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这个习惯的孩子,上课不会不专心

养成这个习惯的孩子,上课不会不专心

1


  最近,经常有家长问我,我的宝贝在上课的时候,为什么发呆不专心呢?

  如果您的孩子上兴趣班的时候,说话影响其他小朋友,坐不住乱跑。

  或者,不认识几个字,怎么教都不会。再或者,也有上小学的家长苦恼,孩子上课总是不集中,跑神。

  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首先、孩子的学习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不是成人可以改变的,是他自己的需要,他如果阅读量不够,或者识字的敏感期没到,你任何努力都是事倍功半或者毫无意义,因为他这个时期的兴趣点不在这里。

  家长也不能强迫,但是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亲子阅读,让孩子充分享受图画书给他带来的美好,从而提前有兴趣去认识书中的字。

  其次、不是别家孩子认了很多字,我们家的孩子也一定要认识那么多字,孩子是不一样的

,每个家长的付出也是不一样的,不是一个固定模式下一定要成长出来的规范的标准的孩子。

  第三、学龄前的孩子,本身就不建议过早去学习各类知识,而且孩子的专注力是需要慢慢成长的,婴儿的专注力是最短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

  如果你提前把孩子送到学校去接受各类培训,违背了孩子学习的规律,孩子的专注力也无法持久,出现各种不适应的情况,必然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反而让孩子提前讨厌这种形式,对学习起了反面作用。

2


  现在的社会现象,热衷于读书的家长不多,热衷于认字和上兴趣班的家长不少,这并不是好的现象,而且有点本末倒置。

  是认字多了就一定能读好书吗?还是读书多,可以更好的理解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运用?

  如果认字多一定就能读好书的话,我们成人几乎所有的字都认识了,认字的水平大同小异,可是为什么差别却这么大呢?

养成这个习惯的孩子,上课不会不专心

  当孩子上了小学五六年级,识字量都差不多,但是考试成绩却相差很远,原因又在哪里呢?

  可见,认字并不代表能读好书,就好比学英文,特别是英文的阅读理解,明明所有的单词都认识,通篇下来,还是有很多句子理解不了,道理是相通的。

  读中文也一样,很多艰涩专业的书,我们都可以从头读到尾,一字不落,可是读完并不代表看懂了,并不代表会理解并应用了,所以,能够理解书中的内容,并真正得学会应用,才叫真正的读书。

  家长需要做的是,不是急于给孩子认识更多的字,当然,孩子有兴趣,另当别论。也不是让孩子读书,采用过早地把孩子送到兴趣班,而是需要承担起自己应该做的养育工作,陪伴孩子,每天和孩子抽出一定的时间来亲子阅读。

  如果孩子已经上小学高年级了,则改变为每天饭后闲暇时间,自己多读书,享受书带来的快乐,从而更多地去影响孩子。

3


  说了这么多,那么到底孩子上课坐不住,乱跑,说话,开小差,不集中的原因在哪里呢?一直强调的阅读,对孩子到底是什么帮助呢?

  原因在于阅读少,阅读图画书少,家长付出的少。

  当我们讲故事给孩子听,当学校的老师给孩子上课,有的孩子会一直很专心地听;有的孩子则一会儿动动这里,摸摸那里;有的孩子则一会儿看看窗外,一会儿和小朋友说话;有的孩子直接从座位上站起来,不知道台上的老师在讲什么;有的孩子刚开始很专心,但是一会儿就被其他的东西吸引过去了。

  为什么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程,同样的内容,差别却这么大呢?

  是那些认真的孩子天生会读书,我们的孩子天生不爱读书吗?

  用心一直在听的孩子,他们的思路是跟着老师一起的,老师的嘴巴在说,他们的脑子在想象,他们充分理解了老师讲的内容。

  他们把老师说的变成了一幅幅图画,就像电影胶带似的,而自己也沉浸并享受在这一幅幅变化的图画中。

  而不专注的孩子,也就是读书相对少的孩子,他们没办法把老师的故事想象成画面,老师讲的内容他们也理解不了。

养成这个习惯的孩子,上课不会不专心

  所以,即使内容再精彩,他们也无法进入故事的世界,无法和老师同步,他们瞪大眼睛,内心也无法想象出任何图画。

  因为,他们心中几乎从来没有过这种图画,所以,他们自然就会被其他的事物所吸引,目光转移到其他的东西上。

  而一开始听的很专注的孩子,后来分心了,则是因为慢慢地出现了理解障碍,无法继续,注意力自然就转移到其他的事物上。

  不是我们的孩子天生不爱读书,而是作为家长的失职和努力不够,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有很多理由来推卸自己没时间带孩子。

  孩子大了以后,我们又能找出很多原因来批评孩子不爱读书。

  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做的是成为孩子的帮助者和陪伴者,这种帮助的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慢慢积淀的,这个时间可能是2年3年,或者更长,但是,如果你能坚持半年时间,就会有显著的效果。

4


  最后,我想补充一点的是,很多家长问我,是不是可以把每天的故事用放视频的形式,让孩子看?

  (1)如果每天让孩子每天通过视频来听故事,他就会依赖视频,他的兴趣可能就在图画上,而不是内容上。

  如果听故事,他需要的是,通过声音,把画面在脑海里还原出来,而且,听的次数越多,脑海浮现的画面越丰富,画面的细节也越来越多,也就是说,孩子的想象力会越来越好。

  (2)如果每天让孩子通过视频来听故事,其实和看动画片差不多,他听到的内容,不需要过多地脑海勾勒图画,视频已经直接体现了。

  他习惯了这种知识的接受方式,那么等他上学了,他每天坐到课堂上听老师讲,他看到的是黑板,而不是视频界面,他会习惯吗?他的思路能跟的上老师吗?

  (3)这么说,也不是不建议孩子看动画片和视频,适当的观看是可以的,毕竟丰富了孩子的世界。

  但是,不能把电视和视频丢给孩子,父母还需要承担自己应尽的养育义务,学龄前不付出,等孩子上学了再来谈读书的事情,就真的有点迟了。

  幼儿时期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阅读习惯,是孩子阅读能力提高的基础,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孩子日后学习优秀的基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的努力,把劲用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孩子身上,加油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