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是德意志帝国的首任宰相,被称作“铁血宰相”,是十九世纪中后期在欧洲政坛上的风云人物。
他心狠手辣,经常以铁血手段镇压各种叛乱,他也是一个可以在外交上纵横捭阖的翘楚,利用纵横之术,取得了很多的外交成就。中国的俾斯麦,顾名思义就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类似俾斯麦一样的人物。也许在中国历史上类似俾斯麦的人有很多,但是不得不说,与俾斯麦同一年代还被很多人称作中国俾斯麦的也只有晚清重臣李鸿章了。
李鸿章,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被世人称作“李中堂”,是晚清最为重要的外交大臣,也是当时最为出色的外交大臣,曾挽大厦于将倾,被慈禧太后称赞为“再造玄黄”之人,可见当时李鸿章对于晚清的重要性。那么李鸿章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并且还被人称作是中国的俾斯麦呢?
一、求学名师,仍需历练
关于李鸿章的成就,还得从他拜师学艺说起。身为一介书生,李鸿章自然是勤奋好学,勇于拼搏,不过在很多情况下,仅仅这些是不够远远的。一个人再怎么天资聪颖,如果没有适合的机遇,没有人生的引路人,也只能说他是在闭门造车,求路无门。
不过,千里马还是遇到了他的伯乐。李鸿章青年时曾求学于曾国藩门下,当时的曾国藩可谓是意气风发,正值仕途的鼎盛时期,这对于青年才俊李鸿章也多有教导。后来因为两人政见不和,李鸿章也就离开了曾国藩的门府,到他处求学。
后来正值朝廷用人之际,在曾国藩的支持下,李鸿章回到故乡开始创建了他自己的淮军,不过组建的淮军在与太平军的战斗之中却多次败于长矛之手。李鸿章非常想要建功立业,但是又不知道自己错在何处,于是写信投奔当时取得赫赫战功的恩师曾国藩。
然而曾国藩给李鸿章的回信中却委婉谢绝道:“少荃翰林也,志大才高,此间局面窄狭,恐艨艟巨舰,非潺潺浅濑所能容,何不回京供职?”其实当时曾国藩对于李鸿章的才能还是比较赏识的,“智大才高”并不完全是在嘲讽李鸿章。
李鸿章的确是有一些才能,但是当时的李鸿章太过于张扬,做事浮躁,急功近利,曾国藩希望李鸿章多加历练,日后再为自己所用。
二、小有成就,逐渐蜕变
经历了数次的磨难与失败之后,李鸿章的心性终于有所改观,从现实的残酷之中意识到了自己的缺点,渐渐地走出了属于他自己的一条路。因为受到鬼谷子纵横学说的影响,再加上前人林则徐和魏源等人的思想影响,李鸿章逐渐形成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思想。
他以外交手段与各国列强谋取利益,与洋人合作,购买洋人的武器来装备自己的淮军。当曾国藩的湘军在太平军面前节节败退的时候,淮军却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绩。此时的李鸿章,已经在复杂的社会之中磨练了几十年,做事圆滑,极擅说辞,在与洋人打交道方面小有成就。
这时候的李鸿章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他为人也
极为谦虚,不再像以前那般张扬,当时曾国藩对李鸿章的评价则是“才大心细,劲气内敛,大才可用。”从此,曾国藩也将李鸿章看作是自己的接班人,大力扶持李鸿章,使得李鸿章的淮军进一步得到了发展,最后成为曾国藩剿灭长矛的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三、继承衣钵,不辱师命
曾国藩临死之时,对李鸿章也是极为看重,他即使老眼昏花,病入膏肓,也没有忘记对李鸿章的谆谆教导。他不远千里将李鸿章召回自己的身边,将自己一生所学都授于李鸿章,并且他还鼓励李鸿章道:“少荃天资与公牍最相近,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也未可知。”
此外,曾国藩还极为强调李鸿章擅于外交,应充分发挥这一个优势。当时的曾国藩因为受到离世好友胡林翼的影响,已经意识到大清朝在军事和科技很多方面都落后于西方列强,引进西方技术已经是迫在眉睫。虽然曾国藩也曾组织修建工程,派出留洋学生,但当时的他终究只能看到开花,不能看到结果了,所以他将自己的遗愿交给了李鸿章,让李鸿章兴办洋务,学习西方的优秀文化,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
在曾国藩去世之后,李鸿章几乎完全继承了其衣钵,成为晚清的主要力量之一。他曾参加过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战役,也在后来镇压捻军起义中取得重大成就。他继承了曾国藩遗愿,领导起洋务运动,极大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是当时一场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运动。
总的来说,李鸿章的确是不辱师命。他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他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创立不久的北洋水师被称作是东方第一舰队,在亚洲位列第一,只是因为后来官员贪污腐败以及日本举全国之力购买了吉野舰,方才使得北洋水师在中日甲午战争之中全军覆没。
四、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在甲午战争中,李鸿章所器重的丁汝昌和邓世昌等人,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即使战败也没有给日军留下自己的战船。即使可以苟且偷生,也没有选择投降敌人,可见李鸿章知人识人,如果不是制度的限制以及阶级局限的话,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也许可以打退敌人,自然也就没有后来的《马关条约》了。
在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之后,淮军的很多驻地也相继失守,北京城已经岌岌可危。这时候,慈禧太后完全慌了,她没有想到李鸿章的军队会败得如此之快。她在中日决裂之前想要从自己的六十大寿之中调出百万两银元支持淮军,但也为时已晚,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如果不是这样腐败的朝廷,北洋水师又何至于全军覆没呢?
