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最早上報」的她到確定人傳人的他,我們經歷的太多

她,

您可能不認識,

她,

也和其他白衣天使一樣,

她,

現在依然奮戰一線。

她很忙,

接受採訪的時間一拖再拖,只是叫記者“等通知。”

1月30日中午12時9分,她說:“你可以來了。”

記者丟掉炒了一半的菜,騎上摩拜趕到她所在的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北省新華醫院),等了十分鐘,她從病房出來。

從她到他,一路走來我們經歷了太多太多...

疫情「最早上報」的她到確定人傳人的他,我們經歷的太多

張繼先的工作證,照片下面印著四個鮮紅的字:共產黨員

張繼先,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科主任,54歲,個頭不足1米6,話語輕柔,一雙疲憊的眼睛透出和善。然而,就是這位溫和的女醫生,一個月前最早發現這場疫情的苗頭,並和院方一起上報。

疫情「最早上報」的她到確定人傳人的他,我們經歷的太多

7個相似病人4個來自華南海鮮

她判斷“這肯定有問題”

疫情「最早上報」的她到確定人傳人的他,我們經歷的太多

2019年12月26日,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張繼先前後收治了四名病人

2019年12月26日上午,醫院附近小區的一對老兩口因發燒、咳嗽看病,當時兩人是自己走到醫院來看病的,拍出來的胸部CT片,卻呈現出與其他病毒性肺炎完全不同的改變。

張繼先讓老兩口叫來他們的兒子做檢查,兒子沒有任何症狀,但CT一照,肺上也有那種表現了。

這一天,還來了一位華南海鮮市場的商戶,一樣的發燒、咳嗽,一樣的肺部表現。

“一般來說,一家來看病,只會有一個病人,不會三口同時得一樣的病,除非是傳染病。”張繼先給這些病人做了甲流、乙流、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衣原體、支原體等與流感相關的檢查,病人全部呈陰性,從而排除了流感。

張繼先頭腦中的疑團越來越大,12月27日,她把這四個人的情況向業務院長夏文廣、醫院院感辦和醫務部作了彙報,醫院立即上報給江漢區疾控中心。

12月28、29日兩天,門診又陸陸續續收治了3位同樣來自華南海鮮市場的病人,這一下就有7個一樣的病人了。

疫情「最早上報」的她到確定人傳人的他,我們經歷的太多

張繼先正在查看病人的肺部CT影像


疫情「最早上報」的她到確定人傳人的他,我們經歷的太多

這就是我們看到患病者的肺部CT映像

“這是我們從來沒有見到過的病,同樣來自華南海鮮市場的有4個病人了,這肯定有問題”,張繼先判斷。

7個病人,症狀和肺部表現一致,只是輕重有區別。張繼先敏銳地意識到情況不對,立即又向醫院進行了報告,並建議醫院召開多部門會診。

12月29日下午一點,分管院長夏文廣召集了呼吸科、院感辦、心血管、ICU、放射、藥學、臨床檢驗、感染、醫務部的十名專家,大家對這7個病例進行了逐一討論,影像學特殊,全身症狀明顯,實驗室檢查肌酶、肝酶都有變化,專家們一致認為,這種情況確實不正常,要引起高度重視。

追問到還有兩例類似病史患者,到同濟醫院、協和醫院去治療,留下來的地址也是華南海鮮市場後,夏文廣副院長立即決定:直接向省、市衛健委的疾控處報告。

12月29日是星期天,省、市衛健委疾控處接到報告後快速反應,指示武漢市疾控中心、金銀潭醫院和江漢區疾控中心,來到醫院,開始流行病學調查。

傍晚,武漢市傳染病定點收治醫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業務副院長黃朝林和ICU主任吳文娟來到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逐一查看了這7個病人,接走了6位病人,其中輕症三位、重症三位,那一家三口的兒子堅決不去金銀潭醫院,留在張繼先這裡繼續治療,今年元月7日病癒出院。

張繼先接受採訪時堅定地說,疫情發現越早越有利於控制。“我們現在感覺自己做對了!”

