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灭吴之战,吴国被灭掉的原因核心在哪里呢?在西晋灭吴之战中,吴国的防御是否有较大的问题呢?

黄眯眯


封建王朝的灭亡大多数时间,其实真的很简单。

皇帝不行。

封建王朝是家天下,家天下就代表权力没有制约,皇帝坏掉了,就全坏掉了。

而吴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孙皓就是这样。

公元264年,吴景帝孙休去世,以濮阳兴、张布为首的文臣武将向朱皇后推荐立孙皓为帝,孙皓也因此成为了东吴的末代皇帝。

孙皓刚刚登基的时候,也是想要有一番作为的,他大赦天下,下令抚恤百姓,开仓振民,削减宫中的用度。于是,东吴的发展也日趋见好。

但是,孙皓治国才刚刚略有小成,便开始骄傲自满起来,他开始以暴虐治国,贪酒好色,向民间征集大量美女满足自己的需求。

而骄奢淫逸的君主除了贪图自身的享乐之外,还都有一个毛病,就是听不得说,谁说他他就杀谁,比如举荐孙皓为君主的濮阳兴、张布就因为背地里表达了后悔之意,便被杀掉了;徐绍因为夸了几句中原不错,便被孙皓杀了。除此之外,孙皓又将皇太后朱太后诛杀,把先帝孙休的孩子流放到偏远小城。

孙皓虽然杀人行,但是找人却不行。所以,一个没有人才的国度败亡就十分正常了。

那位问了,不对呀,我记得孙皓在位可是有17年啊,一个暴君怎么会在位这么久?

您记得没错,这首先是因为孙皓前期做的不错。而另外一方面,孙皓时期还有最后一位东吴名将——陆抗。

陆抗是陆逊的次子,孙皓登基后,陆抗得到重用,是吴国的顶梁柱,在与西晋的战争中。陆抗击退晋将羊祜,叛将步阐等,是东吴镇守边疆的重要力量。

但是,由于需要镇守边疆,陆抗大多数时间都不在朝中。所以,陆抗对孙皓的残暴只能直言劝谏。孙皓知道陆抗的价值,所以没有动他,但同样的,也没有听他的,陆抗无奈,只能恪尽职守,完成好国家保卫的工作。而晋朝由于忌惮陆抗,也没有进行大规模进攻。

然而,公元274年,陆抗因病去世,东吴从此再无良将,4年后西晋攻吴,孙皓投降。

值得一提的是,陆抗去世的时候,曾向孙皓进谏重视西陵,孙皓没有重视。而晋将王濬正是由此攻进攻东吴的。

一个无能的君主,靠一两个名臣肯定是扶不起来的;一个有能力的君主,即便没有名臣他也能找出来。

东吴被灭的原因,就是如此。


珞珈山下的老伏生


公元280年的西晋灭吴之战,一战定乾坤,结束了公元190年以来,90年天下分裂的局面。

这一战,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历史上面,规模空前浩大的一场长江攻防战役,对于军事历史来说也是非常典型的一场战斗。

吴国亡国的道路,可以说从魏国灭蜀的时候,就已经开启了,西晋灭吴,从历史上来看,是一个历史的必然。

下面我从吴国的国防战略,西晋的进攻战略两个部分来简单介绍这场战争。
先说东吴的防御战略。

喜欢看三国的朋友都知道,东吴在三国时代,大的战略就是联合蜀国对抗北方强国魏国。这里面跟蜀国的关系也是合作中有斗争,斗争中有合作的状态。

其中的一个关节点就是荆州。

由于荆州独特的战略位置,无论对于蜀国来说还是对于东吴来说都是一个必争之地。

从蜀国来讲,拿下荆州,是早在隆中对的时候,就制订的战略目标,道理很简单,拿下荆州,占据蜀地,刘备就可以拥有两个进攻北方的出口。而相比翻山越岭北伐的通道,从荆州北上无疑是一个性价比更高的战略。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东吴。鲁肃很早以前就跟孙权提出过了类似隆中对的战略构想,所以他积极的联合刘备攻取荆州,没想到被刘备“借用”荆州多年,最后依靠吕蒙白衣渡江杀关羽,夺荆州;再到后来陆逊夷陵之战完胜刘玄德,巩固了荆州防御,整个吴国的战略防御才算奠定了基础。

到这个时候,吴国建立了西面防蜀国、北方防魏、晋的战略格局。

那么后来西晋的进攻战略是怎样的呢?

前面说了,吴国最初联合长江上游的蜀国对抗魏国。这是一个战略的均衡。

一旦蜀国成为了敌人,或者蜀国被灭,长江上游成为敌人占据的地方,吴国就开始变得危险。

因为他一方面要防止长江上游的地方顺流而下进攻东吴。另外一方面还要防止北方的敌人大举南下。

现在,蜀国被魏国灭掉,魏国被司马家端掉。长江上游已经由西晋的军事集团掌控。西晋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已经成为定居。

这个时候,东吴面对北方的军事力量,除了一道长江天险,还有什么来意依靠的军事屏障呢?

