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东的加盟,意味着中信证券国际化步伐加快,境内外平台的优势将加速结合,而先锋领航的中国区业务,将重新规划时间表
文丨《财经》记者 郭楠
编辑丨陆玲
随着资本市场全面开放,六家外资控股券商得到监管批准,两家国际资管巨头申请公募牌照,同时,本土头部券商的国际化步伐也在加快。不论扎根与出海,人才都是关键。
近日,先锋领航亚洲区(Vanguard)原总裁林晓东加盟中信证券,任中信里昂副董事长。此前,中信里昂原董事长唐臻怡离职后加入瑞信任中国区首席执行官。贝莱德、路博迈等资管巨头中国负责人均为本土公募老兵。
“希望为中国人办事。”林晓东对《财经》记者表示。
中信证券表示,境外板块进一步加强人才的引进,管理团队的背景也进一步多元化,力求打造一流管理团队,进一步推进及发挥境内外联合平台的优势。
作为全球管理规模最大的资产管理机构,先锋领航在中国布局近三年。2019年,在林晓东的推动下,先锋领航牵手蚂蚁金服,首批拿到投顾试点资格,并推出了投顾产品“帮你投”。
损失一员大将,先锋领航在中国的公募业务何时启航?“估计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公司战略与时间表都要重新考虑。”一位消息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
林晓东入职中信里昂
据《财经》记者了解,林晓东目前已经完成中信证券的入职程序,即将出任中信证券境外业务平台——中信里昂副董事长一职。
林晓东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后曾就读于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和哈佛大学商学院。加入中信证券前,林晓东在金融行业有超过15年的从业经验,此后先后就职于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巴西亿达富亚洲证券公司。
据华尔街投行同业了解,林晓东有丰富的全球金融行业管理经验,对市场及行业有非常深的认识,具备极强的市场推广能力,善于整合资源推动战略合作。
作为中国券商领头羊,中信证券各项业务保持着本土霸主地位。2019年年报显示,中信证券实现营业收入431.40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22.29亿元。经纪、投行、资管、自营等业务均属行业领先。
中信证券的国际业务始于2005年中信香港的成立,后与中信资本的证券业务整合,并于2013年完成对里昂证券的全资收购。
收购完成后,里昂证券与中信证券的融合一直在探索中。2019年3月,中信里昂原董事长唐臻怡辞职,后任瑞信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唐臻怡为中信集团老人,曾任中信集团办公室主任。此后,中信里昂董事长一直由张佑君兼任,Rick Gould担任CEO。
目前,中信里昂分支机构遍及英、美、澳、东南亚等15个国家和地区,研究覆盖超过1000家“一带一路”区域上市公司,是在“一带一路”区域拥有最多当地分支机构、研究覆盖、销售网络和清算交收基础设施的中资证券公司。
中信证券在年报中表示,2020年将坚定地持续推进境内外一体化全球机构股票经纪业务的整合和业务拓展,把中国本土业务优势和客户资源,以及海外子公司中信里昂的境外客户关系网络以及专业服务能力,更好地结合起来。
先锋领航的中国战略
加入中信证券之前,林晓东在先锋领航工作8年,2018年升为亚洲区首席执行官。作为先锋领航唯一一位非美国本土的大区负责人,林晓东曾领导并负责先锋领航亚洲区的整体战略、业务和发展布局。
先锋领航成立于1975年,目前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机构之一,资产管理规模超过5万亿美元,其创始人约翰·伯格在美国率先成立了指数基金,被称为指数基金之父。约翰·伯格还为先锋集团设立了全体持有人持股的股权结构,大幅降低费率和运营管理费用,被动投资时代的大幕就此拉开。
受益于美国养老金市场发展,先锋领航凭借养老目标基金实现规模扩张。数据显示,金融危机之后,先锋领航的资产管理规模不到1万亿美元,截至2020年2月底,全球规模增长至5.9万亿美元,平均费率下降至0.1%,服务投资者超过3000万。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加速开放,先锋领航也在中国积极布局。2017年5月,先锋领航在上海设立外商独资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林晓东。
当时外资在公募基金的股比限制尚未开放,其他国际资管巨头如贝莱德、富达国际均在上海设立外商独资公司后,选择先发行私募产品,期待之后“私转公”。
先锋领航在全球范围内以公募身份开展业务,不设合资公司,并擅长互联网销售基金,这些特质如何与中国市场结合?
在林晓东的推动下,2019年6月,先锋领航牵手蚂蚁金服设立了先锋领航投顾(上海)有限公司,两家巨头携手进军投资咨询领域。2019年底,先锋领航投顾成为首批拿到投顾试点资格的机构之一。紧接着,2020年,先锋领航投顾正式推出投顾产品“帮你投”。
2020年4月1日,外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持股限制全面取消,贝莱德、路博迈第一时间递交了公募基金申请,两家机构的掌门人均在中国本土公募基金任职。而失去林晓东的先锋领航,目前还未申请公募牌照,其公募业务如何展开?
“林晓东离开后,先锋领航恐怕暂时不会申请公募基金,目前还在进行人员招聘,估计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上述消息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