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老屋

#新作者扶植計劃 第二期#

故鄉的老屋已在風風雨雨中佇立了兩百年了,我們家已經居住了好幾輩人,今年回去,又看到了魂牽夢繞的老屋,老屋雖已滄桑卻巋然挺立,如飽經風霜的老人,無論歲月的年輪怎麼刻畫,依然精神矍鑠,神采奕奕!

故鄉的老屋


老屋是標準的清末北方民居,白牆灰瓦,很是淡雅。牆是土坯牆,但是很厚,外面抹了一層夾雜著碎稻草的泥漿,泥漿外面又抹一層白灰。房頂是尖頂的,屋脊上兩頭都有雕刻的獸頭,房簷也都是刻著花朵的流水,漂亮整齊。廊簷下有紅色的直徑三十公分的明柱支撐,明柱下的石墩也雕刻著花朵,古色古香。

故鄉的老屋


大門是黑漆的,大門不大寬約一米多點,是對開門,推開大門,因為長期無人居住,大門發出軋軋聲,進入大門是一條走廊,白牆紅頂,正對大門有一面兩米高的白牆,約有三十公分厚度,叫迎北牆,這是古人蓋房講究,這個牆的作用是為了白天大門敞開時,路上行人不能一目瞭然把家裡的情況看全,起遮擋作用!

故鄉的老屋


進入院子就是前後各有一個大屋,大屋都有遊廊,中間側面有兩間偏房,前面的大屋以前都是奶奶住,奶奶是家裡的長輩,後面的大屋是我父母居住,側面的偏房就是我們這些小輩居住了。大屋分上下兩層,有厚厚的木板隔開,木板踩上去和現在的樓板一樣結實,這麼多年了,踩上去還是很結實。(心裡感嘆蓋房時的做工選料得多好啊)上面一層不住人,用來堆放雜物,下面住人,這種房子冬暖夏涼。院子中間是一個大大的長方形的空地,可以種點花草,果樹,晾曬衣服。

故鄉的老屋


房後有一個空院子約有五六百坪米,院子裡種著各色果樹,核桃樹就有好幾棵,棗樹也有好幾棵,品種還不同,還有杏樹,梨樹,苦楝樹,苦楝樹到夏季開出滿樹紫色的小花,香味能飄出好遠,秋天結的楝樹籽卻非常的苦,也沒什麼用,小時候在學校都上交給老師了,說是送到沙漠地區做樹種了!

故鄉的老屋


父親說老屋是他的祖爺爺道光年間中了舉人之後蓋的,家裡以前還有道光皇帝親手寫的《耕讀傳家》牌匾,但是文革的時候除四舊把屋脊上的獸頭打掉了(估計當時屋脊兩邊的獸頭是貔貅),把牌匾拿去當豬圈門都腐爛的不成樣子了,家裡存的很多古書和硯臺什麼的也都不知去向了,很可惜。

故鄉的老屋


老屋年代久了,就有許多傳說和故事,最有趣的傳說是我的舉人爺爺在家學習的時候,大屋木棚上面總是傳來咕咕咚咚的響聲,有時還伸下來一隻穿著繡花鞋的小腳在晃來晃去,舉人爺爺就說你們能不能安靜一點,我知道你們是狐仙或者其他什麼仙家,住在我家裡就住吧,別影響我學習,誰知道穿繡花鞋的小腳調皮,總是時不時的搗亂一下,舉人爺爺就怒了,說限你們三日內搬走,要不我就採取行動了,聽說木棚頂上咕咚咕咚響了三日,以後再也沒有動靜了,也沒有穿繡花鞋的小腳來搗亂了!人們就說舉人爺爺是皇上親自封的,陽氣重,能壓住這些邪物。小時候聽了這些傳說還是挺害怕的,每次路過那個上下木棚的口的地方總是忍不住心跳加快,不敢抬頭看木棚上面的那個四方洞口,並且快速通過,恐怕上面會有一隻穿著繡花鞋的小腳伸下來!這些傳說更給老屋增添了神秘色彩!

故鄉的老屋


小時候的老屋是我的樂園,我們一大家子人其樂融融的生活在一起,每天都很快樂,上學的時候同學們都愛來我家玩,家裡的果子熟了母親就會讓我給街坊四鄰們每家一碗送去,當時家裡人來人往非常熱鬧,鄉親們沒事都愛來我家串門。長大後我們陸續離開了故鄉的老屋,在城裡有了各自的小家,後來父母也在城裡買了房和我們離的近點,方便照顧!

故鄉的老屋


父親對老屋是有深厚的感情的,在各種動亂中,父親千方百計才把老屋保存到現在,沒有被破壞,沒有被沒收,沒有被徵用,每年春暖花開的時候父母都會回去住一段時間。父親說我們家的孩子們都聰明懂事,知書達禮是受了老屋祖宗的庇佑!也許是吧。

故鄉的老屋


現在我們擔心的是故鄉發展速度太快,老屋會被拆遷,如果老屋拆遷,我還真是不捨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