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代,西方通過地理大發現發現了通往美洲大陸和繞過陸上封鎖線到達印度的海上航線。自此,近代中國與西方的深度交流開始展開,大批的西方傳教士進入中國後擔任公職,成為中國的朝臣,但他們大都只是擔任一個無關重要的虛職以彰顯兩國的邦交,並不握有實權,如清宮劇中經常出現的宮廷畫家
、西方傳教士郎世寧。所以在當時很多中國人眼裡西方只不過是等同於當時的日本、越南一般,是一些附屬小國而已,看不起西方諸國也是自然。加之明清時期國家長期處於統一狀態,民眾習慣於安樂和平的生活,認為國家實力強盛可以達到唐時“萬國來朝”的局面,胸中抱有“天朝上國”的自信,所以自然而然地認為外來皆夷,看不起來進行交往的西方諸國。那麼這種“天朝上國“的驕傲背後又隱藏著哪些深層次的文化因素呢?中國與西方諸國的交流歷史
明朝以前,漢唐宋元等諸朝基本都採取了一些對外開放的政策,或多或少與西方有一定的交往,此時的中國文明長期領先於世界,換一句話說,此時的中國就是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軍事實力也十分強大,穩坐第一把交椅。由於這時的交通發展尚未達到地理大發現之後的水平,所以東西方之間的交往少之又少,侷限在僅有的路上交往,而能成功越過整個歐洲並且到達古中國的人實在是少得可憐,所以基本上現存的史籍典冊很少有明文記載與西方的交往,只有1266年的《馬可波羅遊記》中存留著一些馬可波羅訪華的回憶。
公元14世紀的歐洲,黑死病大肆流行爆發,人們無暇顧外,專心對抗病症,中西方的交往仍舊處於小規模狀態。在公元15世紀,明王室為了宣揚國威和蒐羅各種奇珍異寶,也派遣了航隊多次出使,史稱“鄭和七下西洋”。但這次出使交往的國家多是印尼國家和非洲國家,並未與西方國家交往。
明朝時期世界歷史上發生了一件大事,公元1500年前後,由於當時的陸上霸主嚴格控制了中西方交往的陸上貿易通道,使得馬可波羅訪華的通道被阻絕。當然,通往中國的陸上路線太長,可能要長達數年之久才能到達目的地,而為了謀求金錢的商人是不可能耗費這樣的時間成本的。所以這時西方國家開始將注意力放在海上,西班牙葡萄牙等諸多國家派遣了船隊進行探索,渴望著開闢一條新的便捷的到達東方的航線。1498年,葡萄牙王室派遣的一支小隊成功開闢了通往印度的航線,中國與西方諸國的交往開始步入正軌。由於明代倭寇問題嚴重,政府實行了海禁政策,所以海上而來的交往直接交由官方處理。1513年,葡萄牙王室派出使團前往中國,希望與明政府建交,當時的皇帝同意其可暫居天朝。這是西方國家第一次正式性與中國交往。
隨後,大量的由外國王室派遣的航隊到達中國開始建交,但與此同時也開始了侵略中國國土的殖民化進程。如葡萄牙侵佔澳門,荷蘭侵佔臺灣。但這仍舊沒有驚醒天朝上國的美夢,與此同時的中國正經歷一場內鬥,一場改朝換代的戰爭,明朝覆亡後建立了新的政權清。
清王朝建立後,1793年英國馬戛爾尼勳爵率常駐使團來到中國,想要和清王朝建立長期的外交關係,但由於禮儀問題,使者不願向清朝皇帝下跪,遭到了乾隆皇帝的嚴詞拒絕,並下詔說天朝上國所有東西都是應有盡有,一口回絕了。因為清朝統治者堅持以農為本的傳統觀念,壓抑工商業發展,由於自給自足的封建小農經濟的穩定性結構,再加上清朝統治者擔心國家領土主權受到外國侵犯,於是實施專閉關鎖國政策和海禁政策,嚴格限制對外貿易。後來即使有開放,但也僅僅只是保留了個別港口,設廣州十三行管轄。
明清時期與西方國家的交流態度
明朝時由於航線剛剛開闢,前往中國的西方國家缺乏對中國的系統客觀認識,他們的瞭解來自於曾經到達過的,前往中國過所必經的印尼國家,這些國家歷史上就是中國的附屬國或者戰敗國,在他們的認知中中國是亞洲的中心,是不可戰勝的;另一方面的瞭解來自於傳說中的《馬可波羅遊記》,馬可波羅在書中極盡描寫東方諸國的富裕,是“遍地黃金”,尤其是中國,連道路旁邊的樹上裹著的都是上好的絲綢等,西方人自然會認為經濟這樣發達的國家的經濟軍事實力不可小視,所以剛開始前來尋求交往的諸國都是希望能夠和中國建立友好的貿易往來關係。這時的中國沉浸在自己天朝上國的認知中,將前來尋求進行貿易往來合作的諸國視同諸如朝鮮越南之流的附屬國,加之因為建立邦交西方諸國呈上了許多奇珍異玩,明朝基本上同意了貿易這樣的要求,但仍舊打從心底並未將這些國家放在與自己等同的位置上看待。
