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誇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誇就誇吧,為何拿曹丕來比較

劉備誇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誇就誇吧,為何拿曹丕來比較

劉備革命尚未成功,但身體扛不住。夷陵之戰後,僅一年多的時間,便在永安白帝城去世。去世前,他專門把諸葛亮從成都召來,對他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劉備對諸葛亮說的這段話,後世普遍認為是劉備在“託孤”,也就是把劉禪託付給諸葛亮。劉備託孤的這段話,也是很有智慧的,他是採用先抑後揚,退一步說話的方式。先讚揚諸葛亮有極高的才幹,接著說自己的兒子不行。你能輔佐就輔佐,不能輔佐就乾脆取得代之。

劉備這個託付,體現著對諸葛亮極大信任,他完全是“以情動人”。這讓諸葛亮極為感動,一下就跪在地上,流著淚說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意思就是說,自己會竭盡全力輔佐劉禪,不管劉禪行不行,自己都會始終保持忠誠和貞節,至死不渝!

劉備誇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誇就誇吧,為何拿曹丕來比較

(劉備託孤)

不過,這裡有一個問題,劉備說“君才十倍曹丕”這句話,真的是在誇獎諸葛亮很有才幹,真的是為了“以情動人”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咱們來看看,劉備是怎麼看曹丕的。

很顯然,劉備是把曹丕看成是一個“亂臣賊子”的。

劉備其實早就想當皇帝了,但是他一直沒有稱帝。他為什麼沒有稱帝?就是因為當時的皇帝是漢獻帝。而劉備一直是宣揚“興復漢室”的。如果皇帝還是漢獻帝,而劉備已經稱帝,那他就是“亂臣賊子”了。也就是說,劉備稱帝的前提條件,必須是有人先當“亂臣賊子”。

事實上,劉備也是這樣操作的。當漢獻帝“禪位”給曹丕的消息傳來後,劉備對外宣佈的是,曹丕把漢獻帝給謀害了,因此他才要“替天行道”登基稱帝。

總之,在劉備的眼裡,曹丕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亂臣賊子”。

不但劉備是這樣評價曹丕的,連諸葛亮也是這樣評價曹丕的。諸葛亮曾說:“曹丕篡弒,自立為帝,是猶土龍芻狗之有名也。”

由此可見,劉備君臣都是很不齒於曹丕的。

劉備誇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誇就誇吧,為何拿曹丕來比較

(漢獻帝)

既然劉備君臣都是很不齒於曹丕的,為什麼劉備卻拿諸葛亮和曹丕相比呢?

會不會有一種可能,無論劉備對曹丕的評價,還是諸葛亮對曹丕的評價,都是他們對外宣佈的話,而不是他們私下裡說的話。他們私下裡說的話中,兩人對曹丕的評價都是很高的呢?

我覺得這種可能性是很小的。劉備是一個城府很深的人,作為一個君王,他絕對不會對另一個大臣推心置腹。就算是對他的兄弟關羽、張飛,他也不是什麼話都會說。能藏著的話,一定會藏著。

所以說,劉備就算單獨和諸葛亮說話,也不會對曹丕作很高評價的。

再說了,劉備白帝城“託孤”,這件事情是大張旗鼓進行的,是搞得天下皆知的,是對外的。既然是對外說的話,自然不會改變對曹丕的評價,曹丕依然只能是一個“亂臣賊子”。

劉備誇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誇就誇吧,為何拿曹丕來比較

(曹丕)

既然曹丕是一個“亂臣賊子”,劉備為什麼還要拿諸葛亮來和曹丕比較呢?難道諸葛亮不生氣嗎?

其實,諸葛亮還真的沒法生氣。因為劉備說話是很有藝術的,他說的是“才”,他是拿曹丕的“才”,來和諸葛亮的“才”比較。說諸葛亮的“才”比曹丕的“才”厲害十倍。而不是說曹丕的“德”與諸葛亮的“德”怎麼樣。

但是,我們知道,古代在“才”與“德”兩個問題的比較上,是把“德”放在第一位,而把“才”放在第二位的。所謂“天下有德者居之”,講的就是得到天下,靠的是“德”,不是才。

既然得天下靠的是“德”,顯然,劉備對諸葛亮說的這句話,就不是讚揚諸葛亮,反而是提醒諸葛亮。提醒諸葛亮什麼呢?就是說,不錯,你確實才幹上比曹丕高上十倍。但是,你可不能就因為這樣,便學曹丕那樣“無德”,學著他的方式篡位啊。

而諸葛亮顯然也聽懂了劉備的話,立馬就跪在地上說自己將“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諸葛亮的話也不含糊,不但說了“忠”,還說了“貞”,“忠”是對君王的,“貞”則是對自己的。意思是說,你不用提醒,這也是我自己對自己的要求。

劉備和諸葛亮的對話,實際上就是他做出的一個面向天下的給諸葛亮的合約。而這個合約,也就把諸葛亮死死地鎖住,諸葛亮不敢再有任何非分之想了。

(參考資料:《三國志》《華陽國志》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