实际上,没有。

清朝学者顾祖禹曾经指出,淮河是长江的屏障,北方军队一旦跨国淮河长江就已经属于无险可守的状态。可惜的是,东吴始终没有拿下淮南。

所以说,西晋灭吴,无论是从长江上游还是从北方进攻,都是极其危险的局面。

西晋的军事家羊祜对此有详尽的分析:

今若引梁、益之兵水陆俱下,荆、楚之众进临江陵,平南、豫州直指夏口,徐、扬、青、兖并会秣陵,以一隅之吴当天下之众,势分形散,所备皆急。巴、汉奇兵出其空虚,一处倾坏则上下震荡,虽有智者不能为吴谋矣。吴缘江为国,东西数千里,所敌者大,无有宁息。

除此之外,东吴的孙皓又跟部属互相猜忌。中央不信任将领,士兵被困在荒野;没有保卫疆土的计划,也没有安定国家的忠心;平常日子还三心二意;大兵一旦临头绝对不会上下同心,为国一死。

此外东吴的军队虽然攻势凌厉却不能持久,只有水上作战是他们的长处;大军一旦跨过边境他们就无法保住长江,必须退守城池,则长处无所用,反得使用短处,就不可能是西晋的对手。

实际上,后来灭吴之战正式打响之后,几乎就是按照羊祜最初的设计,一模一样的开展的。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西晋灭吴之战,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西晋占尽优势,东吴在天时地利人和各个方面都已经处于劣势,亡国是必然的结局。


铁锤文史


西晋灭吴之战,吴国被灭掉的原因核心在哪里呢?在西晋灭吴之战中,吴国的防御是否有较大的问题呢?

第一个问题,吴国被灭掉的原因核心是什么?

答案是:人心所向。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人的心理因素至关重要。

原因何在?

合与分,本身都各有可爱之处,也各有缺点。

刚合了不久,一切新鲜,颇有“开国景象”,在上的求才若渴,在下的互庆升平,合久了,若干缺点就显露了。当皇帝的以为宝座稳如泰山,当官的懒得向老百姓讨好,没有当到官的,由于爸爸或至亲不是官视乎永远没有机会一过做官的瘾,因此“唯恐天下不乱”,至于一般老百姓,过久了出汗纳粮的日子,也感觉烦,倘若又遇到什么蝗虫、大水、干旱、土匪,那就颇有“反正是死,不如快活一下再说”之意。于是大一统的局面土崩瓦解,慢慢地在地平线上冒出来若干割据一方的群雄。群雄互相比武,比到最后,就有几位尖尖的角色,演出在时间上或长或短的“分”的局面。

分的局面,未尝没有它的令人向往之处。就读书人而言,在战国时代活着,确是比在明清两代舒服的多。明清两代有盐商,却没有孟尝君,也没有可以雄辩涛涛,畅所欲言的公共场所。做官的,与希望做官的,也会羡慕他们在战国时代的老前辈,本国君主不赏识他们,他们就可以走到另一个国家去活动活动,不怕没有一个可以让他“飞黄腾达”的国家。就老百姓的一般生活而言,在三国时代,远比东汉活的好,朝廷上不再有宦官外戚把持一切,三个国家的大小官吏,绝大多数是清廉的。诸葛亮就把西蜀治理得道不拾遗。

既然分裂局面那么好,那又何必再合呢?

是因为,自从孟子以来,中国人的政治思想都有了“天下定于一”与“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等等牢不可破的定论。中国人普遍接受了孟子的思想:天下要安定,只有在统一于一个君主之下的时候,天上没有两个太阳,因此地上也不该有两个大王或皇帝。

所以,极大多数的中国人,不仅是皇帝与大臣,而且一般的老百姓,总以为:有了两个以上的皇帝就会有内战,就不太平,就不安定。而且,在一个天下之内,在一个中国之内,是不应该有两个皇帝的,倘若有,那是违反天道的,不能长久。

除了这种心里因素外,三国的大臣与人民也有点感觉到,再分下去没有什么意思。分久了,似乎就怀念过去合的时候的光彩。晋朝似乎对老百姓倒很宽厚,晋朝皇帝也不像吴国皇帝那样残暴,能统一在晋朝之下,也许要比天下三分好。

因此,吴国被灭掉了。

第二个问题,吴国防御是否有较大的问题?

答案是:在德不在险,不在于防御,更谈不上防御上的不足。

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镇守襄阳多年的羊祜,在请命伐吴的奏疏就说的极为清楚。他说:“今江淮之险不如剑阁,孙皓之暴过于刘禅,吴人之困甚于巴蜀,而大晋兵力,盛于往时。”他还指出,吴靠的是据江而守,但长江东西数千里,晋兵几路挺进,只要突破一处,就可大功告成。

西晋咸宁六年(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调遣大军,兵分六路,讨伐东吴,东吴大小官吏,都纷纷派人投降。龙骧将军王濬乘船率先抵达石头城下,孙皓投降。

事实证明:失民心者失天下,非外力可以改变的。天险和防御形同虚设。德政不修,德义不修,在好的防御和天险又有什么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