當然這時候也有一些國家開始了試探,他們朝著中國的邊緣的一些國土發起進攻,比如臺灣、香港等。由於明政府的海禁政策加上明朝的海軍不成規模且實力弱,所以這些被侵略的土地的收復就成了極大的問題。但為了國家的安定加之這些殖民地大多經濟得到了發展,失地位處邊界,這些失地被侵佔並未引起大多數民眾的主義。政府的代表鄭成功還未收復失地,明朝便已滅亡。
清朝,清政府延續了明的海禁政策甚至在其基礎上實施更加嚴格的“閉關鎖國”政策。長期的大一統局面讓國人形成了“貴華夏,賤夷狄”的固化思想,甚至作為統治者的清朝滿族人民為了安撫或者符合人民心中的這種觀念也開始學習漢族的文化,當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中華文化在當時的亞洲文化圈內的確是最先進、最優秀的文化。因為逐漸漢化,啟用漢族作為官員,普通民眾漸漸接受了滿清政府。但滿清政府統治者學習的實在是太到位以至於將這種自傲的心理也學習了十有九成。大量的西方國家派遣使臣隨航隊到達中國後,滿清政府要求他們用“萬國朝拜”的附屬國禮節來覲見皇帝陛下,但在西方的觀念裡跪拜這種禮節並不是普通的理解事關人格和尊嚴。所以這種具有不平等性質的外交自然而然就失敗了。自詡高貴的清政府且瞧不起西方,僅僅將其工業革命的成果進貢之後作為偌大的紫禁城內的一個珍奇玩意兒,如同清宮劇中常常會在各個宮殿中出現的自鳴鐘。普通民眾這時由於是初次見到或者聽說這些金髮碧眼的外邦人,很容易將其聯想到神仙志怪小說中的妖魔鬼怪,對其並無好感,只能算的上有一些好奇,但打從心眼裡認為自己是孫悟空,定然可以“降妖除魔”的。
傲慢外衣下隱藏著文化上的自傲
本土中心論的傲慢。本土中心論在中西方交往中最典型的體現案例就是西方與中國交往時所稱上的一件禮品,是地理大發現之後繪製的世界地圖。西方自地理大發現後所繪製的地圖都是以西歐地區為中心所繪製的,但為了迎合當時中國民眾以及滿清統治者的心理,所呈上的這幅地圖內繪製的中心是中國,也就是將中國放在了世界的中心,這這種行為大大的取悅了“本土中心論”這種思想的持有者。
華夷之辯下的鄙夷。中國自古以來由於黃河流域的文化發展較早且迅速,迅速建立國家之後成為了亞洲地區最早發展起來的實力最強的國家。對四方國家的稱為“東夷、北狄、西戎、南蠻”,因為周邊地區的發展長期落後所以這些未開化的民族都成了蠻夷。西方國家抵達之後,人們理所當然的將他們歸入了蠻夷的行列。
禮儀制度上的自負。在大部分的西方國家朝見天朝上過之後,滿清政府要求其以中國的禮樂制度拜見皇帝陛下,但由於文化的不同,引起了爭鋒。中方堅信自周朝傳來的老祖宗們堅守了數千年的禮樂制度是優秀而又先進的。但正是這種固步自封的思想阻礙了中國禮樂制度吸收近現代文明的發展要求,進而進化成為近現代的禮儀制度標準。
幽火微燭:師夷長技以制夷
在近代西方列強的大舉入侵中國國土,強迫清政府簽訂大量的租界條約和賣國條約後,一部分先進的中國人開始睜眼看世界,終於開始摒棄傳統的蠻夷觀點,正視西方諸國的發展。由器物而制度,由制度而文化心理。為了讓更多的國人接受,只好打出我們只是學習這些蠻夷人一些擅長的器物製造方法這樣的口號,所以中國對西方的態度開始轉變,漸漸在學習的過程中認識到了中國固步自封導致的落後局面,最後開始目光思維國際化,將中國作為一個世界上的國家,與西方諸國一樣的國家看待。,但好景不長,列強的入侵很快就導致了這種平等的局面被打破,這也間接導致了近代中國在外交上的長期處於弱勢地位。
參考文獻:《明朝時期中國人眼裡的西方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