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期刊业的转型与创新未来可期!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全国各行业都经历了一次长时间的“歇业”

那么,后疫情时代

期刊业的转型和未来走向如何?

跟小福团一起去看看

期刊大咖们怎么说?

后疫情时代,期刊业的转型与创新未来可期!

杨志军:辽宁北方期刊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辽宁省期刊协会秘书长

我们必须改变自己迅速投身变革之中,在未来才不至于掉队,或者说才能享受到融合发展的红利


疫情给期刊业带来的变化: 一是面对疫情下的业务窘境,期刊人的认识高度统一,必须走数字化转型之路二是强化了新媒体矩阵特别是两微一端的作用、功能的重新认识和发现。比如《人物》《财新周刊》推出了一系列与疫情有关的深度报道,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但所有的报道和传播都是通过“两微一端”实现的;三是有期刊在疫情期间通过内容的制作与传播实现了线上广告收益四是更多期刊社重视并投入力量研究线上销售及盈利模式五是期刊社重新制定或调整融合发展规划并开始实施


如何化危为机? 一是产品生产方式的数字化,包括将线下纸质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包括存量资源,内容的生产与分类更多适应线上营销的要求。有很多期刊社已经很成熟了,但相信通过这次疫情的警示,或有更多期刊社重视资源、内容的数字化制作与生产等;二是传播形式的数字化,包括目前主流的“两微一端”,各种直播软件,因为客户在使用这些终端,所以我们需要把产品放到这些平台上传播,让用户去了解并找到相应的内容入口;三是技术的数字化,要求保证在产品生产、消息传播、渠道推广、服务客户这一系列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快速解决;四是服务对象的数字化,首先是用户是否接受我们的数字化产品形式,是否把享受这类服务的钱主要花在数字化产品上;五是销售渠道数字化,通过前期推广,客户引流,直接让产品和客户见面,把以前倚重线下销售渠道以“本”“期”计量单位的销售形式,改为以内容为计价单位的销售形式,直接与终端用户形成新的销售关系,即“没有中间商赚差价”,降低销售成本提高收益,促进期刊社对线上业务有更多的投入,才能做出规模。


一场疫情对期刊业的冲击和改变会非常多,非常深刻,有些影响我们现在还看不到,但可以明确的是我们必须改变自己迅速投身变革之中,在未来才不至于掉队,或者说才能享受到融合发展的红利。


后疫情时代,期刊业的转型与创新未来可期!

徐进军:陕西教育报刊社总编辑

我们要学会“化危为机”,

在困难中寻找机遇,寻找出路


疫情影响了期刊的正常编辑、出版流程,很多必须的业务都只能以线上的方式完成,我社虽然上了社内局域网编辑系统,但居家办公还是不能使用的。“三审三校”对于传统的纸质稿件审校,导致了编辑工作不适应、不方便,容易出现“小错误”,增大了工作量。在发行上,疫情期间纸质版发行困难,这也导致期刊送达率低,影响了受众及时了解最新知识。疫情同时给编辑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特别上班后交通等成了大家最担心的“容易感染场所”。


作为考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次典型危机事件,本次疫情也给学术期刊提供了新的选题,不少学术期刊都策划了相关选题,并优先审稿、及时刊发,这发挥了学术期刊智库作用,提升了期刊的影响力

;同时,依托互联网、新媒体而形成的“云端编辑部”也为编辑部的应急出版实践提供了新的可能;此外,一些学术期刊免费的电子版内容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也满足了受众需求,提升了学术传播的时效性,拓展了学术传播的范围,这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学术传播也是一种启示。


总之,特殊疫情也倒逼了学术期刊工作的创新,我们要学会“化危为机”,在困难中寻找机遇,寻找出路。


后疫情时代,期刊业的转型与创新未来可期!

朱拴成:《煤炭学报》《煤炭科学技术》执行主编,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

变危机为机遇,趁势而上,加快推进期刊集团化、数字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新冠”病毒肆虐神州大地,不但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还给电影、餐饮、旅游、零售、交通等大部分行业带来严重打击。对期刊业来讲,此次新冠疫情虽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在稿件组约、编辑加工、排版印刷、传播推广、活动策划、市场营销等方面对期刊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进一步加速了期刊业的变革。因此,我们要积极识变应变求变,科学研判“时”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讲究策略,辨证施治,深化改革,科学应对,化荆棘为坦途、变危机为机遇,趁势而上,加快推进期刊集团化、数字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坚持内容为王、加快融合发展在业内已经形成共识,在做好这两个方面的同时,我们还要做好以下两点。


一是完善岗位绩效考核,促进工作效能提升。目前国内大多编辑部还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及考核评价体系,致使岗位职责不清、员工积极性不高、潜力远未释放,编辑部整体效能低下。只有建设完善的岗位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到岗值班”和“居家办公”效能同等化,变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为我为期刊添光彩的股肱之臣。


