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遺症”:回不去的從前

文 | 薛巍


疫情過後,我們的生活會恢復常態,還是會發生一些永久性的變化?比如健康碼可能會保留下來,長期發揮作用。經濟會不會發生大衰退?一些英國人都開始自己養雞了,要找出祖輩過苦日子的各種經驗。

疫情“後遺症”:回不去的從前

基辛格說,新冠病毒將永久地改變世界秩序,英國哲學家約翰·格雷說,現在我們處於歷史的轉折點,還有人說,疫情將引發新的文藝復興,甚至改變我們的性格,讓我們不那麼匆忙,“把我們從時間推動的生活中解放出來”。《讀者文摘》網站一篇文章說,新冠病毒之後,13種日常習慣會發生永久性的改變,比如我們將變得更擅長洗手了,地鐵或電梯滿了之後你不會使勁往裡擠了。

疫情“後遺症”:回不去的從前

疫情“後遺症”:回不去的從前

有的專家擔心,我們很快就會“好了傷疤忘了疼。”耶魯大學歷史學教授弗蘭克·斯諾登去年剛出版了《流行病和社會:從黑死病至今》,他說,這次病毒爆發後,他聽到的最讓人感到悲傷的話是,特朗普說:“誰會想到會爆發病毒?”因為人人都知道會爆發病毒。

1997年爆發了禽流感之後,公共衛生官員、流行病學家就一直在說,不久的將來會發生大規模傳染病。他們認為,我們尤其容易感染會影響肺部的病毒。2005年,福西對國會說,氣象學家可以確定地告訴加勒比海岸的居民,不久會發生颶風,他們給不出具體日期和強度,但他們知道肯定會發生。

流行病也是如此,說不準什麼時候會發生、會不會比大流感還嚴重,但確定會發生。但美國沒有做好準備,傳染病研究經費是飢一頓、飽一頓。SARS或埃博拉病毒爆發,就會建立起組織結構,給科學研究撥款,病毒消逝後,人性佔了上風,人們就忘記了。經費減少,機構被解散。

美國Politico網站邀請多位專家,談疫情會引發的變化。

01

恢復對專家的信任


《專家之死》作者湯姆·尼科爾斯說,美國這幾年變成了一個不認真的國家。這是和平、富裕和高科技帶來的奢侈。人們不需要擔心那些曾經佔據他們頭腦的事情,如核戰爭、石油短缺、高失業率、高利息。恐怖襲擊變成了只需派遣志願者奔赴沙漠角落的威脅。美國甚至把真人秀明星提升到了總統的位置,這是在對承擔政府日常運行的官僚體系和專業知識的攻擊。

新冠病毒會以兩種方式改變這種狀況:首先,它迫使人們重新接受專業知識的重要性。人們平時可以嘲笑專家,但發生傳染病時就不同了,人們都想聆聽醫學專業人士的看法。其次,它也許會讓美國人再次正經起來,認識到政府的重要性。白宮未能保護人民的健康,也未能放緩傳染病對經濟的衝擊,會讓人們認識到,不能只要求政府滿足自己的情緒。

02

更健康的網絡生活方式


《群體性孤獨》的作者、麻省理工教授雪莉·特克爾說,也許我們會重新思考可以用數字設備創造一個什麼樣的社群。在社交遠離的初期,出現了一些激動人心的例子。馬友友發佈了音樂會直播。女高音歌唱家邀請高中的表演者把表演發給她。瑜伽教練教授免費的課程。人們不只是玩視頻遊戲、美化自己在遊戲中的化身。人性的慷慨和同情開啟了一個新的媒介。這是思考我們能提供什麼,人們需要什麼。

我們不僅孤獨地在一起,還一起孤獨( Not only alone together, but together alone)。

疫情“後遺症”:回不去的從前

疫情“後遺症”:回不去的從前

03

消費更節制


索尼亞·沙阿著有《流行病:追蹤霍亂、埃博拉等傳染病》。她說,傳染病的創傷會迫使社會在消費方面變得更節制,以防止以後發生類似的傳染病以及氣候災難。幾十年來,為了滿足人類超大的胃口,我們日益擴大的工業活動侵蝕著地球,把野生動物趕到了更靠近我們的棲息地。所以病毒才會傳到人身上。理論上我們可以收縮自己的工業足跡,保護野獸動物的棲息地,讓動物身上的微生物待在它們身上。

04

人們渴望娛樂


美國社會思想史教授瑪麗·巴里認為,已經發生的一些趨勢會加速,比如用聲音控制入口、安檢等。短期來說,大學會增加關於傳染病的課程,科學家會設計研究項目來提高預測、治療和診斷。但歷史還提示了其他的結果。在西班牙大流感和一戰結束後,許多美國人渴望輕鬆的娛樂,汽車和廣播流行起來。年輕女性剪短了頭髮,經常光臨酒吧、跳查爾斯頓舞。經濟迅速復甦,繁榮了大概十年,直到非理性的投資把世界推向了大蕭條。

也許這次疫情結束後,人們會同樣感到釋然,尋求集體活動和享樂。

疫情“後遺症”:回不去的從前

05

減少共餐、多多下廚


耶魯大學教授、《美國美食》一書作者保羅·弗裡德曼(Paul Freedman)說,過去幾年間,美國人下館子、購買外賣的錢多於自己做菜的花費。

現在,大部分餐廳都關閉了,很多人開始學習烹飪,也許他們會重新愛上烹飪。堂食的餐廳也許會永久關閉,因為人們去的少了。

疫情“後遺症”:回不去的從前

06

公園的復興


建築評論家亞歷山德拉·蘭格說,人們通常把公園當作專門幹某件事的地方,如踢球、野餐、玩耍的操場,現在所有這些功能都用不了。但這並沒有減弱公園的價值。現在每天我們唯一外出活動就是穿越公園。在英國,官方要求開放更多的花園,公園免費開放。城裡的公園面積很大,可以容納人群,足夠人們保持社交距離。而且在北半球現在正是春天。

疫情“後遺症”:回不去的從前

社會在疫情過後會更加重視這種大型空間,它們不僅是舉辦大型活動的地方,而且也讓人們有機會待在一起。在郊區,購物中心有一個功能就是,讓人們待在一起。現在不能去購物中心,可以去公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