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郸城,地处大别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名不见经传 ,刚摘掉“贫困帽” 。近些年却火了,因为郸城第一高级中学而声名大振,名声鹊起。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郸城一高今年的高考成绩:
2019年高考,我校考生崔涵以655分获周口市文科第一名;周口市文科前20名我校占14人,周口市理科前30名我校占17人;全校一本上线3456人,较上年净增508人,位居河南省第一;我校共有43人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连续8年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260人,位居全国县级高中第一;各批次上线人数实现了十三连增、周口市八连冠。
2018年共有37人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通过高考录取两校人数位居河南省第一(保送除外)。
如此卓越的高考成绩,足以让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人民日报也曾经发文,为郸城一高喝彩叫好。2017年人民日报曾发文《郸城农家娃 上大学的多》 。
在我们拍手称奇、惊叹不止的时候,难免会问,郸城一高何以如此之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河南郸城地处大别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现在刚刚摘掉“贫困帽” 。经济发展条件较差,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一个网友说:“在没有其他任何发展优势的郸城县,能在教育上出一个造福老百姓的‘高考工厂’,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但也正是这种贫困与落后激发了他们积极向上,努力改变命运的勇气和毅力。在郸城一高”人们从骨子里把“奋斗”当做安身立命之本
他们有一种“一条杠”精神(坚持不懈),和吃苦耐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坚韧执著。他们用辛勤和汗水铺就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通往理想中的大学。
这是小城青年最后一个逆袭机会,他们只有用力抓住,才能改变命运。因为他们深深知道要想告别贫穷与落后,只能靠一股子拼劲和吃苦耐劳,他们别无选择,处于死地而后生。一位考上北大的学生说:郸城一高崛起的秘密,就两个字:吃苦。
这些没有伞的孩子,只能选择拼命学习,利用起手里的每一分钟,多背一个单词,多刷一道题,比同龄人用力百倍地奔跑,才能换得一张开启未来人生的门票。
早上从早上五点半一直到晚上十点。每天吃饭时间早午晚各半小时或者二十分钟。
上厕所要排队甚至拥堵到下课十分钟也只是够你从从厕所门口排到厕位的时间。
早操,上午操,每天两次,将近一万人在一个不到四百米柏油操场从集合到军训式的跑操结束回到班级,整个过程也就30分钟。
在一高大环境的浸染下,我也是艰苦过一段时间的。我把每一分钟都安排好,拼到三餐总时间(包括上下楼的时间,去得早不排队)不超过40min,午餐时一边嚼着米饭,一边想着数学题,回寝室时一边走路,一边背着古诗文。
正是严格的作息规定和学习氛围,让很多学渣也沾染上了学霸的特质,开始变得爱学习了。他们的成长正是有了“苦”的浇灌,才得以枝繁叶茂,最后长成参天大树。
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贫瘠的土地,困顿的家境,没有什么炫耀的财富,没有可倚仗的权势,这并不可怕,只要你不怕输,有一颗执着的心,有敢于吃苦的精神,你就能成功!
祝福郸城一高的学子苦尽甘来,昂首阔步,走向未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