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看到很多泉友对古鉴君的评论里有一些铜元的图片和信息,对我也是有点启发,这篇文章我将写出《清末铜元的销售与流通》供各位泉友参考。
首先,这篇文章较官方出文,是首都博物馆王显国老师的文章,数据上接近史实,不会出现瞎编乱造,如果影响到某位“国宝帮”的利益,还望海涵。当然也是对民间百姓的一种科普。
古鉴君觉得根据史实撰写的资料才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不能光听某人的嘴上历史。反正我见过的古玩商寥寥数人是朴实无华的,当然也是行业特性。大家还是多看看这些文章,最起码自己的有点文化,要不然被人当傻子忽悠都不知道。
天下太平镇楼
正文:铜元是清末主要的流通货币之一。1900年,广东省仿照港澳铜仙,试铸铜元,并大获成功。于是,福建、江苏、安徽、湖南、湖北等18个省相继开设铜元局,制造铜元。截止1906年,各省铸造铜元总额折合当十铜元128.6亿枚。铜元大量铸造与流通,对清末货币政策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拟利用清末档案、史料等对铜元的销售、地区间流通情况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铜元的销售
清初,政府所铸制钱,一般用于搭放兵饷,也有些发放户、工部款项,通常作为货币直接进入市场流通。清末铜元的流通与制钱较大的不同。虽然铜元是法定货币之一,但对铜元局而言又是一种商品,可以带来较大利润的特殊商品。铜元局以白银支付购买机器、工料等费用,铸出铜元后,再将其销售出去(即按照一定的比例兑换成白银),以白银衡量铜元的价格及清算利润。因此,铜元的销售是维持铜元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
铜元铸造之初,铜元的铸造和销售分属不同的机构。铜元局铸造出铜元后,由各省官钱局(其中广东是善后局)销售。官钱局主要承担发行官票,经营存款、贷款及汇兑等业务,清末时增加了销售铜元的业务。官钱局以低价从铜元局批发铜元,再以高价兑换给商民,以赚取利润。如1904年,根据《申报》记载,铜元局发放给官钱局,每两白银兑当十铜元五十枚;而官钱局兑换给商民,每两纹银“只一百十四五枚,其间余三十五六枚,合制钱三百五六十枚,官钱局之获利,亦不可为不厚。”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后,因各官钱局拖欠铜元款项,影响了铜元的生产,于是度支部令各铜元局收回销售权,此后产生和销售铜元均归铜元局办理。铜元销售的形式多样,一般设立转运局外销、门市零兑和批发给商贩等三种。
清代(光绪26年)广东省造光绪元宝每百枚换一圆(广东一仙)铜元正、背,直径28毫米
第一,官方设立转运局外销铜元。清末,为了铜元的销售,有些省份(广东、浙江等)设立转运局,专门负责铜元的运输与销售。1905年三月,浙江铜元局一次就给转运局四百万枚二次六百万、三次三百万。三次运了一千三百万枚,共兑银合洋十四万九千八百八十元。更有意思的是,铜元在各地居然还以后差价!!!
第二,各地设立门市兑换(像极了今天的商业银行)。清末铜元短缺,各省所出铜元广受欢迎,各省所铸铜元首先满足本地需求。1905年后出现滞销,各省有交通便利处增设分局(有点邮政储蓄全国乡镇扎点的意思),后来商铺、盐场都可以兑换。
封建统治这些白银都进了皇家口袋(倒也不是,列强侵华时清无能赔偿的都是白银)。
第三,批发给商家销售(俨然让我感觉到了蔬菜批发的既视感)。各地铜元价格不同,贩运有利可图,于是一些商家贩运铜元牟利。所以在当时1905年后,铜元滞销。是不是出现通货膨胀,变得不值钱了吗?商领四百六十万枚当十铜元,每洋十元兑八百七十三枚(1元换87枚)。1902年福州每洋银一元兑换当十铜元九十九到102枚,运到上海兑92枚至95枚。江苏兑88枚、江北兑80枚。商家看到了商机啊!!!江北的铜元最值钱,福州价低。如果我是商人,拿着102枚去江北80枚就换一块先大洋还能剩22枚。(好想去清代当个商家啊)
今天就写到这里,下一期《铜元地区间的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