2月1日,記者多方求證,各方信源均證實是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最早上報疫情,並評價給政府及早監測疫情爭取了時間。

疫情「最早上報」的她到確定人傳人的他,我們經歷的太多

張繼先和團隊分析病人肺部臨床症狀

敏銳和防護意識

來自於“非典”時期的鍛鍊

疫情「最早上報」的她到確定人傳人的他,我們經歷的太多

在收治那一家三口住院時,張繼先在呼吸科病房隔出一塊與其他區域相對獨立的地方,建立了有9張病床的隔離病房。

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是離華南海鮮市場最近的兩家三級醫院之一。那6個病人被金銀潭醫院接走後,張繼先的呼吸科門診又陸陸續續收治了類似的病人。到元旦時,這9張隔離病床不夠用了。

從發現那一家三口起,張繼先就要求所有的呼吸科醫護人員戴口罩。醫院給他們科室批了N95專業防護口罩,“我們只有進入那個區域才戴N95,其他區域還是一般醫用口罩。”

與此同時,張繼先囑咐科室人員在網上訂購了30套細帆布的白色工作服,12月31日那天,這批被她視為隔離服的工作服寄到了科室。

自購的工作服被大家穿到了醫生白大褂和護士服的裡面。“不管怎麼說,我們多穿一層,對自己防護好一點。”這一套厚帆布的“防護服”一直到1月22日,鍾南山院士明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能夠人傳人,才完成它的使命。這一天,醫院給他們配備了三級防護服。

疫情「最早上報」的她到確定人傳人的他,我們經歷的太多

張繼先正在穿戴防護服和眼鏡,套上手套準備進入病房

元旦期間,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科的門診量開始激增,由原來一天100人左右,增加到230人左右,收的像7個人那樣的病人越來越多。張繼先他們去給其他呼吸道慢性病住院病人做工作,讓他們儘快出院,有的病人不願意出院,醫護人員就找各種理由勸說。

醫院處處小心,因陋就簡地把防護做到可能做到的極致。從最初收治那一批病人到現在,張繼先所在的科室做到了無一例醫護人員感染,無病人交叉感染。

張繼先說,對傳染病的防護意識生根於“非典”。2003年抗擊“非典”時,時年37歲的她是江漢區專家組的成員,每天的任務就是下到各個醫院排查疑似者。

“我從那個時候就有感覺了,什麼叫公共事件,什麼叫群體事件。”張繼先說,醫生看病,要問病人的住址、職業,這一下來了四個華南海鮮市場的,怎麼會沒有問題?“這就是‘非典’時期鍛煉出來的思維。”

疫情「最早上報」的她到確定人傳人的他,我們經歷的太多

防護意識生根於“非典”

2

病人太多 醫護人員太苦

“這次把一生的眼淚流光了”

原定採訪張繼先的時間是1月29日中午,記者出發時,接到醫院黨委書記邱海芳的電話:“您現在別來了,張繼先主任在病房大哭!”

1月30日,記者當面問起張繼先悲傷的原因,她說:“病人太多了,我們的醫護人員太苦了!”

疫情「最早上報」的她到確定人傳人的他,我們經歷的太多

採訪中張繼先數次落淚

1月26日,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成為第三批定點醫院,收治病人由醫院統一安排。病人太多了,必須按輕重緩急來統籌。

有的病人病情發展太快,手段用盡,還是走了,張繼先大哭;有時防護服快沒有了,口罩快用完了,張繼先大哭……張繼先說,這個傳染病,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的病人湧向醫院,從來沒有見過。

“我這次把一生的眼淚流光了!”這一個月來,睡眠嚴重不足,體力嚴重透支,她竭盡了全力。

痛哭一場,她又一頭扎進病房,那裡是容不得她一絲馬虎的戰場。

疫情「最早上報」的她到確定人傳人的他,我們經歷的太多

張繼先返回一線的背影

接受完短暫的採訪,張繼先又一頭扎進病房,

那裡是容不得她一絲馬虎的戰場,

只留下一個匆匆的背影。

張繼先,

向您致敬,

親愛的白衣天使!

疫情「最早上報」的她到確定人傳人的他,我們經歷的太多


疫情「最早上報」的她到確定人傳人的他,我們經歷的太多

鍾南山在高鐵餐廳座位

1月18日

從廣州去武漢鍾南山為什麼選擇高鐵?

