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歡歡爸爸
大多數父母在養孩子的時候很寵孩子,不捨得讓孩子吃一點點苦,當孩子提出要求的時候也會盡力去滿足,對他們所做的不良行為,也會很縱容。
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檔節目中,談到過父母在教育孩子常常會陷入的誤區時,曾講過:人在早年,吃得苦越多,他的承受能力越好,尤其是家裡面有兒子的,千萬不能百依百順,很多逆子都是寵出來的。
李玫瑾教授還在節目中舉過兩個對比例子,也很貼切:
“男孩3、4歲跟你鬧,他能夠怎麼跟你鬧呢?無非就是在地上打滾。可是等他14歲的時候,這個孩子還是跟你鬧,他又會怎麼和你鬧?第一,他離家出走;第二,他跳樓自殺,還有就是服毒自殺。
我身邊就有這樣一個例子,我朋友的孩子從小脾氣就很差,在很小的時候,只要不開心就會大聲叫嚷,甚至還會摔東西、罵人。可是我的朋友覺得孩子還小,所以對這個問題不是很重視,覺得不打緊,等到孩子稍微大一些自然就會好了。所以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我的朋友選擇視而不見。
可是等到孩子長大一些的時候,這些不良的行為不但沒改掉,反而變本加厲。不但經常和老師對著幹,而且還經常逃課跑到網吧打遊戲,成績一塌糊塗。這個時候我的朋友後悔了,可是孩子的壞習慣已經根深蒂固了,已經很難再改過來了。
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對他們進行正確引導是很有必要的。俗話說得好:“3歲看大,7歲看老”,孩子在3-6歲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這個時候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為的時候,家長絕不能縱容姑息,要採用正確的教養方式,幫助他們及時改正。
李玫瑾:孩子如果有這4個行為,該打就要打,長大後想改都來不及
1. 發脾氣、扔東西
孩子在擁有自我意識後,會進入到一個“初期叛逆”,這個時候的孩子會採用扔東西、發脾氣等方式,還宣洩自己的不滿或者生氣,也可能是因為這個時候孩子沒有很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只能用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這個時候,家長儘量不要用“打罵教育”來處理,試著先讓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再讓孩子明白這樣做是不對的,這樣孩子會容易接受一些。
2. 得不到就威脅家長
小孩子都是很聰明的,也會看人眼色,知道家長非常疼愛自己,不捨得讓自己哭,所以他們總是會用威脅的方式來得到自己喜歡的東西。
這個時候家長對於孩子的要求就不能一味的妥協,面對合理的要求,家長可以滿足;可是面對不合理的要求,一定要拒絕。
就像我們生活中總是可以看到,孩子想要買玩具,可是家長不同意,孩子就會賴在地上不走,而且還會撒潑打滾,任憑家長怎麼拉都拉不走。
家長在這個時候大多數都會選擇妥協,滿足孩子的要求,可是這樣就會被孩子發現空子,以後會這樣樂此不彼的威脅家長。
所以當家長面對孩子這種行為的時候,必須要嚴肅的告訴孩子,你用這種方式威脅我沒有用,這樣孩子就不會使用第二次了。
3. 沒規矩
中國一直都是個禮儀大國,很重視規矩這方面,所以經常說 “無規矩不成方圓”,所以當孩子發生沒規矩的不良行為的時候,家長要及時制止。
比如吃飯的時候,孩子會敲碗筷;在公開場合大吼大叫,這些行為都是不禮貌的,家長必須要進行引導和教育,否則等到孩子長大後,就很難改正了。
4. 不尊重人
大多數的父母現在因為工作很忙,所以把孩子託付給爺爺奶奶帶大,“隔輩親”可不是說說而已,要知道老人生怕孩子受到一點點委屈,所以無限的溺愛孩子,孩子無論要什麼都會給買。
可長時間下去,就會養成孩子驕縱的性格,覺得自己可以呼風喚雨,想做什麼都可以,甚至稍微不順心就會打人。當孩子有這種不尊重人的行為,家長一定該打就要打,不能姑息。
你家若是出現以上4種情況,家長要及時糾正,適當時候,該打就要打,這樣孩子才會養成良好的性格。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不良行為,這個時候家長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為了不讓孩子養成不好的性格,家長要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教育方式,可是對於沒有經驗的父母來說,會感到力不從心,這個時候推薦家長不妨藉助一下書籍的力量。
今天給大家安利一套性價比超高的書籍:《正面管教》、《聽孩子說勝過對孩子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好父母不吼不叫》、《好性格讓孩子受用終生》。
5本書貼近生活案例,幫助你正確的引導孩子,解決孩子自私、厭學、孤僻、自卑、敏感、蠻橫等一系列問題,不吼不叫把話說到孩子心裡去,讓你的孩子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