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科大學為什麼在瀋陽?

九州漫步者


那得從他的歷史前身說起,他的前身是滿洲醫科大學。

1907年,野戰鐵道提理部(南滿鐵道前身)總裁後藤新平在奉天建立了大連醫院奉天分院。1911年,日本關東廳都督與日本政府批准成立南滿醫學堂,最初為醫科專門學校,學制四年,同時招收日本學生與中國預科生。大連醫院院長河西健次兼任首任堂長,並聘請東三省總督趙爾巽出任名譽總裁(此後張錫鑾、段芝貴、張作霖先後繼任名譽總裁)。1911年11月12日舉行了開學典禮。1914年,山田基被委派為堂長,同時奉天分院改為醫學堂附屬醫院。1917年預科分出,改為南滿中學堂。

1922年,南滿醫學堂升格為滿洲醫科大學,同時成立預科,並建立專門招收中國學生的專門部。此後,南滿醫學堂附屬奉天醫院也先後改為滿洲醫科大學附屬奉天醫院、滿洲醫科大學醫院。1937年,學校內設立藥學專門部。

1945年日本戰敗、東北光復後,滿洲醫科大學停辦,國民政府教育部、交通部派員接辦了學校,先後更名中長鐵路醫科大學、鐵路醫學院。1946年正式更名為國立瀋陽醫學院,由徐誦明出任院長。1948年被東北人民政府衛生部接管,併入中國醫科大學。

評價當年,這所學校在日本是排在前五名的醫科大學,日本人認為“這邊的條件 好,學生應該往這邊考試”。而當時日本的醫療水平也是全亞洲最好的,可見當時滿洲醫大在與中國大陸地區比較時,也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瀋水灣遊客


其實這事兒不算複雜,中國醫科大學落戶瀋陽是因為當時的戰爭形式需要,而留在瀋陽是因為這裡配得上這個名號。

和紅軍一起成長的學校

中國醫科大學的前身就是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和中國工農紅軍衛生學校,1931年11月創建於江西瑞金,在反圍剿時挽救了無數戰士的生命。反圍剿失敗後,這兩所學校又全程參與了長征,依靠簡陋的器械繼續保護紅軍戰士的生命,直到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衛生學校抵達陝北,才繼續開學授課。

在陝北學校教學取得長足的進步,細分出解剖、生理、病理、微生物、藥理、內、外、五官等各科系,並同步下設附屬醫院。最終在1940年3月更名為中國醫科大學,隨後在9月又更名為八路軍醫科大學,簡稱“醫大”,這個簡稱到現在依然使用。

1945年11月18日,醫大隨著解放戰爭進程向東北搬遷,最初落戶在黑龍江鶴崗,又先後合併了東北軍醫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等院校,成為全中國最具規模的醫科學院。1948年11月東北全境解放,醫大奉命進駐瀋陽。

為什麼要進駐瀋陽

寫到這估計很多人就已經發現,醫大早期是以軍事醫學為主的院校,它進駐瀋陽自然也與軍事有關。在東北全境解放的大前提下,我軍的下一步軍事行動必然集中在中原地區,當時瀋陽相對安全,且有足夠便利的交通向前方輸送醫療團隊。

除了地理因素外,瀋陽當時的硬件條件也很棒,日本鬼子留下的滿洲醫科大學擁有極其完善的教學樓和實驗室,圖書館裡久野寧 (日本生物學家,三次提名諾貝爾獎)等教授的一手教學材料在當時也很珍貴。另外奉天醫科大學在西醫領域的成就也不可小覷,對醫大教學算很好的補充。

合併了這兩所院校後,中國醫科大學逐漸成為當時我國醫學院中當之無愧的巨無霸,在各地分校林立。現在的哈爾濱醫科大學、承德醫學院都曾經是醫大的分校,1952年還把瀋陽藥科大學給分流了出去。

為什麼留在瀋陽

坦率說新中國成立後確實有段時間覺得醫大留在瀋陽不合適,一般來說頂著國家名頭的學校最好還是在首都比較方便管理,然而1950年爆發的抗美援朝推遲了更名進度,他們必須肩負起新的軍事醫療任務。

戰爭結束後,醫大劃歸衛生部直轄,1956年9月中國醫科大學接受調整,被更名為瀋陽醫學院,這所滿載光榮的學校再不能以國家為名。本來或許事情到這裡就算終止了,好在20年後一切又迎來了轉機。

1976年的時候,瀋陽醫學院接受了培養留學生的任務,有8個國家的留學生在這裡學習,於是學校順勢重建了公共衛生學系。1978年3月,學校終於獲准恢復中國醫科大學的校名,醫大再次迴歸,一直留到了今天。


作為與紅軍共同成長的學校,醫大骨子一直流傳著耐苦敢戰的豪勇,這次抗擊新冠,醫大人在2月13日前就先後派出245人赴湖北一線支援。除了去他們附屬醫院看病需要排大隊,吐槽機跳不出他們啥毛病,醫術確實很牛逼,扯淡完畢。


歷史吐槽機


中國醫科大學為什麼不可以在瀋陽?瀋陽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嗎?

全國解放從東北開始,瀋陽為全國付出不可磨滅的貢獻,瀋陽做為東北的工業基地,瀋陽的工人不分晝夜的工作生產槍炮彈藥,支援了前線,加快了全國解放的進程。

新中國建設瀋陽更是貢獻空前,抗美援朝瀋陽作為最重要的基地,為志願軍提供所有所需物資,保證了戰爭的勝利。

三線建設,多少瀋陽人拋家舍業去了荒無人煙大山裡為了各地工業發展風險了青春。

瀋陽不僅有中國醫科大學還有中國刑警學院,你們下次會不會在提問中國刑警學院為什麼在瀋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