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八卦,太极其实练到最后境界完全一样,只是下手练功的理论方法有高低不同。形意由外及内,而太极由内及外。下边是为笔者对太极拳的几个小体悟:
一、太极拳入门法要
太极拳须由无极桩入手,同时每日用功静坐、修炼丹道,体内静极而炁动,动极而静,是为太极下手之法。故太极虚则炁生,实则炁动,全凭体内先天之气,以此气之功,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达到易气易力易肉易筋易骨之功效,以此气之动,可快可慢可静可动。
所以说,太极拳,以内丹为根本,以内气生为入门,气到力自然达为法。若无内丹内气,而空求外形、外力,妄取其用意不用力,则为水中月、镜中花,乃无根之木。岂不知其意乃意随气生,其力乃力随气达,气达于肉则意力皆达于肉,气入于骨,则意力通达于骨!
二、太极拳境界述真
陈式太极拳以及太极十三式最能体现太极拳之真意,可以慢练亦须快练及练习丹田炁之爆发力。太极拳之最早名称叫做长拳,就是取其内气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之意,外通天地之气,内达四肢百骸,其实跟上面所讲形意八卦之高级境界身如游龙,动如行云流水是一样的,乃对应丹道炼炁化神阶段。
若能修炼到丹道炼神返虚境界,则可以达到太极拳之化境。化境者,体无片羽而神无丝尘,体空若虚而拳若无力,神若无形而伤人无象。静为虚,动亦虚,若明镜照物,纤丝无遗。周身处处皆为力,动作幅度极小而至无迹可寻。心虚至灵而神明,彼意微动而我先知;体虚而炁意通达,彼力未达我已先至。以虚击实,以无入有,即如庖丁解牛,恢恢乎其于游刃而有余矣。
三、太极拳真实体验
笔者少时虽仅练习形意拳但因修习丹道之功,亦体悟到太极化境之功。
在教室课堂无论行住坐卧之时,皆能神入静虚,感应内外。对身体周围前后左右上下的丝毫变化皆可感应,正所谓神游六虚。对身后较远的变化如几百米之外突然出现一个人或动物等等,皆可有感应。
并且,此时与同学等偶尔嬉闹,无论对方从我身体那个位置,即便是后方突袭,也顿时感知,并且在对方拳刚到我身体,劲力未达之时,我就能快速做出应对和回击,并且快于对方,对方还没有打到我,我之击却先到达对方。正所谓敌未动,我不动。敌一动,我先动也。偶曾与人交手,自可避实就虚、四两拨千斤,后发而先至,一触之间对方已倒。
又因中间曾练习指功之故,每击多用手指击打对方,且打伤往往对方疼痛半天。所以自己后来皆点到即止,到对方体表即停。课间偶尔与同学玩闹戏耍,对方用双手对我攻击,我用一手护于身前,对方根本不能近身,双方手搭上之后,对方之劲力无论如何变化,我之手犹如如影随形,轻松化之,且变化幅度极少,此即为太极之粘连力也。
观现代太极推手,皆慢慢练习,实误也。太极推手开始即在应两人搭手之后,互相快速的攻击之中练习粘连劲,方可练出灵活的腕力和快速的反应。进一步则在练习身体整体快速攻防的借力化力,方可练出四两拨千斤之化劲。