二是单刊编辑部要做强、做优。出版传媒集团要做强、做大。新形势下,期刊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优胜劣汰法则显现,单刊编辑部要生存、发展,必须努力做声誉好、质量高、发表快、传播广、影响大的专家学者高度认可的期刊。出版传媒集团在统筹调配刊号资源,合理布局期刊专业方向的同时,要深挖出版业的延伸服务,尤其要深挖知识服务板块业务潜力,构建“刊-网-号-端”四位一体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出版传媒集团将以此次疫情危机为深化改革的契机,在内容为王、融合出版、管理效能等三个方面重点发力,逆势而上,争创一流,努力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煤炭科技信息服务提供商。


后疫情时代,期刊业的转型与创新未来可期!

周志懿: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总编辑

期刊业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必须顺应移动化、互动化、专业化、平台化、视频化的发展潮流


对于全国期刊业如何化危为机,我有两个建议:


一、要有战略思维,观大势


在全球共同抗击疫情的背景下,期刊业要保持战略定力,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问题,观大势。经过多年的供给侧改革,我国经济结构已经进行相应转型升级,市场环境与经济活力已经今非昔比。即便受到疫情冲击,但这种影响依然是短期的,经济长期向好的势头没有改变,这是期刊业继续向好发展的基本前提;其次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中国国内疫情控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随着境外疫情的爆发,中国反而成为全球疫情的“诺亚方舟”,这为迅速复工复产,恢复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秩序创造了条件,期刊业的正常运营不会受到长期影响;再次期刊业的发展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必须顺应移动化、互动化、专业化、平台化、视频化的发展潮流,战略定位上必须重新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基本问题,战术定位上必须解决如何到达、如何影响、如何开发这三个基本的逻辑。


二、要有发展思维,抓机会


面对疫情影响,期刊业必须树立发展思维,从危机中寻求机会,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首先是练内功的机会。同样面临疫情,《中国新闻周刊》《财新周刊》《人物》等时政期刊媒体以及一些医药卫生类期刊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深入疫情一线挖掘深度的、专业的、与读者高度共情的内容,反而逆势大突围,影响力大增。疫情也为期刊媒体提供了一个闭关期,一方面积极寻找内容爆品的突破点,一方面抓紧机会搞好内部培训,推进新媒体化,打造不同方向的互联网“云”平台。《中国名牌》杂志在疫情期间就利用这一时间窗口,升级中国名牌网,打造内容共享平台、智库共享平台、传播分发平台,策划“品牌战‘疫’”公益海报征集行动,出版《品牌战“疫”》企业专刊,上线“品牌战‘疫’名家讲坛”,得到企业的热烈响应,社会、经济效益实现双丰收。


其次宅经济的机会。宅经济催生的新型消费,成为消费市场的新增长点。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二月份,全国实物商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1.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5个百分点。疫情使宅经济形态进一步放大,读者宅的时间越长,反而为期刊阅读及期刊打造的云平台阅读、互动、消费提供了新的动能。期刊媒体应该抓住这一机会,咬住目标用户大做“宅”字文章。疫情期间,《中国名牌》顺应视频化的趋势,开始采购直播设备,搭建直播平台,拓宽视频产品体系,朝品牌专业视频化方向发力。


三是新基建的机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线上培训火爆,各类网上云平台大显神通,服务机器人在医疗、配送、巡检等方面大显身手。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内涵更加丰富,涵盖范围更广,更能体现数字经济特征,能够更好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随着新基建按下快进键,双重因素叠加,一是将进一步促进期刊媒体的数字化建设,二是为期刊媒体提供了新的经营方向。疫情期间,《中国名牌》按照中央基调对新基建的七大领域排名前二十位的上市公司进行逐一梳理,研究分析,志在形成系统性的品牌研究报告,既助力企业品牌专业化建设,客观上也挖掘与培养了自己的潜在客户资源;三是品牌化的机会。新的时代背景下,跳出媒体办媒体已经是一条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品牌化运营更是一条发展的捷径。自国家设立中国品牌日以来,品牌成为发展的新风口。我国的期刊媒体大多品牌悠久,内涵丰富,历史上曾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与公信力,如能借机将期刊媒体的品牌IP转化为发展的动能,则必能为期刊的发展再上一个层级。


后疫情时代,期刊业的转型与创新未来可期!

