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是误食毒蘑菇中毒事件的高发期。昨日,市疾控中心发布风险提示,生长在野外的蘑菇外表干净,普通人难以准确鉴别,因此市民千万不要自行采摘食用。
市疾控中心统计,去年全市发生了7起因食用毒蘑菇而中毒的事件。其中,2019年3月31日,炎陵县鹿原镇一对夫妻上山采摘了300克左右野生蘑菇,中午煮熟食用。12小时后,两人先后出现腹泻、腹痛、呕吐等中毒症状。
据了解,在我国,毒蘑菇约有100种,其中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10种。除了形状漂亮、颜色斑斓的毒蘑菇外,一些外表普通的蘑菇实际上也有毒。
市疾控中心食品安全科科长张文浪介绍,市民想凭经验和民间土法辨认蘑菇是否有毒是非常不可靠的。有些野生蘑菇毒性很强,几克甚至几毫克就可以让一个成年人中毒死亡。辨别某种蘑菇是否有毒,只能由相关领域的专家来鉴定,而专家鉴定的方法,对于市民日常辨别不具参考性。
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外的蘑菇,采购食用菌必须到正规市场。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咽部催吐,同时尽快到医院治疗。有些中毒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缓解,其实进入了“假愈期”,需要继续观察治疗,否则很容易导致肝脏受损甚至死亡。就医时,尽量携带吃剩的蘑菇,辅助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知多点】蘑菇中毒会出现哪些症状?
不同种类蘑菇导致的症状不相同,分为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脏器损害型和光过敏性皮炎型五种类型。
1.胃肠炎型:中毒潜伏期较短,一般多在食后10分钟至6小时内发病。
2.神经精神型:中毒症状可以分为神经兴奋,神经抑制、精神错乱以及各种幻觉反应。潜伏期较短,一般在食后10分钟至6小时内发病。
3.溶血型:含这类毒素的毒蘑菇中毒潜伏期比较长,一般在食后6至12小时发病。除了有恶心呕吐、腹痛或头痛、烦躁不安等病症外,可在一两天内由于毒素大量破坏红血球而出现溶血症状。
4.脏器损害型:肝脏损害型中毒发病过程可分为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和恢复期等6个时期,通常在误食后6至72小时发病。致命白毒伞中毒就属于这一类型。
5.光过敏性皮炎型:潜伏期较长,一般在食后1至2天发病。与光接触部位皮肤肿胀,指尖剧疼,指甲根部出血,嘴唇肿胀外翻。(株洲晚报记者 杨凌凌 通讯员 张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