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不準王爺進京,清朝不準王爺出京,哪個更高明?

對比明清兩代朝廷對宗親的態度,可以發現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明朝藩王“非有詔不得入朝”,而清朝宗室卻是“無聖命不準離京”。從本質上說,兩者都是為了防範自己人對皇位的威脅,儘管效果各有千秋,但相比之下清朝的手段顯然更為高明。事實上,從專業的術語來講,明代實行的是“分封就藩制”,這與漢朝的“郡國制”並無多大區別;而清代實行的是“封爵固京制”,算是中國歷史上的一種首創。

明朝不準王爺進京,清朝不準王爺出京,哪個更高明?


自古以來,皇帝往往不止一個兒子,同樣的血統意味著皇子們擁有平等的繼承權,即便多數時候朝廷以“立嫡立長”的傳統來平息諸子對權力的爭奪,但仍舊不能保證大家不會對皇位產生覬覦。其實,同樣的問題不止發生在中國,強盛一時的奧斯曼帝國也常常為新老蘇丹之間的權力交接大傷腦筋。後來為了確保新君對帝國統治無虞,奧斯曼人破天荒地創立一種方式,即新蘇丹繼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殺掉自己所有的兄弟姐妹。

顯然與這種殘忍血腥相比,中國人的手腕要柔和得多。漢高祖劉邦坐穩天下之後論功行賞,大批位高權重的將領得以裂土稱王,但在劉氏“家天下”的思維下,這種狀態只是一種權宜之計。全面剷除“異姓王”之後,高祖定下規矩“非劉氏為王者,天下共擊之”,但“劉氏為王”就江山永固了嗎?景帝年間的“七國之亂”已經給出了答案,領頭的吳王劉濞正是劉邦的親侄子,也就是景帝劉啟的叔叔。

明朝不準王爺進京,清朝不準王爺出京,哪個更高明?


有鑑於此,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自然不能重蹈西漢覆轍,但四方疆土交予別人終究不如放在家人手中可靠,所以到最後“王”還是一個不少地封。而且從私心上說,出生入死地打天下,不就是為了子孫後代能夠安享富貴嗎?既然太子只有一個,那麼不能當太子的兒子去做個王爺也不失為一種補償。與此同時,為了防備逃回草原的北元捲土重來,朱元璋在北方邊境由東向西配置了遼王、寧王、燕王、谷王、代王、晉王、秦王、慶王、肅王九位塞王,其中尤以寧、燕、晉三王實力最為雄厚。

明朝不準王爺進京,清朝不準王爺出京,哪個更高明?


圖-紫禁城航拍圖

不過“宗王出鎮”終究是把雙刃劍,好的一點是能夠替朝廷屏蔽外敵,壞的一點就是“靖難之役”了。朱元璋死後,燕王朱棣果斷起兵,成為明朝“分封就藩制”最大的敗筆。永樂登基之後,為了防備其他藩王照貓畫虎,開始大肆削減各地王爺的護衛,同時再次嚴令“非有詔不得入朝”。所以你會看到凡是外地就藩的明朝王爺大多過著看似奢靡的“半幽禁”生活,雖然衣食無憂但基本形同廢人。

明朝不準王爺進京,清朝不準王爺出京,哪個更高明?


根據明制,藩王無聖命私自進京,錦衣衛直接出面押入天牢,可見“分封就藩制”之嚴格,但即便如此,明武宗時期仍然爆發了寧王之亂。而相比之下,清朝的“封爵固京制”就嚴密得多,清代的王爺不僅在外沒有封地,就連前朝常用的“秦王”、“趙王”、“楚王”等名稱也棄之不用,取而代之的是“睿親王”、“雍親王”、“寶親王”等禮儀性稱呼。

明朝不準王爺進京,清朝不準王爺出京,哪個更高明?


圖-紫禁城航拍圖

對清朝皇帝來說,把宗親留在眼皮底下遠比放在外面要保險得多,這些留京的王爺雖然有府邸、有月俸,但只要皇帝不信任,就不會委以實權,自然也就不怕他們翻起什麼風浪。縱觀滿清一朝,基本沒有聽說過哪個滿人王爺能夠反叛的,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封爵固京制”的可行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