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一部得过诺贝尔奖的佛教“同人”

作为东方文明中传播最广、信众最多的宗教,古往今来,

佛教思想对东方各国的文学创作产生过许多重要的影响,无论是印度、中国、日本或者东南亚国家,以佛教思想为主题的作品比比皆是。

而不太为人所知的是,近代以来,伴随着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互动日益频繁,佛教思想远渡重洋传播到欧美后,同样也影响了西方的哲学思考和文学创作。

《悉达多》:一部得过诺贝尔奖的佛教“同人”

佛教对于西方理性思维冲击颇大,西方哲学家尼采就深受佛教思想影响


小说《悉达多》就是其中的代表。

这部作品的作者是赫尔曼·黑塞,二十世纪德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和诗人之一。除了《悉达多》,他还曾创作了《荒原狼》、《玻璃球之歌》等一系列享誉世界的文学经典作品。

赫尔曼·黑塞的小说大多以“人”为主题,作品大多是在描绘现代人的内心诉求和精神危机,其敏锐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在西方文明中曾经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因此被授予了194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悉达多》:一部得过诺贝尔奖的佛教“同人”

黑塞的两部代表作


这位敏锐的文学大师出生于德国南部的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对他的最大的期望就是成为一名牧师,为此他强迫儿子到教会学校接受教育。

尽管如此,黑塞并没有沿着这条家人为他规划的道路走下去,无法忍受教会学校压抑环境的他在入学一年后即逃学,并在青年时期最终放弃信仰上帝,反而是对印度教思想、佛教思想、禅宗思想这些东方文化情有独钟。

《悉达多》:一部得过诺贝尔奖的佛教“同人”

尽管赫尔曼·黑塞没有再继续信仰上帝,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对他却产生了很大影响


这种浓郁的东方情节在《悉达多》一作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小说与东方的关联实在太过明显,以至于稍微有一些佛教常识的人看到标题都会立刻联想到佛教文化(释迦牟尼佛原名乔达摩·悉达多)。

但问题是,这部小说所呈现的是否就是彻彻底底的佛教思想呢?

《悉达多》:一部得过诺贝尔奖的佛教“同人”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觉悟


恐怕未必。

我们先来看看《悉达多》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这本小说又名《流浪者之歌》,顾名思义,讲的是一个流浪者的故事。小说开篇描绘一位名为“悉达多”的婆罗门少年背离家庭,选择成为沙门(古印度对于婆罗门教以外修行者的称谓),苦行修道的经历

——咦,看到这里是不是非常熟悉,这不就是佛陀的经历吗?难道这本书就是用文学语言复述一遍佛陀的一生?

《悉达多》:一部得过诺贝尔奖的佛教“同人”

云门舞集创始人林怀民的经典现代舞剧《流浪者之歌》即是根据《悉达多》改编


当然不可能这么简单……

故事接下来就发生了变化,在悉达多修道面临一定瓶颈的时候,他听说林中出现了一位名为“乔达摩”的圣人,这位圣人宣称自己已经得道,摆脱了生死轮回——原来这才是佛陀。

这也是黑塞这部作品的奇妙之处,他把佛陀这个人物一分为二,塑造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学形象,小说情节也因此变得复杂起来。

在听说了乔达摩的智慧后,悉达多决定去拜访他。当他见到了乔达摩,聆听了佛陀的说法,他感受非常钦佩这位觉者圆融的智慧,却始终觉得其中缺少了自身的体验。

因此,悉达多并没有选择跟随这位圣人,而是决定自己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亲身体验过的成圣之路。

《悉达多》:一部得过诺贝尔奖的佛教“同人”

古印度的求道者们多在丛林中修行


但他的这条成圣之路却很另类。

年轻的修行者在离开圣人乔达摩后随即抛弃了修道者的身份,转而进入到繁华的世俗世界。

他从女人那里学习情爱的秘密、向商人求教经商的技巧,很快就积累了自己的财富、拥有了自己的庄园,过上了安稳享乐的生活。

但在一日日的世俗生活中,他再一次意识到了物质世界的荒诞——而相比少年时的感觉,这一次他的感觉有了更多的生活体验作为支撑。

因此,中年的悉达多最终决定再次抛弃俗世,回到林中求道。他来到了一条河流的岸边,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富有智慧的摆渡人维稣德瓦,他决定留在这里向摆渡人和河流求教。

在经历了多年的摆渡生活和一系列的事件后,悉达多最终获得了圆融的智慧,他从河流中感悟到了真正的圆融的智慧,并最终与自然以及整个世界融为一体,整个故事也到此画上了句号。

《悉达多》:一部得过诺贝尔奖的佛教“同人”

黑塞在思想上主张人要回归自然


显然,这样一个故事与佛陀的一生完全不同,书里所体现的哲学思想,也并非原始佛教的哲学意涵。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的是一个非常浓厚的西方哲学传统,即基于经验主义哲学和主体意识的对于“个人体验”的推崇。

从这个意义而言,悉达多的流浪者之歌,与其说是求道之旅,毋宁说是一趟寻求自我的旅程。

正如小说一开始所提到的,悉达多离开家庭是为了“阿特曼”(即梵语的“自我”),而小说的情节发展,也正是在不断的寻求和抛弃中找到真正的自我为何物,并最终在“物我合一”中宣告结束。

《悉达多》:一部得过诺贝尔奖的佛教“同人”

主体问题是西方哲学中的根本问题


不可否认,悉达多的修行中确实有许多佛教式的思考,如对于时间概念的反思,对于宇宙万物的观想,以及对于体验的重视。

但书中对“自我”的强调,对“爱”的界定(更接近基督教意义上的“博爱”),对修行方式的描绘,以及对圆融境界的感悟,则与真正意义上的佛教哲学是相背离的。

《悉达多》:一部得过诺贝尔奖的佛教“同人”

佛教思想的内核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三法印


流行文化中有一个词汇叫做“同人”,其所指代的是以现成的人物和环境为背景(虚构或者非虚构)展开二次创作,常见于动漫文化中。

而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就很像是一部以佛陀故事为背景所创作的同人作品,你不能否认其中出现了佛教人物,也必须承认其中呈现的佛教内涵,但如果深究,则会发现其根本仍然是西方文化,是建立在主体性问题上的哲学思考,只是相对于其他西方中心主义的作品,它吸纳了一部分的东方智慧。

《悉达多》:一部得过诺贝尔奖的佛教“同人”

《西游记》的同人作品


这正是为什么在学禅之风的六十年代,美国的年轻人们会人手一册《悉达多》的原因。

在战后成长起来的迷茫一代所钟情的显然并非是单纯的东方智慧,更关键的是意图借助东方智慧来解决西方哲学和现实处境中的主体问题,在观照自我中寻找到真正的自我、找到人与外在环境应然的关系。

《悉达多》:一部得过诺贝尔奖的佛教“同人”

嬉皮士们的“学禅运动”


当然,这些差异并不妨碍作品自身的文学性和思想性。

恰恰相反,尽管黑塞对佛教文化存在有很多层次上的“误读”,其在作品中反映的对人生境界和世界的思考,其所呈现的现代人普遍意义上存在的精神危机,却有着重要的文学和文化意义。

毕竟,写作“同人小说”未必是一件多难的事情,可要想凭借其来拿诺贝尔文学奖,则恐怕只有黑塞才能做到。

《悉达多》:一部得过诺贝尔奖的佛教“同人”

国内常见的两种译本,《悉达多》仅有十三万字,很适合花上一个下午来细细品读

以上内容来源: 甲和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