“1月18日,星期六:鍾南山院士從深圳搶救完相關病例回到廣州,當天下午還在廣東省衛健委開會時,便接到通知要他馬上趕往武漢。當天的航班已經買不到機票了,助手匆匆幫他回家收拾東西,直接到廣東省衛健委會場跟他會合後便匆匆趕往廣州南高鐵站,擠上了傍晚5點多鐘開往武漢的高鐵。春運期間高鐵票緊張,臨時上車的他被安頓在餐車一角。”

媒體有關鍾南山從廣州奔赴救災一線武漢的消息登出後,立即引發軒然大波:“這種級別的專家,這種級別的疫情不能臨時配個專機嗎?”

“這麼重大的使命,叫南方戰區派專機也值得!”

更有暑名郭德綱的貼子稱:不說派專機,派輛專車送老人家去不過份吧。合著讓老爺子坐高鐵,還只能坐餐車。”

以上這些意見都是出於善意,都有著俠肝義膽拔刀相助的正義態度。但不可否認的是這肯定是當時條件下最優的選擇。雖然鍾南山身為院士,又有過歷史上當過中華醫學會會長的前科,享受正部級待遇槓槓的。可他畢竟還是個看病的大夫!

派個專機?一層層請示彙報,半天也未準能有個準譜。

派個大奔專車?駕車路線全程約987.4公里, 7座及以下小客車收費480元,油費預計500元,時間差不多12個小時。

憑鍾南山的身份,求張飛機票不是什麼難事。從廣州飛武漢1個半小時打不住,但是上飛機總體時間還是比高鐵花的要多,去廣州機場、等飛機、然後從武漢天河機場到市區,這時間一算都不得了。欲速則不達,時間是最寶貴的。

顯然乘坐高鐵,是鍾南山最明智的選擇。從廣州到武漢1069公里,只用四個小時出頭。

至於什麼“上高鐵沒坐位,只能在餐車將就‘那更離譜了。記住!鍾南山登上高鐵正是傍晚五點多鐘趕上飯口,坐餐車一準是有關方面刻意的安排。媒體報道也表達的十分清楚“安頓在餐車一角。”

啥叫“安頓”?字典上寫得清楚:使人或事物有著落;安排妥當。

這一切都是為了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趕到現場,越早到達疫情中心就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時間就是生命!!!

疫情「最早上報」的她到確定人傳人的他,我們經歷的太多

鍾南山接受採訪

1月20日晚間

確認可人傳人,有醫務人員被感染

疫情「最早上報」的她到確定人傳人的他,我們經歷的太多

1月23日10時起

武漢封城

疫情「最早上報」的她到確定人傳人的他,我們經歷的太多

在採訪的最後,鍾南山還眼含淚水地表示,有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的,武漢本來就是很英雄的城市

從12月中旬李醫生群內同事之間的提醒到張醫生的疫情上報再到確定人傳人後的封城,

一直到現在感覺時間過了很久,

每一個暗淡的數字背後都是一個個家庭,

這一路走來,

我們經歷和付出了太多。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見識了很多感人的事蹟。特別是無數的一線醫護人員,她們當之無愧是最可愛的人,也是守護我們的英雄!

也致敬那些在為疫情一線救治病患服務的各行各業的英雄。

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什麼都有時間;最後才發現來日並不放長,很多人已經見過了最後一面。

人生最可怕的,也是最悲哀的就是用失去教會了有些人珍惜,可惜失去的卻永不回來。

加油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我們每一個人!

疫情「最早上報」的她到確定人傳人的他,我們經歷的太多

緬懷過去,

珍惜現在,

努力未來!

熬過了這次疫情,就去見想見的人,去想去的地方吧。

不要用學習或者工作忙碌當藉口,因為見一個人,去一個地方真的不需要太久;哪怕只是把想說的心裡話跟ta說說,哪怕只是一起散散步,也好過有一天說“如果當初”。

珍惜是每個人一生的必修課,可是偏偏很多人到了離開世界的那一刻都沒有及格過。因為總是以為自己去拼命追求的是最值得珍惜的,到頭來發現,真正值得珍惜的依然錯過。

所以希望熬過了這次疫情,願每個人都能學會珍惜現在,給自己一個自己想要的未來...

聲明:本文長江日報.央視新聞等綜合報道,在此致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