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種類的關節炎

許多人常常受到關節疼痛的困擾。如果身體的大關節或小關節出現疼痛,活動受限,人們常常不知道究竟是哪裡出了毛病?關節炎無論年老還是年輕人,均可出現。關節痛是關節炎最常出現的首要症狀,其實,關節炎分有不同的種類,種類不同,病因治法也會有所差異。

下文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關節炎不同種類的科普小常識。

1、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屬於一種慢性關節疾病,是多種原因引起的關節軟骨的非炎症性退行性變及關節邊緣骨贅形成。發病率很高,以膝關節最為常見。膝關節的表層軟骨破損、脫落,導致骨質在膝關節活動時相互接觸、摩擦,刺激神經末梢引發炎症,引起膝關節疼痛,膝關節內部滑膜增生導致關節腫脹。活動後加重,休息時好轉,活動時可出現骨摩擦音。

目前認為骨關節炎治療無有效的方法,治療主要是控制疼痛、減輕腫脹,提高關節活動功能,重點是對疾病的預防,阻止其進展。藥物治療主要是非甾體類抗炎藥,但要注意長期服用可能引起的副反應,包括胃腸道不良反應,心血管疾病、腎臟損害等。另外,關節腔內注射激素,適用於有關節積液和局部炎症急性發作的患者,但如果給藥頻率多於每4個月1次,可能導致軟骨和關節破壞,增加感染風險。一般來講,膏藥、貼藥副作用小。非藥物治療主要是,減少不合理運動,減輕關節負重,以及各種物理治療,緩解症狀。

2、肩周炎

肩周炎是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症狀的常見病症,發病年齡大多50歲左右,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左肩發病高於右肩。糖尿病和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共容易患肩周炎。早期主要表現為肩關節呈陣發性疼痛,常因天氣變化及勞累而誘發,以後逐漸發展為持續性疼痛,並逐漸加重,晝輕夜重,肩部僵硬,肩關節向各個方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

肩周炎,又被稱之為“肩凝”,是自限性疾病,一般6個月到2年的時間可以自愈,但有些人恢復不到原來正常活動功能水平。對於急性發作期,局部不宜過多活動,消炎止痛為主,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包括布洛芬等,起效迅速,但長期服用會引起胃腸道副反應,損害心腎功能,因此,不建議長期服用。急性期過後,應該適當進行肩關節屈伸旋轉及內收外展等活動,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肌肉痙攣及組織粘連。

3、風溼性關節炎

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症。可反覆發作並累及心臟。臨床以關節和肌肉遊走性酸楚、疼痛為特徵。風溼性關節炎有兩個特點:一是關節紅、腫、熱、痛明顯,不能活動,發病部位常常是膝、髖、踝等下肢大關節,其次是肩、肘、腕關節,手足的小關節少見;二是疼痛遊走不定,一段時間是這個關節發作,一段時間是那個關節不適,但疼痛持續時間不長,幾天就可消退。

寒冷潮溼是風溼性關節炎的重要誘因。治療上首選需要使用抗生素祛除鏈球菌感染灶,其次是控制臨床症狀,抗風溼首選非甾體類抗炎藥,如阿司匹林。需要長期隨訪和監測,注意心臟功能。

4、類風溼性關節炎

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多發,發病高峰為30-50歲。其發病特點是進行性、侵蝕性關節炎及晨僵,以手足小關節為主,多呈對稱性。如果出現關節晨僵時間大於30分鐘,持續超過6周就要注意類風溼性關節炎患病可能。臨床檢查常有類風溼因子、C反應蛋白、血沉等升高,血常規白細胞升高,血小板增多,輕中度貧血,有類風溼結節。骨關節炎疼痛腫脹變形多為關節硬性腫脹,而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腫脹多為軟性的壓痛,紅腫。

對所有診斷為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患者,要儘早使用緩解病情的抗風溼藥物,因為這類藥物大多起效慢,需要1-6個月,不具備明顯的抗炎止痛效果,但可以延緩或控制病情進展,多為免疫抑制劑或免疫調節劑,如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等,植物藥雷公藤也是有效的免疫抑制劑。另外,非甾體類抗炎藥,具有止痛抗炎作用,作為輔助療法,維持疾病活動度的控制,一般是個體化治療,常用藥物有布洛芬、洛索洛芬,不能長期服用,使用時注意監測血常規和肝腎功能,高危人群如胃腸、心臟、腎臟有疾病的患者慎用。對於激素治療,只是輔助治療,小劑量短療程,治療過程中注意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防止骨質疏鬆。

5、痛風

多發生的第一蹠趾關節,踝部和足部關節,單側突然起病,局部有紅腫熱痛,是嘌呤代謝障礙,血尿酸增高引起的關節劇痛。40歲以上男性,反覆發作。

治療上主要是飲食習慣的改變,低糖低脂低嘌呤飲食,限制飲酒。急性發作時要立即就診,儘早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注意休息,監測尿酸,注意藥物不良反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