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請理解我這個“熊孩子”

爸爸媽媽,我不是想要“熊”

只是“熊”是我們探索人生的必經階段

相信很多父母都經歷過這樣的情景:

寶寶2歲前:乖巧懂事閃閃惹人愛

寶寶2歲後:不聽話、造反、發脾氣、撒潑打滾的架勢信手拈來,太難帶了,簡直就是家有熊娃,氣到內傷!

爸爸媽媽,請理解我這個“熊孩子”

沒錯,這就是傳說中讓父母頭疼的“可怕的兩歲”。西方有種說法叫“Terrible 2,Horrible 3,Unberable 4”,即可怕的兩歲,恐怖的三歲和忍無可忍的四歲。

今天小編就想和大家探尋一下這個令父母聞風喪膽的年齡的行為表現背後,究竟意味著什麼?

首先,我們來看看人的一生必然經歷的3個叛逆期:

爸爸媽媽,請理解我這個“熊孩子”

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並非呈現直線上升趨勢,而是穩定期與叛逆期交替出現中來實現成長,也就是“穩定--叛逆期--突破--再穩定--再叛逆--再突破…… ”的循環過程。孩子的叛逆期大致分為三個階段,不同的叛逆期表現出不同的個性發展和心理特點。對於叛逆期,父母需要有清晰的認知,並作出有效的應對手段。


根據1980年英國倫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同倫敦國王學院的精神病學家們給1000名3歲幼兒做的實驗觀察得出結論是:

這些3歲的幼兒言行準確預示了他們成年後的性格。卡期比教授還提出,一個人對3歲之前所經歷的事情會像海綿一樣吸收。


俗語有云:三歲定終身,意思是孩子3歲的性格就成形,到他老了都是這個性格。第一個叛逆期(也就是2~4歲)對性格的養成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寶寶叛逆期”孩子會出現什麼樣的表現?

破壞性強:摔東西、拆玩具、亂寫亂畫、撕書、故意把玩具丟的滿地都是

喜怒無常:翻臉比翻書還快,撒潑打滾隨時上演

逆 反:總是和父母說“不要”,越是禁止做的事情越要做

固 執:有自己的主意,什麼事情都要自己做

領地意識強:不經同意,不能碰ta的東西

爸爸媽媽,請理解我這個“熊孩子”

如果你家寶寶年齡在2~4歲,近期的表現符合以上說的大部分或者全部情況,基本是處於“寶寶叛逆期”哦!

“寶寶叛逆期”意味著什麼?

關於2~4歲孩子的心理狀態,美國兒科學會(AAP)總結為:

1.不斷意識到自我的存在

2.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3.開始出現挑釁行為,喜歡說“不要”“我的”

4.要求每個人都按照他的想法思考

5.無法通過講道理來溝通


寶寶叛逆期階段,孩子心理與身體活動能力增強,總想擺脫大人的約束,不斷的挑戰未知的底線,對於孩子的的各種“作”實際上是孩子獨立人格形成和自我意識成長的重要標誌。

爸爸媽媽,請理解我這個“熊孩子”

“寶寶叛逆期”父母應該怎麼應對?

深入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與動機:

1.語言表達能力弱,表達不清自己的想法——表現:喜怒無常

2.行為不能像自己預期的那樣執行,卻已經把自己當成小大人——表現:固執、喜怒無常

3.自我為中心,對全世界的認識侷限於自我——表現:逆反、固執

4.物權意識的建立,對自己的東西有強烈的佔有慾——表現:不準別人碰ta的東西


尋找有效應對的方法

在這個時間段,孩子開始有了自我意識,運動能力、記憶力、語言、想象力都進入最佳開發期,但由於表達能力、情緒管理能力、肢體協調尚不到位,無法表達自身需求,行為動作發生了困難,才會有變幻莫測的情緒表現。


爸爸媽媽,請理解我這個“熊孩子”

如果父母不能給予足夠的引導照顧,孩子會很容易沮喪、發脾氣,對性格和習慣的形成有一定影響。

不要在孩子有情緒的時候處理問題

孩子的心理反抗,也需要一個冷卻,安撫的過程,強硬的拒絕和暴力阻止,都不是一個聰明的辦法。當孩子在表達負面的情緒的時候,父母需要先安撫情緒,再折機說道理。

這一點,演員孫儷的育兒觀念值得被點贊。

“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傷的情緒發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不要說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勵他,那些大道理等他們情緒好的時候再去說吧……這些話寫給我自己的,哈哈哈哈,現在拍戲錄音師都會表揚我,嗓門變大了,有穿透力了……為什麼進步那麼大,是媽媽的應該都懂,還不是這7年練出來的。”


——演員孫儷

爸爸媽媽,請理解我這個“熊孩子”

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陪伴並多作鼓勵

要注意觀察,多與孩子交流。充分理解孩子要自己嘗試、獨立表現的要求,儘量多創造一些條件,使孩子的要求得到適當的或充分的滿足。

在相對安全的條件下,給孩子足夠的空間獨立做事,比如:穿衣服、刷牙、掃地……父母在旁邊不斷給予微笑和鼓勵,並在孩子表現愉快的時候,適當的教導動作和方法。

爸爸媽媽,請理解我這個“熊孩子”

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識,多讓他們做決定

平等溝通,儘量減少對孩子的直接否定。提前告訴孩子家長已經計劃好的安排,並用選擇題的方式讓孩子更自然的接受,同時照顧到孩子想要獨立做主的心理訴求。

爸爸媽媽,請理解我這個“熊孩子”

轉移注意力,讓孩子忘記難過的事

當孩子哭鬧的時候,可以拋出一些孩子喜愛的事物或者新鮮的事物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爸爸媽媽,請理解我這個“熊孩子”

培養習慣&立好規矩

這個特殊時期,要善於用規矩來約束孩子,比如吃飯要按時,飯前要洗手,玩具要整理等等。如果孩子已經形成了這些良好的習慣,也會幫助孩子在寶寶叛逆期相對平穩地度過。

爸爸媽媽,請理解我這個“熊孩子”

寶寶叛逆期總有過去的一天,對孩子來說,理解他們的想法感受,陪伴他們、尊重並有針對地引導他們才是度過terrible two最好的良方。

爸爸媽媽,請理解我這個“熊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