不舒服,心裡憋悶得厲害,不能臥,一晚上沒躺下,不能睡覺。”這就是“咳逆倚息不得臥”。後來,我又開了一方,祛痰利氣,肅肺降氣的,吃了又不見好,還來找我。

這是第三次來找我看病,我就有點坐不住了,他就有點意見了,沒準心裡在嘀咕:“你門診量還是比較高的,看了三次還不見好,怎麼回事?”這事就有點怪我了。

我仔細一看,他面色比較黧黑,喘促胸悶,心下也脹滿,就想起書寫的“喘滿痞堅面色黧,己三桂二四參施,膏枚二個如雞子,辛苦寒溫各適宜”,顯然是木防己湯證,不能用苓桂術甘湯。我沒用過木防己湯,萬不得已,也只能開了。

結果,這個囊腫的病人吃了就見好了,他非常感激我。這是什麼病呢?這是痰飲夾溼。它不叫支飲嗎?這是水飲病的另有一支,是痰飲裡面夾溼的。木防己湯中的防己是祛溼的。

我上次給大家講過肝炎,有一些肝炎病人的尿利不下來,就是裡面夾溼,光利水不行,還得加上利溼的藥,溼一動,尿就下來了。

中醫看病,講究風寒暑溼燥火、五運六氣,這特有道理。西醫看病,看微生物,這是球菌,就得抗菌,不談六氣。有時候出事了,它不一樣了,燒退不了,換醫生,是病毒感染,用殺病毒的藥,或注射,或輸液,就好了。為什麼呢?它的病原體不是球菌了,是病毒,得換方法了。咱們中醫採用的方法是祛痰、利水、利溼,夾溼就得用祛溼的藥。只要咳喘,面色黧黑,眼眶發黑,就用木防己湯,效果非常的好。

溼有在上、在下之分。如果溼邪下移了,到了心下,《金匱要略》中有“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的條文。“心下”不是胸膈,“苦者,甚也”,“冒眩”就是頭目眩暈,“苦冒眩”就是暈得厲害。這個病的特點是水裡有溼。

這個地方要多說兩句。我學《金匱要略》的時候,對於這一條:“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就不明白。

這書上說得太簡單了。誰知道他是心下有支飲?“苦冒眩”就是支飲嗎?不得要領。不過,我會觀察,會問。觀察來觀察去,我就發現澤瀉湯主治的是頭目苦冒眩,舌體肥大。用澤瀉湯,也就澤瀉、白朮這兩味藥,治一個,好一個。

因此,我寫了關於澤瀉湯的文章,在北京中醫藥雜誌發表了。這篇文章解釋了為什麼澤瀉湯證有舌體肥大的表現:舌是屬於脾的,脾主溼,脾溼太盛,故舌體肥大。

有一年,我巡診到河南,河南衛生局局長接待了我。他有一個老朋友,姓王,就是頭目眩暈,暈得厲害,眼睛都不敢睜,每天就像騰雲駕霧似的,手顫,毛筆字都不能寫。為什麼呢?後來,衛生局局長就把我推薦給了王老先生。

見到他,我仔細一看,舌體碩大,舌質黯,舌苔白滑厚膩,脈弦沉,就給他開了兩味藥,澤瀉、白朮,澤瀉湯。衛生局局長就把藥方交給了他。王老也是老知識分子,文學修養很好,他拿到藥方一看,說:“這都是名家啊!北京下來的名家,那是很了不得的,就開這兩味藥?我這病這麼厲害,什麼藥沒有吃過啊?可都沒好,就這兩味藥能治療我的病嗎?”

