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南嶽4月26日電 (李芳森)“茶出山南者,生衡山縣山谷”。
今天,48歲的南嶽區村民廖章義起了個大早,在陪父母吃完早飯後,在山間騎了半小時摩托車,趕到十里茶香—壽嶽鄉。九點半,他將和同事們一起代表所在企業,與九支隊伍,在八百米的高山之上,角逐“採茶能手”的稱號。
這也是南嶽今年最後一波的春茶採摘時節,他們所採摘的,正是茶聖陸羽在《茶經》中四次提到的南嶽茶。
採摘、殺青、揉捻、乾燥,這一套綠茶製作的標準化流程,在南嶽這片土地上,自初唐便開始流傳。
南嶽衡山,綿延八百里的秀麗風光中,也藏著中國茶葉黃金產區。海拔800—1000米的高山茶園終年雲霧繚繞,再加上土壤中豐富的有機質,使得其茶素以“形秀、色綠、味爽、香濃”而著稱於世,位列“中國五大雲霧茶”之一,有“中國壽茶之鄉”的美譽。
對於廖章義來說,這片小小的茶葉,改變了自己的整個家庭。
“以前家庭條件不好,父母都七十多歲了,孩子也才十多歲,只能靠我在外面打打零工生活,一家人也都成了貧困戶。老婆覺得日子過不下去就離開了,已經幾年沒有音訊。”廖章義覺得,自己人生的前44年,都是灰暗的。
改變,是在2016年。
2016年春節,返鄉過節的廖章義意外發現,故鄉發生了變化:不少親朋好友的生活,有了不小的起色。
細問之下,原來是因為茶葉:土地流轉給茶園,每年都能獲取租金;政府提供扶貧資金入股茶企,一戶人家一年能有一兩千元的分紅;再加上在茶園務工,每天兩百元的工資……
廖章義心動了,2016年上半年,他便回到家鄉,進入茶企工作,每年2000多元的股權分紅,加上一萬多元的茶園務工工資,當年成功脫貧。
廖章義所在企業,是位於南嶽區壽嶽鄉的衡陽市南嶽怡綠有機茶開發有限公司,承擔著南嶽區80%左右的貧困戶脫貧任務,1523名貧困戶在這裡工作、脫貧。
“公司的6000多畝茶園,能創造6000多萬產值,今年的產值已經過半。”公司負責人彭其舟介紹,南嶽雲霧茶作為衡陽市公共品牌,早在上世紀便打開了海外銷售市場,如今更是出口到了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南嶽區的脫貧戰線,也隨之推進到了海外。
茶香飄海外,脫貧十指間。據悉,茶葉作為南嶽區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種植面積逾萬畝,貧困戶423戶1523人從中受益,人平直接分紅396.25元,部分採摘務工人員人平收入4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