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外人士黃潤秋,任生態環境部部長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29日上午經表決,

決定任命黃潤秋為生態環境部部長。


黨外人士黃潤秋,任生態環境部部長

黃潤秋資料圖


繼萬鋼、陳竺之後,再有黨外人士任部委正職


作為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的黃潤秋,就任生態環境部部長後,也成為自1972年傅作義辭任中國水利電力部部長之後,48年以來第3位黨外人士出任的部委正職。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有一些黨外人士在國家部委中擔任正職。1949年的中央人民政府6名副主席中,有兩人是民主黨派人士。在政務院下屬34個部、委、院、署、行中,均有民主黨派人士任職,其中有11位民主黨派人士擔任正職,約佔正職總數的三分之一。如章伯鈞曾任交通部長,羅隆基曾任森林工業部長。


至1972年,傅作義辭任水電部長,此後數年間,未再有黨外人士擔任政府部委正職。


直至2007年4月,時任中國致公黨副主席的萬鋼,被任命為科技部部長。萬鋼成為時隔35年後,再次出現的黨外人士擔任的部委正職。


兩個月後,2007年6月,當時為無黨派人士的陳竺,被任命為衛生部部長。此後陳竺於2012年9月加入中國農工黨,12月當選農工黨主席。


此後,萬鋼於2008年當選全國政協副主席,2018年3月卸任科技部部長,任職時長11年;陳竺於2013年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卸任衛生部部長,任職時長6年。


為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曾在四川工作學習近40年


黃潤秋是一名民主黨派幹部,為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副主席,2016年3月任生態環境部(原環保部)副部長至今。


黨外人士黃潤秋,任生態環境部部長


據公開簡歷,黃潤秋生於1963年8月,湖南長沙人,1988年從成都理工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後留校工作,歷任校長助理、水文系主任、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院長,1997年11月當選九三學社四川省副主委,2001年升任成都理工大學副校長。


2007年12月,黃潤秋當選九三學社中央常委,2008年1月當選四川省政協副主席,晉升副省部級,2014年1月任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2016年3月,黃潤秋離開了學習、工作近40年的四川,進京任原環保部副部長,機構改革後於2018年3月任生態環境部副部長。期間於2017年12月當選九三學社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曾為全國最年輕博導,兩次問鼎國家科技進步獎


作為學者出身的黃潤秋,身上曾有多個矚目標籤:“全國最年輕教授”“全國最年輕博導”“可能影響21世紀中國的100個青年人物”“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等。


作為地質工程學家,黃潤秋於1993年成為博導時剛滿30歲,是中國當時最年輕的博導。據當時媒體報道,他長著“圓圓的娃娃臉,常給人一種樂呵呵的感覺”,被師生們稱為“娃娃博導”。此後,他陸續擔任了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理工大學副校長等職務。


2006年1月,時年42歲的黃潤秋,帶領科研團隊完成的《中國西南高邊坡穩定性評價及災害防治》項目,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政事兒”注意到,2008年5.12汶川地震發生後,黃潤秋第一時間帶隊赴震區開展地質調查。他的震區生態修復建議報告,得到了時任中央領導人的批示;他歷時多年完成的地質災害研究,也讓他再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5.12汶川地震發生當天下午,黃潤秋就緊急組成了8個專家組,分赴汶川、北川、青川等地進行地質災害調查。科研團隊先後數次赴災區調查,獲取第一手數據,中途還有多人受傷。


黨外人士黃潤秋,任生態環境部部長

圖為2008年9月,黃潤秋在地震重災區綿陽考察災害防治工作。


為了找出成災規律,黃潤秋帶隊堅持了長達5年的現場監測,採集試驗數據超過10000組,實驗數據的分析處理耗時數年,最終完成了《汶川地震地質災害評價與防治》研究。


2015年1月,《汶川地震地質災害評價與防治》項目,再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他也成為四川省兩度問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第一人。


在進行該項目研究的同時,黃潤秋帶領九三學社一批專家,於2010年9月完成了《關於汶川地震災區生態修復的調研報告》,後上報中央。


據九三學社四川省委網站介紹,2010年12月,溫家寶、回良玉等時任中央領導,分別在這份報告上作出批示,直接用於指導汶川災後重建

,九三學社四川省委也因此獲得“建言獻策優秀成果”獎。


此外,黃潤秋還獲得數項榮譽,如國家級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際工程地質協會“RichardWolters”榮譽獎、中國青年科技獎、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霍英東獎、青年地質科技“金錘獎”等。


他個人還被授予“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突出貢獻博士”等榮譽稱號。


2009年、2011年、2013年,黃潤秋3次被中國科學院確定為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


共青團中央主管的《中國青年》雜誌,曾在2001年初評出了“可能影響二十一世紀中國的100個青年人物”

,黃潤秋名列其中。


近日已多次主持召開會議


“政事兒”注意到,在李幹傑調任山東後,黃潤秋已多次主持召開生態環境部相關會議。


4月13日和20日,黃潤秋兩次主持召開生態環境部疫情應對工作領導小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精神,研究部署持續做好疫情防控相關工作。


4月24日,新任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主持召開部黨組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新修訂的《中共生態環境部黨組工作規則》。黃潤秋列席會議。


4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聽取了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受國務院委託作的關於2019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與研究處理水汙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報告及審議意見情況的報告。


黃潤秋簡歷


黃潤秋,男,漢族,生於1963年8月,湖南長沙人,九三學社社員,工學博士,教授。


1979年9月成都地質學院(現成都理工大學)水文系學習,


1988年9月博士研究生畢業後留校工作,歷任校長助理、水文系主任、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院長,


1997年11月當選九三學社四川省副主委,


2001年11月起任成都理工大學副校長、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7年5月當選九三學社四川省主委,2007年12月當選九三學社中央常委。


2008年1月當選四川省政協副主席。


2014年1月當選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2016年3月任環境保護部副部長。


2017年12月當選九三學社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2018年3月任生態環境部副部長。


現任生態環境部部長。


第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常務委員會委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