後來,他老伴就勸他:“人家大夫給你開的藥,兩味藥也好,三味藥也好,給你開,你就吃啊。你不吃怎麼行呢?”他勉勉強強地就把兩味藥熬了吃了。吃藥以後,這心裡頭的堵就感覺有出路了。什麼感覺呢?他渾身出汗,出了一身黏汗,出得越多,腦袋就越清爽。這就是溼邪從毛竅而出,就是澤瀉、白朮的力量。

出汗以後,身體就輕快了,手的震顫也停住了,睜開眼睛一看,眼前一片亮,眩暈的症狀就沒有了。

他可高興了:“北京的大夫用了兩味藥,就把我的病給治好了!”澤瀉湯證的診斷依據是舌體肥大,脈沉弦。溼邪外出的時候,會有濈然汗出,說明澤瀉、白朮有發汗的作用。

再有就是“支飲胸滿”,原文很簡單,主方是厚朴大黃湯,只有三味藥,厚朴、大黃、枳實。這三味藥和《傷寒論》中的小承氣湯藥物組成一模一樣,但兩個方子劑量不同。小承氣湯大黃是四兩,厚朴大黃湯是大黃六兩。這個人有支飲,咳喘胸滿,大黃用到六兩這麼大的劑量,還用厚朴和枳實,敢用嗎?

很多人對於《金匱要略》中的方子都不敢用。有了好方也不敢用,說明他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還就得用,硬著頭皮往前貼,要跟這藥方貼近,發生聯繫,這樣才行呢。

有的醫家作注,說《金匱要略》中提到的“胸滿”錯了,應當是“腹滿”。腹滿用小承氣湯,不就對了嗎?也對也不對。原文應該是“胸滿”。支飲咳喘,憋氣,胸部裡面脹滿了。接下來,張仲景沒有講肚子滿不滿。為什麼沒有說?張仲景說話是少而精,是啟發性的教學方法,他把重點點出來了,其他的就靠你自己去理解。

我在臨床上見到這種痰飲病人,咳嗽,氣喘,胸悶,病很重,大便乾燥,牙疼,舌上生瘡,上焦火旺,可以用厚朴大黃湯。這個藥吃下去以後,就得拉肚子。大便瀉出來了,上面就舒服了。病人會主動地提出加大黃:“大夫,你還給我使一使那藥,瀉一瀉,我就痛快了,拉拉稀,我就會舒服了。”

其實,小承氣湯加大大黃劑量,就能治支飲胸滿,而且效果是非常之好的。大黃可以用到六兩,不要怕。不是要學習古人,繼承古人嗎?要勇敢一點,古人的經驗要繼承下來,這是非常必要的。

張仲景治療支飲用了五張方子,那有沒有第六張,第七張,第八張?肯定是有的。那為什麼不寫了?什麼都寫,寫不完,就得挑重點寫。治病時就得體會,會之以義,自然而然就明白了。

總結一下,我們講了三則內容。第一是從小青龍湯開始,用麻黃劑治療痰飲,寒痰水飲;第二是用桂枝劑,苓桂術甘湯,祛痰飲,保心肺之氣;第三是講到支飲的五張方子中的三個,治療支飲病效果是非常之好。

《金匱要略》這本治療雜病的書,它不是昌平的大道,胸痺、寒疝、血痺、還有陰陽毒等等,看著是零零碎碎的,但是它有針對性的方子,效果是非常之好。

比如說,治療陰陽毒:“陽毒之為病,面赤斑斑如錦文,咽喉痛,唾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主之。”我在臨床上,一個病人找我看病,牛皮癬,這病不好治,“外科不治癬,內科不治喘”。那怎麼治呢?我就想起《金匱要略》中的記載,用了升麻鱉甲湯,升麻、鱉甲、當歸、甘草、雄黃、蜀椒,就這麼治,還真見好。現在治療牛皮癬的藥,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蓮、茜草、紫草,都是涼血解毒的藥,去不了根,到時還是要復發的。我就治了兩例,它不復發了,癢也止住了。

我用的是什麼呢?我也用一些涼血解毒的藥,但是我配上了升麻鱉甲湯,那就有力量了,方子裡面有雄黃、蜀椒,利肺殺蟲的效果很好,癢就止住了。

由此可見,《金匱要略》裡面有很多非常寶貴的東西,我們要繼承,要用。棄而不用,等於沒學。要跟它耳鬢廝磨,天長日久,被我所化,就行了,就會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