刘玉龙: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常务副主编、中国期刊协会

着眼5G等不断更迭通信技术给期刊编辑带来的机遇,改变编辑工作各环节,改变期刊出版内容


新冠疫情对众多行业都带来影响,对期刊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疫情对期刊最大的影响,在于编辑团队不能面对面线下组稿、采编、互校、排版、纸质印刷、发行、传播等等。改变现有采编模式和流程,在这些方面都有“化危为机”的可能。


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突破:


一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扩大线上采编。其实,期刊业早已进入互联网采编的时代,只是在策划、编辑校对、排版、纸质印刷、发行等环节还需要人员近距离实物交互工作。借疫情影响之机,大力改变过去的采编模式,更多地利用互联网,利用网上办公来解决;


二是减少纸质印刷,扩大电子出版规模。现在期刊纸质发行量逐年下降,有的期刊只印几百本,而且未来不太可能再有什么印刷奇迹发生。不如减少纸质印刷,增加电子订阅,出版日期不要以印制时间为限;


三是要着眼5G等不断更迭通信技术给期刊编辑带来的机遇,改变编辑工作各环节,改变期刊出版内容。

利用先进的音视频等通信技术,改变“面对面”的模式,提高编辑线上工作能力。出版内容上,不仅仅局限论文文字和图表,可扩展到视频、实验场景等。


后疫情时代,期刊业的转型与创新未来可期!

陈晓峰:《科技进步与对策》编辑部主任,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研究生

疫情使我们学术期刊从业者深刻认识到学术期刊向全面数字化转型方向发展的必要性


在此次疫情期间,由于身处疫情中心武汉市,经历了到目前为止两个多月的封城,对于我们学术期刊而言最大的困境是期刊不能正常交付印刷出版。由于涉及期刊生产的稿件排版、编校和拼版环节一直以来主要依赖于线下,以纸质稿件的形式完成,此次受疫情的影响非常大。


目前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建设大都集中在投审稿环节和网刊传播环节,而编校生产阶段的数字化转型还十分滞后。大多数学术期刊编辑习惯于纸质校对,与排版员之间需要多次反复核改,编校占据了编辑大量的时间精力,期刊出版的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此次疫情之中,我们省很多同行在积极讨论在线云排版这种模式可行性,因此我所在湖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青委会发起组织了多场网络研讨会,邀请了全国三家知名的期刊技术服务商和实际在使用他们系统平台的多家编辑部,就在线云排版引入到期刊出版流程,实现期刊全面数字化转型做了经验分享。


其中就各平台系统的功能性、稳定度和性价比做了深入的探讨,各技术平台都有其特色优势也均存在一些不足,同时也对智能编校系统引入到出版环节做了判断与展望。


最重要的是此次疫情使学术期刊从业者深刻认识到学术期刊向全面数字化转型方向发展的必要性,这也是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必须下大气力投资人力物力去建设的。


后疫情时代,期刊业的转型与创新未来可期!

赵婧: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知识服务事业部副总经理


坚守内容为王、品质至上的理念,加大优质内容产出


在此次疫情中,科技期刊传统的出版和传播方式凸显劣势。一方面,期刊出版周期由于传统生产环节的瓶颈而进一步延长;另一方面,一些围绕新冠病毒的重要研究成果由于缺少快速的传播渠道而不得不选择在境外媒体首发。在新形势下,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科技期刊亟需改造传统的出版手段,提升学术文献的信息化传播能力,科技期刊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作为中国现代印刷与现代传媒技术革命的开创者与领导者,方正电子深知技术手段对于推动传统行业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性,近年来一直和中国科技期刊界的同仁共同探讨,打造符合中国科技期刊特点的“科技期刊数字化生产和学术传播一体化解决方案”。


在出版过程数字化升级方面:智能结构化排版实现协同编校、全流程生产过程管理,在提升出版效率的同时,形成多渠道对接的数字产品,形成细颗粒度的XML文件,为内容深度挖掘奠定基础;方正智能审校系统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减轻编辑繁琐的工作量,实现出版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在文献内容传播方面:以XML数据驱动“生产即发布”的出版,支撑单篇、整期、虚拟专辑的实时发布;支撑增强出版、全媒体出版,实现传播手段和渠道的多样化;借助用户画像、知识图谱等技术通过精准推送服务,实现传播方式从内容的被动检索,转变为终端用户的主动触达;支持用户行为、运营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自主定价、发布策略,实现内容自主运营。


在支撑学科集群建设方面:

通过专业领域的专题服务,借助用户画像等技术手段,构建以学科为纽带,支撑专业期刊集群的精细化运营,最终为作者、读者、产业、单刊和刊群本身提供知识服务。


方正电子希望期刊界更多的同仁们可以跟我们一起探索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路径,共同面向建立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标,开放合作,包容创新,通过期刊出版流程的重塑,运营模式的革新,打造科技期刊新生态。


小福团摘编自期刊强国《后疫情时代,期刊业的转型与创新未来可期!》。


来源 | 期刊强国


版权保护声明:

本公众号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可能会对内容做部分删节修改。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本号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小福团联系。


后疫情时代,期刊业的转型与创新未来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