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原著小说中的主线人物徽柔公主与梁怀吉,都于近期在剧中上线,这当然带起了不小的热度。
无论后续剧情中有着怎样的改写,公主与李玮婚内不和、公主夜扣宫门引发朝臣上书、以及徽柔终身受困于这场不幸婚姻等历史事实,都不会有大的偏差产生。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悲剧。
悲剧,就是将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人们会看悲剧,是因为哪怕明知结果注定是毁灭,也不能抵抗毁灭前那些美好事物所传达出来的吸引力;是因为对美好事物有种执着的追求,因为我们不愿见其毁灭,所以我们将眼睁睁见其毁灭,以此寻求今后如何避免美好事物毁灭的良方。
公主因与李玮婚内不和而毁坏了宫门不得夜开的规矩,再加之公主婚内不敬婆婆丈夫的名声,惹得群臣上谏,非得宋仁宗给李家、给天下一个交代不可。
在臣子这股力量下,宋仁宗不得不将公主身边熟悉的人调走,包括怀吉;当发现公主痛苦到多次自杀的地步,宋仁宗又将怀吉召了回来,但这一举动受到谏臣们的持续上书,其中态度最激烈者当属司马光。
以至到了后面,宋仁宗又遣走梁怀吉,使和离的公主与李玮再度复婚,让已经被折磨到精神恍惚的徽柔度过了荒凉的最后七年。
剧中尚未演至这一段,书中却早已定下了结局。
很多的读者义愤填膺:
“这还是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吗?他居然是个恶人 !
司马光为什么这么冷酷无情没有人情味啊!
为什么这些臣子要多管皇帝的家事,他们为什么这么闲,没有正事吗?
明明没有司马光多事,他们就可以好好地活下去了啊。”
以上讨论,是相关情节最多的一类看法。
徽柔公主善良可爱,在极小的时候便会为父亲祈福,希望在仁宗生病的时候以自身代过;在看见贫穷小孩卖东西时便会将其货物包圆;在遣送侍女时衷心祝愿每一个人都尽可能得到幸福,除了她自己。
试问,哪一个不缺乏共情能力的读者,不会为徽柔公主的悲惨际遇而痛心伤情呢?愤愤然反问怎么会有人狠心去摧毁掉她的一切呢?
司马光一次又一次因公主之事向仁宗施压,让仁宗不得徇私包庇,公主事件处理的最终结果也终如司马光所愿,于是为公主鸣不平的众读者便将炮火对准了司马光。
表面上,司马光是万恶之源,没他这临门一脚,公主与怀吉根本不会迎来这一悲剧。但当我们冷静下来想想,他的存在真的是错吗?若是没有司马光这样的人,当时的社会怕是会有更多的悲剧。
仁宗最大的优点就是广开言路,听取谏臣的意见。因此,仁宗时代,是一个巨星璀璨的时代。
无论是欧阳修、范仲淹、晏殊、包拯还是后面的王安石、苏轼,还是唐宋八大家其六人,无不敢想敢言敢做,这皆得益于仁宗促成的风气。
要知道,偶像效应不仅只出现在我们这个时代,而是会随着历史一直长存。当时的宫廷天家,就是所有人效仿的对象。
张贵妃受宠,张贵妃爱吃金桔,一时之间搞得所有人都追捧金桔,颇有当年荔枝因杨贵妃而变珍贵之势。
所以皇族的一言一行,皆起着榜样的作用。若是榜样坏掉了,上行下效,民间岂不得乱套?
皇帝自己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半夜腹中饥饿想吃羊肉,依然忍着,就是怕民众知道了跟着效仿,使得羊肉涨价,也使宫中添了浪费。
有这个意识的皇帝,才称得上“仁宗”。
但我们终归明白,人无完人,仁宗再仁厚,也不会终生不犯错,因此他就需要行为的监督者,也就是他的谏臣们。
仁宗与他的谏臣让天下人知道,哪怕是站在权力顶端的人,也是不能随心所欲的,人人都会受到约束。看起来皇帝一家之事是家事,其实更是国事。
天下人不会明白徽柔公主这幢离他们遥远的婚姻背后有多少不足以为人道的委屈,他们只能看见已经发生的大事件:公主结婚了,公主犯禁夜闯宫门了;皇帝开始处理这件事情了。
假如仁宗包庇下公主,置群臣反对于不顾,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假如仁宗拿出我们眼中身为皇帝的“霸气”,处罚或罢免所有因此上书的众臣,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大家会知道,他是一个专制的君王,比起广开言路,他更喜欢我行我素、闭目塞听。
大家会知道,坚持道义挑战权威,只会让自己凉凉,却不会为改变社会做出一丁点儿的贡献。
大家会知道,有权力,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那么直言敢谏的大臣将生不逢时,受尽排挤;擅长阿谀奉承的鼠辈平步青云,同时打压有识之士;有权势的人恃强凌弱,弱肉强食;落魄受冤的人有心无力,无处昭雪。
或许徽柔公主的人生因此得救了,但民间无数个无权无势的普通女儿们,可能就断送了人生。
因而,错得从来不是指责公主夜扣宫门的司马光。
那么公主是时代必然的牺牲品吗?
当然也不是。
错的是赵祯,错的是一个父亲,一个让自己的一厢情愿,就盖过了女儿心中真实择婿标准的父亲。一开始,他就不该选定这桩婚姻。
与其说徽柔公主是封建王朝的悲剧,倒不如说是包办婚姻的牺牲品更恰当。
至于司马光,他砸了缸,却与这个锅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