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年,五代十国,天下汹汹。
后梁时期的明州奉化,今浙江省宁波市的奉化区一带,有一个要饭的胖子很有名。
同样是不知道他姓什么,叫什么, 只是有时候他自称“契此”,不知道这是法号,还是小名。人长得也很磕碜,五短身材大肚子,还一头的褶子:形裁腲脮。蹙额皤腹。
说话更是神神叨叨的:出语无定。住哪儿呢?跟所有的流浪汉一样:寝卧随地。走到哪睡在哪,丝毫不嫌弃城中村的脏乱差。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有!个人IP是木棍加布袋:常以杖荷一布囊。
就是天天背着个大布袋!就跟现在大街上拾荒的,要饭的,一样!具体可参考网红大师,沈巍沈大师!事实上呢?事实上,也是个捡破烂,要饭的:
凡供身之具,尽贮囊中。入肆聚落,见物则乞。醯醢鱼菹才接入口,分少许囊中。
等于说全部的家当,全都在这个破布袋里了。到市场上,到处乞讨,乞讨到吃的,还不舍得吃完,还要留点,装进布袋里,也不知道是怎么个装法!
那么,他又是如何从一个流浪汉、乞讨者成佛做祖的呢?那就还是他的见的,是金子到哪儿都会发光,对于一个通透了的人,物质不过是过眼云烟,命性才是更深的追求。
有人问这天天脏兮兮,笑呵呵的要饭胖子,怎么才能不堕他人是非。胖子语出惊人:
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皮常忍辱,放开泱日暗消磨。
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要使此心无挂碍,自然证得六波罗。
丫的这能是一个要饭的乞讨者说的话?这简直跟六祖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有一拼了。当然了,这个布袋和尚当时的原话未必就是这些文绉绉的工整句子,但,意思、层次、格局、眼界,或者说道行,那绝对是首屈一指,货真价实的。
要不然,五代十国时期,战乱年代的一个要饭的,是不可能有人闲的没事去包装他,去拍他马屁的。而且他也成不了名,流传不了千年!
你看人家天天在垃圾场里捡吃喝,你还在贪、嗔、痴、慢、疑、恨的时候,人家早就已经看破,放下,追求的是“心无挂碍”,证的是涅槃大道。
人的痛苦有两种,一是物质都得不到满足,二是物质已经得到满足。这个胖子一出口就是“六波罗”,那这是佛家的高人啊,痛苦的世人赶紧问他法号,胖子答:
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打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这是什么答案?明显答非所问嘛!也无怪众人懵逼,实在是夏虫不可语冰,《金刚经》里佛告须菩提,一切法皆是佛法,而佛又没有说过一句法。所以,自己悟吧!
好,佛法太高深,咱们不深究,那你这胖子天天背个布袋,还有其他行李没?好奇的人们又问出了这个问题。胖子答: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在,问路白云头。
好吧!高人就是高人,一句话,就能看出水平。你一进来就看见常威在打来福,人家压根就没看见谁是常威,谁是来福。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看破了,放下了,也就心无罣碍,无有是非了。所以老和尚天天乐呵呵的,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物质束缚不了他,精神也束缚不了他,时间束缚不了他,空间也束缚不了他,五行束缚不了他,阴阳也束缚不了他,虚实束缚不了他,有无也束缚不了他……
岂止是束缚不了他,其实,也束缚不了你,所以这胖和尚说:
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
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
腾腾自在无所为。闲闲究竟出家儿。
若睹目前真大道。不见纤毫也大奇。
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经义。
心王本自绝多知。智者只明无学地。
非圣非凡复若乎。不疆
分别圣情孤。无价心珠本圆净。凡是异相妄空呼。
人能弘道道分明。无量清高称道情。
携锡若登故国路。莫愁诸处不闻声。
后梁贞明二年,即公元916年三月三日,这个天天在垃圾堆里捡破烂,在市场上要饭的胖子,在奉化岳林寺东庑下石凳上坐化,临走的时候留有辞世偈: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这是多么孤独的念白啊!这就像你饱经沧桑的父亲,作为一个过来人,给你讲人生的路应该怎么走,而叛逆的我们,无知的我们,正青春的我们,压根就听不进去,也根本就不屑于听的感觉!
子曰夏虫不可语冰!佛祖不度无缘之人!不是不想说,不是不想度,而是“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甚至话说三遍淡如水,一言不合父子反目成仇者比比皆是。
弥勒佛是释迦摩尼佛之后的未来佛,而这个要饭的胖子是目前公认的,比较能够确定的,弥勒佛的化身。
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
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
无一滴灰泥。无一点彩色。
人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
体相本自然。清净非拂拭。
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