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年,春節,既是許多人一年一度與家人團聚的日子,也是各種儀式呈現的重要日子。
為什麼要團聚,為什麼要以各種儀式感滿滿的行為來將這來之不易的假期填滿,這當中其實體現了一種傳承,傳承是對祖先、長輩流傳下來的行為習慣的延續。
01
早在農曆十月,湖北恩施的黃先生一家就開始殺年豬,將處理好的豬蹄、豬排骨、豬大腸、肥瘦肉等拌上作料,用草繩掛在火籠屋頂,預備用一個多月的時間把臘貨熏製好,等過年的時候與全家人一同享用。
02
臘月二十七,河南洛陽的馮先生攜妻兒踏上回家路。今年他帶的禮物很特別,8雙千層底鞋子和一箱子草根特產“銀條”。他說,這些鞋子都是母親親手縫製的,他把這些鞋子精心保存下來帶著回家送給弟弟家的孩子穿,他說要把這份愛和溫暖傳承下去。
03
臘月二十五左右,公司工廠陸續放假,人們握著早就在網上搶好的火車票,帶著妻兒,揹著行李,踏上回老家的歸途。無論幾十個小時的旅途多麼疲憊、不便,大家都以最大的耐心克服著,一定要回家。
04
臨近除夕的最後幾天,人們都開始在家灑掃、整理,務必做到除舊迎新。到大年初一的早上,貼春聯、貼窗花、貼福字,以圖文的形式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烘托節日氣氛,將吉祥喜慶的意義發揮到極致。
05
春節期間,有些地方還有祭祖、送燈的習慣。老人帶著年輕人,一年一年祭拜下去,以示不忘先人、報告平安、禱告祈福。這也是一種傳承。
中國人的吃、穿、住、行,每一樣都體現著下一代對上一代的繼承,體現著一個民族、一群人民對千百年來文化的認同、責任和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