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已两年有余。他的职务是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
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并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但是,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的不是萎靡不堪,而是豪气依然。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滔滔巨浪淘尽多少千古英雄豪杰。开篇豪气冲天,奠定了本词的大基调。诗人眼前之“大江”是长江,亦是历史的“大江”,从古自今的一代代风流人物,在历史的长河里不过是渺小如沙石,终是“浪淘尽”的结局。
斯以为句中虽有怅惋,但并不消极。
毕竟此时的苏轼已是40+的年纪,自然能悟到自古春去秋来,朝代更迭,本就是历史的常事的道理。将自己放到历史的格局里,一时的荣辱成败又何足悲叹,这也是为本词最后一句的释然埋下了伏笔。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诗人视线由江水转移到西边的“故垒”,思绪切入怀古主题,引出周瑜,也为下片歌颂周瑜埋下伏笔。接着通过“穿”、“拍”、“卷”等动词着重描写了赤壁险恶的地势和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
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此时的景象越惊险磅礴,越能跟下阕周瑜潇洒从容的形象形成对比,亦更能突出对周瑜的钦羡之情。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由景抒怀,壮美如斯,引发诗人对历史上曾经在这里叱咤风云的无数英雄豪杰的由衷赞叹。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遥想”二字将我们带到久远的战场——赤壁之战,这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次战争,此战中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经此一战,形成三国鼎立的雏形。
诗人却不直接描写战况,而是极尽笔墨书写了周瑜的英武风流,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就在周瑜的谈笑间“灰飞烟灭”了。周瑜破曹之时年方三十四岁,而苏轼写作此词时年已四十五岁。一个年少有为、潇洒从容,一个年老无为、仕途坎坷,相比之下,内心的愤懑、伤感之情可表。
但是,苏轼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年老无为”呢?殊不知他二十一岁随父亲苏洵进京应试时,文采风格就深得欧阳修和梅尧臣的赞赏,并从此名声大噪,也算是年少成名了。
明明诗文造诣如此之高却还是怅然自觉“年老无为”,可见苏轼是将自己的壮志立于朝堂和百姓的大格局中的,如今却壮志难酬,故而生此感。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诗人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自嘲自己多情善感,已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四十五岁的年纪并不算老,但诗人却已早生华发,可见作者仕途不顺给他造成的打击,这也算是那个时代的人的思想局限吧,诗中消极情绪油然而生。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但是诗人毕竟是个旷达之人,岂会执着于无谓的伤感之中。一句“人生如梦”道尽前文的一趟“故国神游”,周瑜纵使多风流,也还是被历史的潮流所淘尽,自古英雄皆如此,自己又何必太执着。“梦醒”举杯,且洒一杯酒祭江上的明月。并与第一句形成呼应,尽显诗人的旷达襟怀。
从这首词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苏轼。
他走下神坛,变成了一个个平凡的你我。他会伤心难过,也会失落彷徨,但是却不会执着在自己的小世界小情绪中,而是让自己跳脱出眼前的世界,用历史观照自己。走出去,他依然是风流潇洒的苏轼,依然是文坛上的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