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时古代宫廷奇葩的取暖方式,老百姓享受不了,说来很尴尬

大家好,我是头条号愿说历史作者,天气是越来越冷了,做为生活在北方的我所在的城市已经通了暖气。每年冬天的时候,在淮河以北的人们都会做一些御寒的准备,对于现代社会我们,可以通过空调或者暖气来解决问题,让寒冷的冬季也如春天一样。而在古时候的人们,他们享受不到这样的“暖气”,那么他们是怎么过冬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天冷时古代宫廷奇葩的取暖方式,老百姓享受不了,说来很尴尬

说到取暖,古人有一个奇葩的方式,他们独创了“人肉取暖机”,也就是利用女人的身体来取暖,而这种方式只有古代的那些达官贵人才能够享有。唐玄宗的一个弟弟,李申,每到冬天的时候就会感到手冷得受不了,作为王室之人,他可不是简单的烤烤火就能满足得了的,而是要“惟于妙妓怀中揣其肌肤”,意为将自己的双手伸入女人的衣服来取暖。而李范的这种方式也有损皇家的颜面,所以当时不允许外传,百姓难以知晓。唐玄宗还有一个弟弟,申王,每年的冬季他就会提前在各地寻找那些体态丰满的女人,让这些女人在天冷之时围绕着自己,称其为“妓围”,一时之间很多王公贵族效仿。

天冷时古代宫廷奇葩的取暖方式,老百姓享受不了,说来很尴尬

即使有了这些奇葩的取暖方式,在面对一年三分之一时间都是冬天的北京城,那些皇亲国戚依然无法承受,他们还有什么暖和的“过冬”的方式吗?

众所周知,很多皇帝喜欢游园避暑,不过是在夏天,冬天就不好使了,一方面避寒就得往南方走,一路上劳民伤财,还要一年一次,非常麻烦,再者长时间远离权力中枢也不是个办法,最重要的是根本没必要去,因为紫禁城就有着很好的保暖措施。

天冷时古代宫廷奇葩的取暖方式,老百姓享受不了,说来很尴尬

紫禁城内所有宫殿都是南朝向,有利于采光,此外城内的房间都与院落为单位,建造了很多高大的院墙,不仅可以抵御寒风,还能防范火灾。

我们都知道,皇帝在夏季来临的时候喜爱游园避暑,但是在冬天这样的办法就不好用了,那得往南方走,这一路上劳民伤财不止麻烦不说,还让自己远离权力中心,看来不是个好方法,其实皇帝根本就没有必要去南方,因为紫禁城就是一座很好的温室。

南朝向的紫禁城非常有利于采光,而且城内房间都修建了许多的高大院墙,有着抵御寒风的功能。我们在一些清宫戏中就能看到,皇后有冬暖阁和西暖阁这样的居室,其实所谓暖阁就是能够防御寒冷的住所,工匠们利用自己的智慧,为这些宫殿都建筑了“火炕”,这个东西如今在很多北方乡下地区依然还能够看到。

天冷时古代宫廷奇葩的取暖方式,老百姓享受不了,说来很尴尬

除了精巧的小炉子之外,还有一种专门放置在大殿当中的“熏炉”,这个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拿得动的,最小也得数百斤重,通常由青铜打造而成,上面镶嵌着名贵珠宝,价值高昂,这些贵重的东西只有皇帝和妃子们才有资格享受。

“火炕”就是用于冬季取暖之用,每个炕都有专门的炉膛来与火炕相通,并且还安排了专门的太监来负责生火取暖,其实火炕与现在的地暖的结构就差不多,我们还能在一些博物馆中看到这样的设备。

而古时候除了“火炕”还有着更加先进的“暖手宝”,而他们称之为“手炉”,也就是可以方便随手拿着的便携火炉,头条号愿说历史说这使用起来很方便,外出的时候很有用。

天冷时古代宫廷奇葩的取暖方式,老百姓享受不了,说来很尴尬

如果没有了燃料那火炉也就不能使用了,这个时候古人就想到了红罗炭,这在当时属于最好的燃料了,由专门的机构制造而成,制作好之后就会装入红土做成的箩筐送入宫中,所以得名“红罗炭”。宫廷里面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燃料,而后宫也是按需配置的。

除了以上这些外部的取暖方法,古人其实也有和现代人一样吃“火锅”的习惯,只是在燃料和锅的选择上有些差别,他们通常会将锅架在炉子上面烤,或者将简洁的炉子直接放入锅里面,然后放在炭火上面煮火锅。

天冷时古代宫廷奇葩的取暖方式,老百姓享受不了,说来很尴尬

古人的火锅也有着丰富的食材,比如羊肉、鹿肉等温补的食材,吃了这样的补品自然很温暖,不过这样的取暖方式也就只能在帝王家才能看到,平常的百姓就连土炕都难见。他们只能在寒冷的天气祈祷冬季快快过去,考古人员曾在秦汉时代的遗址中发掘出了类似壁炉的物件,这说明在我国古代,皇室成员的取暖方法已经做得很到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