帝国主义的铁蹄已经逼近北京城,慈禧太后等朝廷主要势力开始慌了,为了避免首都沦陷,朝廷派出了与日本议和的队伍,不料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却不承认朝廷派出的议和队伍,说清朝只有李鸿章方才有资格与日本议和。慈禧太后等人无奈,只能派出李鸿章与之议和。
当李鸿章到达日本之时,首相伊藤博文以非常隆重的仪式来欢迎李鸿章,开口不提议和之事,倒是李鸿章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道理开始讨论议和之事。通过据理力争之后,双方的谈判陷入到了僵局。后来李鸿章在日本遇刺,被射瞎一只眼。
这时日本方面开始慌了,俄军在东北边境已经蠢蠢欲动,日军所发动的甲午战争已经不能继续打下去了,而李鸿章又在日本受伤了,日军不能继续拖下去了,于是就加强了侵略的脚步,直逼北京。李鸿章即使知道俄军的动向,但是通过之前他请求英俄调停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之后,自然不能寄希望于俄国人,再加之北京城已经岌岌可危,最
后他还是与日本方面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在甲午战争之中,李鸿章虽然是失败者,但是首相伊藤博文对于李鸿章还是比较尊重的,他开口只说两国之间发生战争,实在是双方的不幸,并没有表现出胜利者在失败者面前的那一种趾高气扬。除此之外,首相伊藤博文也对当时的李鸿章评价道:“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可见李鸿章在外交场上的重要地位,在世界列强眼中的强悍实力,他的办事能力和谈判能力不是一般的厉害。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淮军的溃败,可以说甲午战争使得李鸿章净失左膀右臂,属于他的亲信力量不复存在了,然而李鸿章对于清朝的重要性却依旧不容忽视。
五、义和团运动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后来因为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纵容义和团运动,大肆攻击西方列强的大使馆,使得帝国主义列强组成了强大的八国联军阵营,不当镇压了义和团运动,还攻占了北京城,迫使清政府西迁。在如此危难的时刻,八国联军依旧只愿意与李鸿章议和,而清政府似乎也只能派出李鸿章来议和。
在与八国联军的谈判之中,李鸿章也是据理力争,然而弱国无外交,如甲午战争一样,失败方有什么资格在谈判桌上与对方争呢?即使如此,李鸿章也是利用纵横之术,承诺给予俄国好处,来减少《辛丑条约》上的赔偿。
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不久,李鸿章也因为胃食管静脉破裂而与世长辞,并没有兑现给予俄国的好处,使得俄国使臣气愤不已。
六、小诗文有话说
从《马关条约》到《辛丑条约》,背负最大骂名的似乎都是李鸿章,承受最大耻辱与伤害的似乎还是李鸿章。然而,他哪一次不是在谈判桌上与对方据理力?哪次不是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将不平等条约的损失降到最小?
史料称李鸿章为“中兴名臣,与军事相终始。”从以上概述可知,事实的确如此。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兴起,在镇压捻军起义中大显身手,在洋务运动中到达鼎盛时期,创立了淮军与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没落,却凭借着在世界列强眼中的威望,间接参与了八国联军侵华的反抗战争,并且被列强指名道姓与之签订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
历史人物都带着历史的印记,多多少少具有时代背景的局限性。中国的俾斯麦予之称呼也许恰到好处,只是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是太过弱小,还不足以改变历史在大环境下的进程。
参考资料:《清史稿·卷四百十一·列传一百九十八》、《李文忠公全集》、《清史稿·李鸿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