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以看出人们的气节"。这句话,用在中国人身上,最为妥帖。
中国人的命运跌宕起伏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篇血泪史。从1840年6月的鸦片战争到《南京条约》,从《虎门条约》到《辛丑条约》,从火烧圆明园到大屠杀......
这一千多条的不平等条约、这近百年来遭受的欺辱折磨,铺就出了中国近代百多年贫穷落后屈辱挨打的血泪史。我国的锦绣河山被分割的支离破碎,我国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百多年间,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而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面对种种的磨难考验,国人没有退缩,没有任人宰割,没有自暴自弃,国人有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不屈胸襟,有的是百折不挠不可战胜的精神与抗争。
面对过往不必逃避,因为铭记过去才能进步。忘记则意味着背叛,中国人从来都不是自欺欺人的主儿。这一点,就连一直被诟病的腐朽懦弱的清朝政府,在某些方面的做法也是可圈可点的。
清朝的护照,心酸中透着硬气
提起清朝,多数人都会唏嘘不已,更有甚者甚至咬牙切齿,恨不得穿越过去踩上几脚给上几个巴掌,顺便从耆英和伊里布手里夺回签订《南京条约》的那只笔方才能舒坦!
提起护照,多数人并不陌生,现在人出国旅游或者居留所必须出示的合法证件,它是去往其他国家的门票,也是出门在外得到相应保护和尊重的凭证和依据。
国弱的清朝和护照,腐朽和现代,这两样元素的碰撞,乍一看不免让人有些忍俊不禁。在现代人的印象里,清朝政府是腐朽的,是软弱无作为的,是闭关锁国的,所以很多人不禁会疑问,腐朽落后的清朝竟然也有护照这么现代化的东西吗?
事实上,中国的第一本护照恰恰就出现在清朝末年。
一百多年前,对自己经济和政治实力过分盲目自大的清政府为了进一步维护和巩固其的封建统治实施了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直接导致了中国当时经济军事水平的大幅度下降和落后。
1840年6月,海对岸的西方列强为了打开中国贸易的大门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用大炮轰开了国门,对中国正式发动了鸦片战争。
1698年,腐朽无能的清朝政府碍于与西方强权各国的不平等双边条约,在当时社会环境的逼迫下极不情愿的被迫授权驻中国境外的领事馆或海关为中国人办理第一本护照——信函式集体护照。
该护照最大的特点就是形似报纸,因为当时的制作技术有限,该护照没有照片,没有封皮,仅仅以纸张的形式呈现,纸上详细描述了护照持有人的姓名、年龄、身高、性别、外貌、工作等等的详细信息。
由于所描述的甚多且要求详细,所以就导致了护照面积变大。1899年9月1日,驻美公使伍廷芳曾颁发的一张护照就有长87厘米,宽56厘米那么大 。
当时的护照基本都是以报纸的大小呈现,而它的作用却远远比不上一张报纸。晚清政府所颁发的护照告诉人们:不是所有的护照都可以享有相应的权利和待遇。
形似报纸,实似废纸。这一切都归结于清政府当时的弱小无能。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被嘲笑和轻视。
因清政府弱小无能,在当时的国际上没有地位,导致护照不被外国使馆承认,这就给当时的护照持有人带了种种不便甚至屈辱。更有甚者,出国后被直接扣押而回不来也大有人在。简直是处处碰壁处处屈辱。
可即便是这样,当时护照上却依然印着一句让国人感到十分振奋且温暖的话,仅仅27个字,却霸气十足:"持护照过境时,请立即检查放行,按照约定给予保护,不要为难阻止"。
虽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但毕竟还是印了,毕竟没有在门脸上说摇尾乞怜的软骨头话儿。俗话说:头可断,血可流,士不可辱。
这27个字,礼貌中不失气节,强硬中不失风度,即便当时清政府已经被欺辱的直不起腰,但在护照上,却极力的维护着一个大国的尊严及国民的人权,心酸又霸气。抛开过往暂且不提,这一点,是非常的可圈可点的。
当时的清政府是以命令的口吻而不是恳求,将这二十七个字印上。因为负责刊印的并不是腐败无能的皇权。
在众多清朝官员中,有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气节的大臣们大有人在。比如:左宗棠、冯子材、邓世昌、林则徐、关天培、丁汝昌等等等等。他们就是当时的中国脊梁,中国气节。
"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以看出人们的气节"。中国从来都不缺少铁骨铮铮的脊梁。中国人从来都不缺少民族气节。清朝护照的遭遇,心酸却也硬气,不管怎样,只要脊梁还在,气节还在,那星星之火就依然可以燎原。
落后就要挨打,尊严来自于实力
前苏联铁腕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先生曾在《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演讲中说过一句著名名言:"落后就要挨打"。对于这句名言,刚刚经历了百年屈辱史的我们有着切肤的疼痛与体会。
上至家国天下,下至街头巷尾,无一不是这样。想要获得尊敬之前,必须要有能力和实力。而中国人从来都不会在一个坑里持续性摔跤。
1949年10月1号,在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和英勇抗争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一刻,举国欢腾。从此,亚洲多了一个不屈不挠的国家,中国人民有了依靠,有了家。
今日的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与百年前的清朝简直是天壤之别,一同体现的便是中国护照在国际上的地位与日俱增。清朝护照的遭遇在国际上一去不复返。
"中国护照"这四个字现今已经成为被羡慕的代名词,因为这四个字不光代表着中国的日渐强大,还代表着背后的依靠和远离时的安心。
凭借着"中国护照",无论国人在哪,遭遇了什么,祖国都会第一时间接国人回家,而这一切已经在利比亚撤侨事件和也门撤侨事件中得到了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硬气,从来不只是说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